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當代藝術的跨界問題研究
【前言 - 第二章】明星跨界的幾種形式
【第三章】跨界入畫的傳統追溯
【4.1】 安迪沃霍爾的藝術轉型
【4.2】 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跨界藝術家
【結語/參考文獻】跨界藝術對當代藝術的影響研究結語與參考文獻
(二)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跨界藝術家
無論在何時何地,藝術界都會劃定一個可接受藝術的界限,對于那些可以同化并吸收的藝術作品給予肯定,并向其作者授予藝術家的美譽;而將那些無法融入的作者和作品拒之門外。如果從一個廣闊的角度來看的話,我們會發現藝術界往往會在數年之后,主動將原先被拒絕的作品重新囊括其中。真正的區別不在作品本身,而在于一個藝術界包容的能力。于是,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跨界藝術家成為值得關注的問題。
1.熟悉掌握某一具體藝術種類的藝術語言和專業技巧。
嫻熟的專業技巧是作為跨界藝術家最基本的條件。藝術作品的產生是一種特殊的精神加工,它與物質生產有些類似,都是通過辛勤的勞動創造出來的,而對于藝術生產來講,就是要創造出具有感染人的藝術作品。專業技巧是藝術家的立足之本,沒有扎實的專業基礎,藝術創造便是無根之水,這就要求跨界藝術家必須熟悉掌握某一具體藝術種類的藝術語言和專業技巧。例如周慧敏從小就自學畫畫,1997 年從娛樂圈中隱退之后,便在溫哥華拜師全真心的投入到繪畫中去。她的水彩作品《新疆老翁》曾獲得"視藝新紀元獎",即使是對繪畫知之甚少的人去欣賞她的作品時,也能看出其作品中飽含著豐富的情感與嫻熟的畫技。
2.是否具備敏銳的感受、豐富的情感和生動的想象力。
藝術家在創作中懷有極大的熱忱和創造上的主動性,藝術的生產同一般社會生產不同,藝術創作凝聚著藝術家的個性因素,不同創作者呈現完全不同的個性化作品。由于藝術生產是一種特殊的精神生產,它的突出特點是把藝術家強烈的主觀因素滲透到藝術創作之中,經過加工制作成為藝術作品。因此,藝術家在藝術創作中占有核心地位,藝術家的內在精神世界顯得尤其重要和突出。藝術家自身的情感對藝術創作都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也正因為如此藝術家必須具有超出常人的敏銳感受力,異于常人的豐富情感,強于常人的藝術想象力。
3.是否具有學識修養和文化修養。
一個藝術家僅僅具有一定的藝術技巧方面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具備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藝術理論知識、社會生活知識等方面知識提高創作的境界和藝術表現力。藝術是人文社會科學的一類,只有具備豐富的知識,藝術家才能在創造作品時,從整體上提高自己創造的境界,將自己的創作潛力更為有效的發揮出來。美國先鋒藝術家馬修巴尼曾經在耶魯大學醫學院學習,所以在其后期藝術創作中使用大量的醫學術語與理念都與此前的學習經歷相關。
4.是否具有相當豐富的生活積累。
藝術家脫離不了社會影響,但就創作過程而言,社會條件并不是直接的、決定性的,一件作品會呈現什么面貌,藝術家主體具有第一位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他對社會生活的觀察和體驗十分重要。在進行藝術創作時,不僅需要從社會生活中汲取創作素材和靈感,而且要對社會生活善惡丑做出判斷評價,折射出自己對于生活真善美的態度。藝術生活不是社會生活的簡單再現,從生活到藝術是一個創造的過程。一個成功的藝術家,既需要一定的先天的素質,也需要適當的社會條件,需要相應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等等。藝術家與社會是相互關聯的,沒有藝術家可以孤立于社會去創作,一定社會環境制約著藝術家的創作活動;而藝術家的創作活動又有高度的主體性,藝術家以獨特的方式影響社會和改變著社會。梵高可以說是一個自學成才的畫家,這也要得益于他從小受到藝術的熏陶,從社會各個層面都有不同的生活體悟,讓他有了素材積累。才把自己的情感、思想、愿望、理想滲透到藝術作品里,通過作品體現了梵高所認知的世界,進而超越生活,超越歷史傳統,創作出了優秀的作品。
5.作品是否具有創新性。
創新是一種態度,一種對藝術的積極、主動、負責的態度。它是建立在嫻熟的專業技巧之上的。用自己的方式去思考就會發現與別人不同的東西,才有可能形成創新之舉。但是對于跨界藝術家而言,其實有很多的便利條件,許多職業藝術家受到傳統的束縛,反倒是當局者迷??缃缢囆g家從他的非專業角度或者是跨學科角度來看待藝術的話,或許會有不一樣的發現,這就是旁觀者清。于是,作品是否具有創新性不僅考驗著一個職業藝術家,對于跨界藝術家而言也是極為重要的。
6.是否具有社會責任感。
康德的《實踐理性批判》里有這樣一句話:"有兩種東西,我對它愈是深入思考,它在我心底的敬畏就愈是神奇強烈,那就是我頭上的燦爛星空和心中的道德規范。"社會責任感不是別人給藝術家強加上去的,不是藝術家的負擔,而首先是藝術家本身的責任和必需的承擔,是藝術家藝術靈感和創作動力的深層來源,對藝術家是必不可少的。艾未未,一個活躍在藝術界、策劃界、建筑界、理論界、家具界、媒體界等各個領域的藝術家。2010 年 7 月底,中國第一部關于吃貓的調查紀錄片--《三花》,這部紀錄片由艾未未工作室拍攝調查持續近七個月,從 2009 年 12 月上海救貓志愿者的一次貓車攔截行動開始,最終牽出了一條觸目驚心的灰色吃貓產業鏈。藝術家承擔社會責任感,不僅是時代的呼喚,同時也提升個人修養、藝術品位需要藝術家應該正視他生命中的社會問題,敏感的東西,站在弱勢群體,以藝術的方式提出問題。這是一種作為藝術家的深刻恒久的使命感。
偉大的藝術家同時也是思想家。藝術家的思想在藝術作品中是通過血肉豐滿的藝術形象表現出來的,這就比抽象的理論更富有生動性。藝術家對社會實踐具有極大的反作用力。這種反作用力主要是通過藝術家所創作的藝術品來實現的。它既可能給人以心靈的安慰,也可能給人以精神的鼓舞;既可能給人以虛靜恬淡,也可能給人以騷動不安;既可能使一個民族的精神穩固和加強,也可能使它瓦解渙散;既可以增加一個時代的興趣,也可能使一個時代具有腐敗的味道;既可以起到社會"潤滑劑"的作用,也可起到社會"摩擦"的效果。如果說自然科學家和倫理學家對社會秩序的;那么,優秀的藝術家追求的精神是秩序的想象空間,是整個宇宙最終的自由與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