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的歷史符號之一,陶瓷在我國有悠久的發展歷史。在歷史長河中,陶瓷對我國歷史文明發展進程以及世界人民文明的發展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陶瓷藝術對于我國美學的發展以及人民生活質量的提升更是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傳承陶瓷藝術教育對于陶瓷文化的發展、弘揚、創新乃至國際化都有著重大意義。
1、陶瓷藝術教育發展現狀
陶瓷藝術是中國的一項傳統藝術,具有悠久的歷史。在古代,其工藝的傳承一直都是采用古老而又傳統的教育方式,比如拜師授義、或者家族內傳承。隨著社會的發展,當代陶瓷藝術教育的途徑也是豐富多彩,這不僅僅是生活水平的提高,更是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追求。
毋庸置疑,陶瓷市場的不斷發展壯大也掀起了陶瓷藝術教育的高潮。自從熊希齡 1906年在湖南醴陵創辦了湖南瓷業學校,建立起了我國最早的陶瓷藝術教育學校。再到近代成立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設立陶瓷美術設計系,建立了五年制獨立的本科。陶瓷藝術教育不但越來越被大眾所認可,也在自身發展與提高中摸索前進。當代的陶瓷藝術教育更是“藝術無國界”,許許多多藝術家從海外歸來,把西方的一些先進教育經驗和藝術理念傳授回來,加以本土優良的傳統技藝去探索現代陶瓷藝術教育的新方法、新道路。
當然,當代陶瓷藝術教育在某些方面還有待提高。比如:
\\(1\\)如何改進陶瓷藝術教育的僵化模式?從小學到大學,中國的“填鴨式教育”、“虎媽教學法”一直占領者主導地位。教育模式的單一僵化一直是一個大問題,特別是對于藝術教育來說,靈感是藝術的源泉,照搬課本的教育方式根本沒辦法喚起學生的興趣,難以學到藝術的精髓,創造力、創新力更是無從談起。\\(2\\)陶瓷藝術教育如何國際化、世界化?陶瓷藝術作為藝術的一種表達形式,應該是博采眾長的發展形勢。而當前的陶瓷藝術教育更像是閉門造車,極少數人外出學習,但是效果不佳,究其原因,溝通是個大問題。藝術學院的學生一般學習成績相對較差,對英語的掌握能力不佳。不管是對外宣揚我國的陶瓷文化或者是學習外國的先進經驗,不僅僅需要良好的日常英語溝通能力,更需要專業的陶瓷英語水準加上一些藝術性名詞,否則就會鬧出不必要的笑話。
2、陶瓷英語在陶瓷藝術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現代社會已經不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社會了。為我國的一大瑰寶,不僅僅要為國外展示,也要走出國門,學習外國的先進經驗。這并不是否定我國的陶瓷藝術教育水平。我國陶瓷藝術教育有幾千年的歷史,積累了大量的歷史沉淀,為陶瓷教育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我們也應該同時清楚的認識到這當中所存在的一些問題。繼往開來的繼承古老文化的基礎上開拓創新。
首先要認識到陶瓷英語的重要作用。比如在大名鼎鼎的中國瓷都-景德鎮,每年舉辦一次的世界陶瓷博覽會都不僅僅能獲得大量的經濟效益,而且能夠為自身的廣告效應做出巨大貢獻。借助著陶瓷巨大的文化效應,每年去景德鎮參觀的人數大增,這給景德鎮的消費帶來的就是一筆可觀的數字,同時更加快了當地旅游業的繁榮。自從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后,越來越多的人重視招商引資的重要性,不僅僅是經濟領域,在陶瓷藝術教育方面同樣如此,藝術無國界,要想把我國的陶瓷產品揚名海外就必須知道國外的客戶需要什么。這就要求陶瓷藝術者能夠走出國門,聽到外面的聲音。這其中陶瓷英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其次,正確的陶瓷英語使用對陶瓷教育意義重大。每一門專門外語都涉及到專業詞匯,特別對于非日常使用的詞匯來說。陶瓷英語更需要專業加上一些藝術功底,讓本來美好的事物展現出來。比如我們日常聽到的青花瓷的翻譯為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這屬于基本事物的名詞,不涉及到藝術領域,而到了描述陶瓷藝術的時候,良好的專業英語的作用就展現出來了。比如寫意 liberal style、吊燈洋蓮開光式 reserved panel design with pendent lamp and lotus等等。專業的英語需要磨練,更需要日常的生活積累,否則難以表達出來其中正確的語境。
再次,良好的陶瓷英語水平對于陶瓷藝術人才的培養有重大意義?,F代教育更加注重產學研的結合,教育是為了培養實用人才。充分借鑒外國先進經驗對于我國的發展有很大的意義。比如英國的胡佛漢頓大學經常利用博物館資源進行教學,先由教授介紹有關背景,然后參觀藏室進行實物教育。當下,建立開放的、面向國際的辦學體系,增強國際間的溝通與合作,將成為藝術類高校普遍的發展大勢。這種趨勢還將導致生源結構的國際化,教師隊伍的國際化,課程設置的國際化等。
在這樣的背景下,一定要建立和肯定中國陶瓷藝術傳承發展相關聯的專業陶瓷英語。如果我們在利用電腦資源以及軟件設計進行國內外的交流的同時,不斷加強陶瓷藝術教育的信息化、現代化,勢必會更好的發展國內的藝術教育水平。
3、總結語
要想讓外界充分領略我們國家燦爛的陶瓷文化,同時讓世界更多人了解我們瓷器的成型技藝和名瓷,掌握有關的陶瓷英語以及正確熟練的使用是十分有必要的,在傳承中國優良的陶瓷藝術基礎上不斷的吸收國外相關領域的先進經驗,才能對我國的陶瓷藝術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