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頭”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的解釋是:幾案上或書桌上。例:案頭日歷、案頭放著一些參考書。嚴格的說,案頭題材是指以幾案或者書桌上的物件為主要表現對象的繪畫作品。根據案頭的解釋,我梳理歷代中國繪畫后發現,案頭題材的作品雖然出現較晚,要到清末,但是有關案頭內容的表現則在歷代中國畫中屢見不鮮,它最早大量出現在有關表現文人雅集內容的北宋人物畫中。后來又大量出現在花鳥畫中,而在當今畫壇上則有一批畫家是專門從事案頭題材的創作,這可被認為是案頭題材的真正獨立。
案頭題材的發展衍化自從一開始便依附于人物畫,其后隨著人物畫和花鳥畫的不斷發展和變化,催生了案頭題材的衍化,案頭題材的衍化也反應了人物畫和花鳥畫的變化。
一、表現內容上的繼承與發展
自明清起,案頭題材就開始大量出現在花鳥畫中;無論是人物畫還是花鳥畫,此時表現的案頭內容較之前有了巨大的發展。
在明清至民國時期的人物畫中案頭內容一如既往的大量出現,它不僅豐富了人物畫的表現力,也讓我們一窺繪畫變化發展背后的社會和歷史變更。在明清時期的繪畫中,按照案頭內容大致可以概括為三類:(1)以蔬果題材為主,比如剛剛從集市買來的河鮮、水果,田地里剛剛采來的時令蔬菜,這些表現市民日常飲食和不同地域風貌的食材成為畫家們樂于表現的題材。(2)以盆景為主,比如人物畫中為了營造空間的室內盆景、花鳥畫則以各種花卉盆景為主題。(3)表現民眾的實用生活器物,比如茶壺、燭臺、油燈等。表現貴族和士大夫宴飲內容的場景在明代的雅集圖中還時有出現,但自明末后幾乎就消失了。代之于表現市民階層的各種實用的生活器物。這些題材在齊白石、吳昌碩的畫中都有出現。
比較唐宋元人物畫中的案頭內容,20世紀海上畫派繪畫中案頭內容顯然有了明顯的不同,這主要與其畫家的身份不同有關,表現唐宋元案頭內容的畫家大都是宮廷畫工,他們為皇家服務,表現皇家及貴族上層階級的生活和趣味,因而,選擇的案頭內容均與貴族上層階級有關。而明清之后,隨著市民文化的發展,畫家的社會地位遠不能與宮廷畫家相比,他們更多地生活于民間,故表現內容也多與市民生活狀態有關。其背后的社會原因是清末隨著清政府統治的沒落,中國傳統花鳥畫急于擺脫傳統文人畫蕭逸疏遠的意境,而迎接新興城市的審美意趣,時代呼喚繪畫出現新局面,海派的出現正是順應了這種要求,表現出了強烈的時代特性。同時作為經濟發達的現代城市結構的改變,畫家成為一種謀生職業,按勞取酬,為海派畫家的藝術創作提供的物質保障,也同時由于西方物質文明及藝術主張、新興城市市民審美時尚的影響,海派花鳥畫呈現了清新妍麗、雅俗共賞的新風貌。
二、畫面地位
此時案頭內容在畫面中的分量和地位越來越重了,從趙之謙、吳昌碩等畫家的作品中就可以看見。繪畫題材豐富了,在畫面中的地位改變了,我們可以看到案頭內容不同于唐宋時期在畫面中的次要地位,此時已經成為一部分畫家繪畫作品中的主體了。
除了極少一部分用來表現文人雅集題材的作品中案頭內容還是繼承之前的作用外,我們會欣喜地發現一部分人物畫對營造畫面空間和氣氛特別的重視,這種現象的出現是人物畫不斷發展的結果,也和西洋畫的傳入中國有關。在這些人物畫中我們可以明顯看見案頭題材開始被越來越多的重視,畫家們也越來越自覺的認識到畫面的空間、畫面中人物的氣氛、畫面本身的豐富,越來越多的需要案頭題材的作用。
花鳥畫特別是寫意花鳥畫在明清兩朝有了長足的發展,出現了徐渭、陳淳、八大、趙之謙等等一大批影響力很大的畫家。案頭內容在花鳥畫中的大量出現主要在清代中葉至民國時期?;B畫的長足發展也使以表現案頭內容的花鳥畫占據一定地位。此時花鳥畫中的案頭內容和人物畫中的案頭內容有著極大的變化,人物畫中的案頭內容無論如何也不過是人物畫中的第二主體,而此時花鳥畫中的案頭內容, 已儼然成為了第一主體。
由此可見,明清到民國時期海派繪畫案頭題材相較于五代宋元時期有了極大的變化。無論在表現的技法上,還是在畫面主次關系上都和唐宋元有著巨大的不同,表現內容也更加豐富,表現技法上的不斷創新、畫面中地位的不斷攀升。
三、表現手法
海派花鳥畫中的案頭題材在表現技法上比之前要豐富許多,無論從它隸屬的題材還是它所具體運用的技法我們都可以明顯的看到。在題材上,中國畫技法的豐富讓題材的范圍不斷的擴大,題材范圍的擴大讓更多的案頭題材進入畫面有了可能。在具體技法上,案頭題材在工筆、沒骨、寫意上都有很大的發展,尤其是在寫意花鳥上的成就最大。這主要是受新興城市市民階層審美要求,繪畫題材更接近于人們的現實生活,傳達祈祥祝福寓意;構圖上,將詩、書、畫、印融入繪畫,布局更加簡化、險峻,突顯現代構圖意識。代表人物趙之謙、蒲華、任伯年、吳昌碩。
四、藝術價值
20世紀繪畫格局的變化與城市的發展,和市民階層的不斷壯大息息相關。商業的繁榮,商人和市民階層經濟實力的提高使他們迫切需要改變自己的社會地位,繪畫的商業色彩因此更加濃烈,表面上看是一些不起眼的小物件進入畫面,實際上在這表象的背后是市民階層的興起,商業的繁榮,消費的擴大而導致的藝術欣賞主體的改變和藝術審美的豐富,也表現了此時期百姓世俗生活的活潑。因而,此時的畫更具世俗化傾向。
最能表現這個時期案頭內容的特點,是案頭內容越來越多地在花鳥畫中以主體物的身份出現,這個時期是案頭內容的表現不斷向前發展的關鍵階段。此時表現的案頭內容幾乎可以獨立成科,成為“案頭畫”了。但是這種越來越多的“案頭畫”并非是被畫家自覺的創作出來的,僅僅是作為花鳥畫的一個表現內容發展到一定階段的自然表現,而這種表現的背后是人們的生活和思想,以及欣賞繪畫主體變化所導致的。也就是說案頭內容在很多的花鳥畫中被抽離出來作為畫面的主題來表達,但這種抽離并不是畫家自覺的、刻意的。它只是中國畫發展到一定階段,本身需要開拓題材和形式的需要,故此時的案頭內容依然依附于花鳥畫和人物畫中。
海派花鳥畫對傳統中國畫案頭題材的繼承與發展源于特定的社會環境、藝術情境,當下有關案頭題材的繪畫表現內容跨度很大、在畫面中占絕對主導地位、美學西化,和以往有太多的不同,案頭題材在當下該如何繼承與發展,需要我們去思考。這一切的變化,或者說發展,是現代世界快速變化的的反應,也是世界藝術多元化和融合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