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步入21世紀的俄羅斯當代藝術的發展正在突飛猛進地進行中,其發展引起了各個國家的廣泛關注。那么,進入新世紀的俄羅斯當代藝術是在怎樣的哲學文化背景下產生和發展起來的?俄羅斯當代藝術創作發展的主導思想是什么?受西方社會文化背景的影響,新世紀藝術家創作的作品有哪些鮮明的特點?本文對以上問題進行研究分析。
關鍵詞: 俄羅斯;當代藝術;世界觀。
一、社會文化背景
若想對“21世紀前十年”①俄羅斯造型藝術做出合適的評價,必須考慮到俄羅斯社會改革時期廣闊的社會文化背景。俄羅斯專家指出,其中,形成于傳統社會關系解體背景下的俄羅斯社會意識危機狀態占統治地位,而這些社會關系曾在蘇聯社會持續長達七十多年之久。專家將“21世紀前十年”描述為歸分類別的時代。這些年,社會并不安定,常常被“政治陰謀理論”描述的內部沖突、丑聞和矛盾體系所包圍。市場處于無監管狀態,變成真正“野蠻的、獨立行動的”一種狀態。并且已經從經濟領域深入到文化領域和社會領域,其中包括藝術領域,藝術長期以來首次成為生產和消費名副其實的對象。
這一時期商業擴張進入到文化②領域,這影響到了形成于“21世紀前十年”的審美方法和標準。藝術成為社會的生產模式,藝術創作本身經歷了迅猛的體制發展。藝術家成為了企業家,復辟和纂寫的時代已經到來?!?1世紀前十年”的專家不可信賴。在這種情況下,曾經的現實被打破。社會意識危機以兩種世界觀模式的沖突形式展開。其中一種約定俗成地稱為現實傳統主義,另一種--后現代主義。
二、后現代主義
后現代主義③是歐洲和西方文化精神生活中極其復雜的多結構現象,因此很難給出詳盡的定義。然而,我們嘗試指出對“21世紀前十年”俄羅斯造型藝術發展起決定性作用的最基礎、最重要的因素。首先,應當指出,后現代主義是獨特的反應,是對現代派時代的辯證否定,在此框架下三大超級古典格式塔理論基礎消亡。通過德國哲學家弗·尼采,宣告的“上帝之死”④法國哲學家羅·巴爾特宣告的“作者之死”⑤,最終審視人自身的地位。
存在的系統模式是衡量形而上學意義和本質的標準,它在歐洲唯理論長期占據主導地位,從18世紀起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德國古典哲學在此基礎上經受的體系解構具有懲罰性。該模式以起源于宗教神話的形而上學依據為基礎。德國哲學家格·黑格爾的公式-“凡是現實的東西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東西都是現實的”-后現代主義代表認為該模式的本質是對概念的懲罰專制,取而代之他們提出其他存在模式。
現實的后現代主義模式否定本質論、言語中心主義,還有舊時代中的本體論主義的原教旨主義。取而代之提出符合自身特點的荒誕派闡釋-不間斷更換狀態(描述),有極其程式化的起源和特點,對周圍活動拼湊的理解,拒絕尋找本質和意義,擬像⑥的設計及其上述特點之間的相互作用。
在西方后現代主義者的許多作品中都號召“擺脫《文化限制》,但是,不是通過否定文化的方式,而是通過重新理解文化規定的方式,不以經濟利益為基礎,而基于個人認知利益,擺脫對實現文化正常職能起決定性作用的《條文的權威》。正是這種條文的權威(傳統、規范、風情、習俗、禮儀、儀式、道德和宗教限制、語言的言語規則等)使人極其不自由,依附于社會規則和社會的強制專制。后現代主義者認為,社會和政治限制是調整文化的派生結果,這種調整使文化向不自由、逾越人性的社會強制方向發展。[1]后現代主義傳統的代表不僅贊頌這種現實模式是歐洲和西方唯理論哲學的格式塔--存在,而且認為它是人類主要而基礎的最合適的需求--人類對描述實現自由世界的需求,首先是對創作的需求。因為這種研究的任務不是詳盡地分析后現代現象哲學基礎,而是只限于分析該現象的特點,這些特點對”21世紀前十年“俄羅斯造型藝術狀態的準確評價具有很大的意義。
三、俄羅斯后現代主義時代
專家指出,這一時代的特點是后現代主義存在的時代。這意味著,現實的后現代主義方法超越了狹隘的哲學觀點框架,不僅成為社會意識的現象,而且成為俄羅斯社會文化進化的基本要素。同樣需要指出的是,俄羅斯晚于西方進入后現代主義社會。這是因為后現代主義直覺和關鍵范疇(一切”范疇“概念的相對性適用于后期現代主義傳統,這種后現代主義意識的基本特點被看作為”解構“⑦”塊莖“⑧”游牧“⑨)的相互作用對俄羅斯社會意識和文化狀態產生累積作用。
這種作用可以說是批判性的。由于蘇聯意識形態的懲罰性特點,蘇聯社會長期游離于歐洲文化發展的主要趨勢框架之外,這一狀況最終保證了后現代主義意識深入滲透到”21世紀前十年“俄羅斯文化結構中。由于對后現代主義頓悟的熟悉,俄羅斯創作知識分子經歷的失望和恐慌難以高估。
四、后現代藝術特點及作品
談到后現代主義美學在”21世紀前十年“時代形式的基本特點,首先,必須指出,現成藝術形式的廣泛應用,現實理解的拼湊特點,以及后現代主義固有的處世之道。首先,任何日?;蛩囆g形式對于藝術家而言只是創作材料的來源。后現代主義美學觀點的自由形式組合保證了創造者自我表達的自由,藝術家提出了出乎意料的觀點,擴展了非現實意義的界限。
經典范例之一是俄羅斯藝術家、雕塑家德·戈·古托夫(Д。Г。Гутов)⑩的《金屬線條畫》,此外還有倫勃朗(Рембрандт)用焊接的廢鐵制作的畫,這幅畫被視為抽象畫k.可以廣泛使用從過去的喜劇、諷刺方法中吸取的舊符號和神話成分。蘇聯社會主義藝術l經典代表、線條畫畫家、裝置藝術設計者安·謝·卡薩拉波娃(А。С。 Косолапова)的雕刻作品非常著名,如《列寧,基督,米老鼠》(2007),《米奇和米妮》(2008),這些作品真實反映了后期現代主義時期的日常生活,是由不平衡的觀點向平衡觀點的過渡。
后期現代主義美學的另外一個特點是過渡性。過去的古典主義美學主張宣傳宗教禮儀藝術。作品在向讀者傳遞某種思想,這種思想應該在”21世紀前十年“被學習和教授。在后期現代主義意識、解構思想、塊莖思想氛圍下發展的藝術應當拒絕教育讀者學習宗教禮儀的任務。后期現代主義的過渡性意味著拒絕成為某種開放性的根源。
為了揭示美學丑陋和黑暗的一面,一些藝術家降低美學標準來保證讀者理解藝術作品,因此這些藝術家被看成游離于正常社會生活的人。過去高尚的美學化為虛有,取而代之出現了平庸的基特奇派圖畫,冒充真正唯一的造型藝術對象。藝術邊緣化產生了名為”澀藝術“l的彩色畫的整個流派。
造型藝術中后現代主義文化的另一個典型特點是諷刺。它對現實持有褻瀆態度,對宗教儀式采用無足輕重的方法,這完全與上面提及的后現代主義美學邊緣性有關,它是后現代主義”21世紀前十年“藝術的主要潮流之一。這一時期的藝術家避免對神做出任何解釋。褻瀆、現實的有意庸俗化和諷刺的方式最終都有完全清晰的價值論根據?!贝嬖凇安辉偈墙烫煤蛣撟鞴ぷ魇依锏睦碚?。它不僅缺乏意義、目的、使命,而且本質上不值得以認真的態度對待。后現代主義美學拼湊的特點在公然荒誕的行為邊緣得以平衡。例如,列布雷金(Л。 Пурыгин)的作品《在墓地》(1995),尼·波特什洛娃(Н。 Подшиваловa)的作品《鄉村第一只燈下的舞蹈》(2006),阿·費多羅夫(А。 Федоров)的《飛廉》(2012),《樹冠》(2006)。
在該時期藝術家實行的從符號和形象背景引入的各種流派的最廣泛的相互作用中,其中最具特點的是阿·舒賓( А。 Шубин)的作品,他的作品產生了某種非正常的印象,這完全稱得上是這一時期藝術家的目的。不同描述之間存在著兼容性,從過去隨意拼湊美學模式到引入符號象征潛臺詞--這一切制造出震驚的視覺效果。
這一時期的藝術家似乎在向讀者指出,企圖在現實中尋找任何可以評價前景的特點和隱喻的東西或發現一切的目的和意義是愚蠢的。人類真正參加到自由游戲的狀態,這一時期的藝術家提出的號召完全可以清晰讀懂。不僅不需要找到意義,而且要避免以任何方式尋找意義,第一,因為它并不存在;第二,因為它是偽造的,可支配的。人應全身心投入到自由游戲狀態。正因如此,最終人們應找到自己在現實中的位置。這正是后現代主義者向自己的讀者發出的寄語。
這幾乎達到了狂妄的邊緣。其中,油畫家阿·舒賓的《帶窗上的馬的靜物畫》,弗·魯緬采夫(В。 Румянцев)的《貓系列》,阿·布洛文(А。Бровин)的《塔》產生了類似的效果。但是由于在現實中既沒有意義又不以形而上學唯理論為依據,本質上它幾乎成為瘋人院。我們在”21世紀前十年“藝術家身上尋找到不同程度的瘋狂可以評價為否定的保護反應,危機時代人類特有的心理,當外部世界的強制壓力無法忍受時,當逃避現實的趨勢占主導地位時。
五、后現代主義意識的反命題--現實傳統主義
作為俄羅斯”21世紀前十年“造型藝術中后現代主義意識的反命題,呈現出穩定的趨勢,這種趨勢可以描述為現實傳統主義。這種假設的存在完全可以解釋清楚。在社會文化意識形態危機的情況下,在改革時期,俄羅斯社會尋求起源和根源的呼聲高漲。說到恢復(或復原)收集文化歷史關鍵特點的必要性,它允許俄羅斯社會在意識形態危機條件下,在戲劇的多樣化歷史文化空間中保持自己的特色。
全球化及大規模信息化空間的加入導致俄羅斯知識分子的生活呈現守舊趨勢。首先在藝術上,不僅通過嘗試回歸根源來保持特色,而且原則上研究新的美學標準。一方面,它能夠保持繼承性;另一方面,它成為反對后現代主義無主體性和無情節性的有效工具,因為商業成就對俄羅斯文化構成了現實的威脅。
在這方面現實的非傳統主義的現象是可以挽救的,因為當曾經的價值經受系統化貶值時,繼承傳統看起來尤為迫切。這一時期俄羅斯造型藝術非傳統主義美學代表之一俄羅斯民族藝術家謝·亞·卡弗里良琴科(С。А。 Гавриляченко)評價到:”歷史證明,俄羅斯藝術的現實主義不是某種時尚的變幻莫測的流派,而是強烈世界體制和諧的體現,民族存在的其他意義的深刻反映?!癧2]
2008年重建的”俄羅斯藝術家協會“(1903-1923)--一個視恢復繼承性和國內彩色畫傳統為己任的組織,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俄羅斯21世紀初的藝術生活。需重要指出的是,重建俄羅斯藝術聯盟的創始人有謝·特卡切夫( С。 Ткачевы))和阿·特卡切夫兄弟(братья А。 и С。 Ткачевы)、瓦·西多羅夫(В。 Сидоров)、格·卡爾熱夫(Г。 Коржев)以及那些創作被列入20世紀俄羅斯和俄羅斯現實主義藝術瑰寶的創作者。
2009年12月在伊茲梅洛沃美術館(莫斯科)進行了名為”現實主義吸引力“的展覽。這一名稱體現在伊·列維坦(И。 Левитан)、阿·薩夫拉索夫(А。
Саврасов)和19世紀下半葉其他巨匠創作中的矢量和方法中,在”21世紀前十年“文化中后現代主義的擴張要求更加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