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論文題目: 淺談中國工筆花鳥畫藝術的發展
摘要:中國工筆花鳥畫歷史悠久, 并在發展過程中融合了多種文化, 成為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現代社會以來, 我國的工筆花鳥畫受到外來文化的沖擊和影響, 也進行了不斷發展與創新, 而且現代人對于傳統工筆花鳥畫的審美和傳承也在與時俱進.工筆花鳥畫作為當代繪畫的重要組成部分, 為當代繪畫的發展融入了多元文化色彩.工筆花鳥畫是我國傳統文化的優秀結晶, 它作為我國優秀文化的一種特有的藝術形式, 反映了我國的精神氣象和時代風貌.這種藝術經過一代代人不斷創新和發展, 最后得以重新煥發生機與活力, 成為一顆璀璨的明珠.
關鍵詞:中國工筆; 花鳥畫; 發展;
一、發展史
\\(一\\) 起源時期.
中國工筆花鳥畫歷史悠久, 最遠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 比如最著名的是青銅器上的裝飾, 也包括戰國時期的一些棉帛上的裝飾紋樣.[1]其實在這一階段, 工筆花鳥畫的創作與神靈緊密相聯, 主要創作內容就是花草、花鳥和動物等象征祥和平安的事物.
\\(二\\) 巔峰時期.
中國工筆花鳥畫一直發展到唐代, 才算遇到了發展史上的第一個轉折點.在唐代, 社會經濟發展到巔峰, 文化和政治等也都隨之得到了發展.在這一時期, 宗教和政治也向多元化發展, 因此中國傳統花鳥畫也就從以前的束縛中掙脫出來, 并在有創新意識的畫家手中得到了獨立發展.
宋代則是文化發展的巔峰時期, 繪畫方面也發展迅速.這一時期堪稱花鳥畫發展的黃金時期, 當時涌現出了很多繪畫精英, 再加上繪畫理論知識和設備的完善, 最重要的是有統治者的支持, 在這些有利的外部條件下, 中國傳統工筆花鳥畫也就自然而然地邁向了巔峰.
\\(三\\) 發展時期.
花鳥畫發展到了元代, 興起了一種新的繪畫形式--水墨花鳥畫, 這是文人畫審美發展的黃金時期, 將花鳥畫和抒情結合起來, 使工筆花鳥畫成為畫家表情達意的重要工具之一.而且隨著歷史的不斷發展, 文人畫家們的歷史地位和社會地位也不斷提高, 工筆花鳥畫吸收了多種元素, 在畫法和內容上得到創新.
二、發展和變化
\\(一\\) 基本表現形式的變化.
中國工筆花鳥畫的發展源遠流長, 在起源、發展和繁榮的過程中經歷了不斷發展和創新, 同時也經過歷史和時間的沉淀, 融合了多種不同的繪畫元素和創作方式與風格.當然表現方式是多種多樣的, 在中國工筆花鳥畫所運用的表現方式來看, 白描、重淡彩、兼工等均是在發展過程中不斷進化而來的.其中白描是最基本的繪畫表現方式, 在刻畫時運用簡單的線條使繪畫對象靈活展現在圖紙上, 從而吸引觀者, 將觀者帶入到畫中.[2]重淡彩側重于為作品上色, 利用色彩來加深繪畫作品的表現力, 將白描的線條與適當的重彩淡彩相結合, 最終融為一體.
\\(二\\) 形式語言的變化.
眾所周知, 中國傳統工筆花鳥畫在創作過程中主要以線條為主, 這就對線條運用提出了較高要求.隨著工筆花鳥畫的不斷深入發展, 對線條的運用要求也就越來越高, 既要使畫作顯得流暢自然, 又要表現作品的傳神性和生動性.為此, 現代工筆花鳥畫有了新的要求, 即在運用線條過程中融合畫家主觀意志和情感, 并能與觀者產生共鳴.這就需要現代工筆花鳥畫的創作者傳承古代畫法, 并在此基礎上融入自己的感情和創新意識, 使畫作得以改良.
\\(三\\) 構圖色彩上的變化.
中國傳統工筆花鳥畫近些年來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方文化的碰撞與沖擊, 如果不能與之很好地融合, 并和諧共處, 就會產生東西方文化的沖突.對此, 創作者們進行了很好處理, 其中主要表現在構圖方面.之前, 傳統工筆花鳥畫創作者習慣將花鳥與其所在的環境分離開來, 只表現花鳥組合在一起產生的意境.[3]而在融合西方文化的過程中, 為了表現整體性, 花鳥也就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以前被忽視的環境中, 這樣就使得畫作最后呈現出宏大的場面.
三、結語
發展創新并不代表著一定要遺失傳統, 這是時代發展趨勢.從中國傳統工筆花鳥畫的發展歷程中, 我們不難看出, 要想很好地發展中國傳統文化, 不僅要對中國悠久歷史有一個清晰認識和全面了解, 更要做到與時俱進和開拓創新, 這樣才能使我國傳統優秀文化得到弘揚和發展.與此同時, 中國傳統工筆花鳥畫也需要在繪畫風格、創作技法, 以及創作觀念方面進行不斷研究和深入, 從而使作品更加鮮活, 更具有表現力, 更能達到引人入勝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盧輔圣, 江宏, 邵琦.中國花鳥畫通鑒1富貴野逸[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 2014, 23.
[2]李星明.唐代和五代墓室壁畫中的花鳥畫[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 \\(美術與設計版\\) , 2013, \\(01\\) :51-56.
[3]杭春曉.觀非所觀--新水墨畫的言說結構[J].國畫家, 2013, \\(03\\)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