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將125例宮頸病變患者為研究對象,全部采用TCT、陰道鏡技術檢測高度病變臨床特征,現將檢測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隨機選取2011年7月-2013年10月在本院診治的125例宮頸病變患者,年齡25-67歲,平均年齡\\(39.59±0.69\\)歲,病理診斷分級:CINⅡ89例,CINⅢ77例,所有患者均進行TCT、陰道鏡檢測。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①均有性生活;②無急性生殖道炎癥及子宮切除史;無相關醫療器械檢查禁忌癥;④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生殖道急性炎癥及子宮切除史;②相關醫療器械檢查禁忌癥;③妊娠期婦女。
1.3 檢查方案。TCT檢查方案:①受檢前3d內不可進行陰道用藥、沖洗等陰道行為,②采用窺陰器充分暴露宮頸,醫用消毒紗布擦試宮頸表層分泌物,③采用專業刷采集宮頸樣本,④樣本放入小瓶,送檢。陰道鏡檢測方案:同上做好受檢前準備,①擴陰器暴露宮頸,消毒棉簽擦拭宮頸表層分泌物,②繼以均勻涂抹3%左右錯酸液,觀察宮頸病變狀態,②涂抹約1%碘溶液,觀察宮頸深淺著色,③采集樣本,采用10%甲醛固定,隨之送檢。
2 結果
2.1 臨床癥狀表現:陰道排液腥臭30例占24.00%\\(30/125\\),接觸性出血73例占58.40%\\(73/125\\),陰道瘙癢59例占47.20%\\(59/125\\),白帶多、異味115例占92.00%\\(115/125\\),以上兩種癥狀合并者93例占74.40%\\(93/125\\)。所有患者中宮頸病變程度,宮頸輕度病變32例占25.60%\\(32/125\\),中度病變42例33.60%\\(42/125\\),重度病變51例占40.80\\(51/125\\)。
2.2 TCT檢測情況:細胞異常113例占90.40%\\(113/125\\),其中ASCUS\\(非典型鱗狀細胞意義不明\\)27例占23.89\\(27/113\\),ASCUS-H\\(非典型鱗狀細胞-不除外高度病變\\)36例占31.85%\\(36/113\\),LSIL\\(上皮內低度鱗狀細胞低度病變\\)19例占16.81%\\(19/113\\),HSIL\\(上皮內低度鱗狀細胞高度病變\\)7例占6.19%\\(7/113\\),SCC\\(鱗狀細胞癌\\)4例占3.53%\\(4/113\\),NLLM\\(無上皮細胞及瘤樣病變\\)10例占8.84%\\(10/113\\)。
2.3 陰道鏡檢測情況:全面看清病變區93例占74.40%\\(93/125\\),看清部分病變區32例占25.60%\\(32/125\\);陰道鏡下病灶輕度病變者21例占16.80%\\(21/125\\),中度病變55例占44.00%\\(55/125\\),高度病變者49例占39.20%\\(49/125\\),125例患者經活檢病理檢查結果均為CINⅡ和CINⅢ。
3 討論
據本 研 究 結 果 表 明,行TCT宮 頸 檢 查 患 者 中ASCUS23.89%,ASCUS-H31.85%,LSIL16.81%,HSIL6.19%,SCC3.53%,NLLM8.84%。同時行陰道鏡檢查全部患者中輕度病變者16.80%,中度病變44.00%,高度病變39.20%。提示宮頸高度病變多種檢查方式聯合檢測,更有利于提高宮頸病變臨床診斷正確率,使患者及時確診、對應治療,是廣大女性患者身體健康的重要保障。同時本研究結果顯示,陰道鏡檢查可全面看清病變區74.40%,并且活檢結果均屬于CINⅡ和CINⅢ范圍。
提示高陰道鏡觀察效果,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漏診、誤診率,提高檢測符合率。宮頸高度病變主要包括CINⅡ以及CINⅢ,經國內外多數研究而結果顯示,CINⅡ消退現象占40%,持續存在占40%,,不斷進展20%。
由此得知,提高宮頸高度病變臨床檢測準確率,是預防病變宮頸癌的重要因素,規范檢測流程、完善檢測體系,結合多種檢測方式的不同檢測結果,綜合分析宮頸病變的預防及治療方案,為廣大女性患者身體早日恢復正常狀態,提供強有力的保護屏障。
綜上所述,TCT和陰道鏡檢測宮頸高度病變中均有一定優勢,有利于提高宮頸高度病變臨床診斷符合率,提高治療總有效率,具有臨床應用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梁金好,劉常秀.宮頸細胞學涂片篩查宮頸病變895例臨床分析[J].現代醫院,2011,11\\(12\\):4789-4790
[2]梁金好,劉常秀.宮頸細胞學涂片篩查宮頸病變895例臨床分析[J].現代醫院,2011,11\\(12\\):4789-4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