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肺氣漏是由肺泡內氣體外逸形成的一組癥候群,包括氣胸、縱隔氣腫、心包積氣、間質性肺氣腫、氣腹、皮下氣腫和血管內積氣等,具有起病急、危險性大、病死率高等特點。因此,早期診斷及合理治療是改善新生兒肺氣漏預后和降低病死率的關鍵。
本文對近年來在我院 NICU 檢查治療的 35 例新生兒肺氣漏患兒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采用 1∶ 2病例對照研究方法,分析新生兒肺氣漏的危險因素。
1 臨床資料
2012 年 4 月至 2013 年 6 月我院 NICU 收治的新生兒肺氣漏患兒 35 例,男 19 例、女 16 例,平均胎齡\\( 37. 01 ±1. 52\\) 周,平均出生體重\\( 2851 ± 132\\) g,其中足月兒 23 例、早產兒 12 例?;純涸谠屑膊〉幕A上病情突然惡化,表現為心率增快或減慢,心音低鈍、遙遠,均經胸部 X 線檢查確診為肺氣漏,肺氣漏類型為氣胸 22 例\\( 其中左側 7 例、右側 12 例、雙側 3例\\) 、縱隔氣腫8 例、間質性肺氣腫13 例,單發性氣漏28 例、多發性氣漏 7 例; 平均肺氣漏發病時間為\\( 20. 12 ±3. 7\\) h。
本組采用 1∶ 2 病例對照研究方法,共選取與肺氣漏患兒胎齡相差 1 周以內、體重相差500 g以內、出生時間相差48 h內的非肺氣漏患兒 70 例為對照組,其中,男37 例、女33 例,平均胎齡\\( 38. 07 ±1. 27\\) 周,平均出生體重\\( 2971 ±126\\) g。分析比較兩組患兒的臨床資料,以探討新生兒肺氣漏的危險因素。采用SPSS13. 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兩組間均數比較采用 t 檢驗、率比較采用 χ2檢驗,危險因素篩選采用Logistic 回歸分析; P < 0. 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新生兒肺氣漏與呼吸系統疾病關系
在新生兒所患的呼吸系統疾病中,新生兒肺透明膜病\\( IRDS\\) 、濕肺、胎糞吸入綜合征\\( MAS\\) 等可增加新生兒肺氣漏的發病危險\\( P < 0. 05\\) ; 而吸入性肺炎、肺出血等不增加新生兒肺氣漏的發病危險。見表 1?!颈?】
2. 2 新生兒肺氣漏與圍生期因素的關系
在圍生期因素中,無產兆剖宮產可增加新生兒肺氣漏的發病危險\\( P < 0. 05\\) ; 而宮內窘迫、窒息、宮內感染、胎膜早破等因素均不增加新生兒肺氣漏的發病危險。見表2?!颈?】
2. 3 新生兒肺氣漏與合并疾病的關系
在新生兒合并的疾病中,酸中毒、高碳酸血癥、低氧血癥增加了新生兒肺氣漏的發病危險\\( P < 0. 05\\) ; 而 HIE、消化道出血、敗血癥、高膽紅素血癥、電解質紊亂、動脈導管未閉\\( PDA\\) 等不增加新生兒肺氣漏的發病危險。見表 3?!颈?】
2. 4 新生兒肺氣漏危險因素
Logistic 回歸分析 應用 Logistic 回歸模型分析顯示,增加新生兒肺氣漏發病危險的因素包括 IRDS、濕肺、MAS、無產兆剖宮產、酸中毒、高碳酸血癥、低氧血癥等。見表 4?!颈?】
3 討論
新生兒肺氣漏是由肺泡內氣體外逸形成的一組癥候群,任何原因引起肺泡過度通氣、肺泡腔內壓增高或肺泡腔與間質之間產生壓力階差及鄰近組織壓迫,都可導致肺泡壁破裂而產生肺氣漏; 肺氣漏可為自發性或繼發于肺部疾病,亦可為機械通氣的并發癥。目前比較公認的新生兒肺氣漏原因有: \\( 1\\) 新生兒生后最初幾次呼吸時呼吸肌過強活動,使肺泡壓力驟然增加,肺泡充氣擴張不均衡致肺泡破裂; \\( 2\\) 新生兒肺張力纖維先天性發育不良,肺泡壁彈性低下并擴張形成肺大泡破裂。
本文結果顯示,新生兒肺透明膜病、濕肺、胎糞吸入綜合征、無產兆剖宮產、酸中毒、高碳酸血癥、低氧血癥等是新生兒肺氣漏的危險因素。分析認為,新生兒發生肺透明膜病、濕肺、胎糞吸入綜合征時,肺泡上皮細胞及肺泡Ⅱ型細胞受損,導致肺液清除延遲及肺泡表面活性物質分泌減少,造成肺順應性降低、肺泡通氣分布不均勻,進而導致肺泡內壓力過高,引起肺泡破裂而發生氣漏。如發生 MAS 時,小支氣管部分阻塞,阻塞遠端的肺泡在吸氣時氣體進入肺泡,而呼氣時難以排出,形成空氣閉陷、肺泡擴張而破裂; 發生 IRDS 時,由于肺不張造成肺泡表面面積減少,使肺順應性降低,肺泡通氣分布不均,充氣的肺泡過度擴張而破裂。剖宮產兒生后早期氣道內的液體潴留增加了氣道阻力,減少了肺泡容量,影響肺通氣和換氣; 此外,剖宮產兒出生時由于未經產道擠壓,肺液排出較少,造成肺液相對吸收延遲,跨肺壓增加,從而增加了氣漏發病危險。新生兒出現酸中毒、高碳酸血癥、低氧血癥等均可造成肺泡上皮細胞及肺泡Ⅱ型細胞受損,導致肺液清除延遲及肺泡表面活性物質分泌減少,造成肺順應性降低與肺泡通氣分布不均勻,進而導致肺泡內壓力過高,引起肺泡破裂而發生氣漏。
總之,新生兒肺氣漏增加了新生兒圍生期死亡的危險性,因此,探討新生兒肺氣漏的危險因素并有針對性地做好預防工作極為重要。預防新生兒肺氣漏應首先應做好圍產期保健工作,去除能夠引起新生兒肺氣漏的各種危險因素; 在治療新生兒肺氣漏時,要妥善處理原發病,以達到使破裂口閉合的目標,同時應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提高新生兒肺氣漏的治愈率,改善患兒的預后。
參考文獻
[1] 邵肖梅,葉鴻瑁,邱小汕,等 . 實用新生兒學[M]. 4 版 .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 412-413.
[2] 金漢珍,黃德珉,官希吉 . 實用新生兒學[M]. 3 版 .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 451.
[3] 徐本元,賁曉明 . 28 例新生兒氣胸并因與防治分析[J]. 臨床兒科雜志,2000,18\\( 2\\) : 111-112.
[4] 蘆惠,安東茹,李軍,等 . 新生兒肺氣漏的危險因素及預后分析[J]. 小兒急救醫學,2000,7\\( 3\\) : 144-145.
[ 5 ]gerncham S, Kittiratsatcha P, Pacharn P. Risk factors ofpneomothorax during the first 24 hours of life[J]. J Med Assoc Thai,2005,88: 135-141.
[6] 湘玲,張兵,陳敏,等 . 剖宮產兒潮氣呼吸肺功能的動態變化[J]. 中國新生兒科雜志,2007,\\( 22\\) :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