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套疊是小兒腸梗阻的常見原因,80%發生于2歲以下的兒童,它是一部分腸管套入另一部分腸管內形成腸梗阻。如果治療不及時可能引起腸壞死、腸穿孔,形成彌漫性腹膜炎,出現中毒性休克危及生命。根據套疊的部分可分為空空型腸套疊、空回型腸套疊、回回型腸套疊、回盲型腸套疊、回結型腸套疊、結結型腸套疊幾種類型,臨床上最常見的類型是回結型腸套疊。我院從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空氣加壓灌腸治療腸套疊187例?,F總結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187例患兒擬診腸套疊,其中男112例,女75例;年齡3個月至6歲;發病時間最短2.5h,最長72h。
1.2 臨床表現
腹痛、嘔吐、果醬樣大便及腹部包塊是腸套疊典型的臨床表現。本組患兒腹痛183例,嘔吐170例,果醬樣大便137例,腹部包塊102例。
1.3 治療方法
患兒采用電腦遙控灌腸整復儀在數字胃腸機的監控下進行治療?;純浩脚P在數字胃腸機上,用氣囊導尿管蘸取少量石蠟油插入肛門,氣囊內注入15~20ml空氣阻塞肛門,必要時可向外牽拉以免漏氣。
先設置診斷壓力4~6kPa緩慢注氣,確診有無腸套疊,觀察套頭及套鞘情況。確診后整復儀工作狀態設定為脈沖式,并設定保險壓力為12kPa,在6~12kPa范圍內逐漸提高壓力,并適當輔以手法復位提高復位成功率??諝饧訅汗嗄c復位失敗,患兒一般情況較好者,可在2~3h后再次復位。當觀察到結腸內軟組織塊影向回盲區移動,逐漸縮小最后消失,氣柱前端杯口影消失,大量氣體從結腸進入小腸表示腸套疊復位成功。
2 結果
187例患兒復位成功179例,其中19例二次復位成功;5例復位失敗后手術治療;3例因病程較長超過48h,一般情況較差,僅作空氣灌腸確診為腸套疊行手術治療。本組134例在24h內整復,一次性整復成功為131例,成功率97.8%;全組187例復位成功率95.7%\\(179/187\\),與文獻報道腸套疊空氣加壓灌腸成功率92.5%~100.0%相似。
3 討論
小兒腸套疊發病原因尚未明確,目前認為與以下因素有關:嬰兒時期回盲部系膜尚未固定完善,致使回盲部游動度過大;添加輔食等飲食習慣的改變以及腹瀉、發熱等引起腸蠕動不協調。
加壓灌腸是診斷和治療腸套疊首選的非手術方法,有X線監控下空氣加壓灌腸、超聲引導下溫鹽水灌腸。
X線監控下空氣加壓灌腸較溫鹽水灌腸有以下優點:①比較直觀,外科醫生可動態觀察腸套疊復位的整個過程。②方便快捷,用空氣比溫鹽水節約準備時間。③復位成功的指征更明確,腸套疊套頭逐漸縮小,到回盲部后顯示小腸進氣,并可觀察到氣體在小腸內走行。④能及時發現腸穿孔。⑤在基層醫院方便開展。但X線監控下空氣加壓灌腸復位存在輻射問題,要注意防護。
空氣灌腸整復術前準備特別重要,首先要詳細了解患兒發病時間及一般情況,通常在癥狀出現后24h內較為適宜,如果一般情況較好,不超過48h亦可進行。若患者一般情況較差、血便多、白細胞總數多、體溫超過38℃不宜進行整復,只做診斷性空氣灌腸明確診斷。整復前要立臥位透視,觀察有無膈下游離氣體和腹部充氣腸管的分布情況,以便觀察在整復中腸管的變化。
空氣壓力灌腸壓力的選擇及操作要點:①壓力大小的控制:一般是6~12kPa,本組在壓力整復時,發病在24h內的病例壓力放寬到15kPa,根據患兒的病情調整整復的壓力,使灌腸壓力個體化。②加壓的方法:采用逐漸加壓的方法,避免因壓力控制不當引起腸穿孔,本組病例均未出現腸穿孔。③床前腹部按壓術的應用:對于不易整復的病例,可用手沿氣頭套疊頭部進行輕揉按摩,同時順套疊頭退縮的方向加壓排擠,可促進整復。
進行第二次空氣灌腸時應嚴格掌握其適應證,包括:①病程<48h,全身情況好,無明顯中毒癥狀及腹膜刺激征。②嚴格掌握空氣灌腸壓力,一般不超過12kPa,主要原因是套疊腸管時間長,腸壁水腫較為明顯,承受壓力下降。③第1次空氣灌腸套疊頭陰影已退縮至回盲部,陰影呈類圓形,這類病例可行第2次空氣灌腸??諝夤嗄c整復前應用解痙劑,解除套疊部位水腫痙攣,提高復位成功率。
空氣壓力灌腸整復一般在發病24h內整復率高。本組134例在24h內整復,其中131例在發病24h內整復成功,一次性整復成功率高達97.8%。筆者認為,腸套疊發病在48h內都可行空氣灌腸整復,時間越短效果越好。腸穿孔、腸壞死及腹膜炎均為禁忌證;有些因素會導致腸套疊患兒空氣壓力灌腸整復失敗,如病程過長、年齡過小、復套型、合并腸管畸形等。
綜上所述,腸套疊是小兒常見急腹癥,空氣加壓灌腸整復小兒腸套疊安全,成功率高,但要嚴格掌握適應證及禁忌證。
參考文獻:
[1]吳在德,吳 肇 漢.外 科 學 [M].北 京:人 民 衛 生 出 版 社,2005:483.
[2]施誠仁,金先慶,李仲智.小兒外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287-293.
[3]王亮,王忠榮,徐兵,等.電腦遙控灌腸整復儀下水壓灌腸在小兒腸套疊診治中的應用[J].實用醫學雜志,2011,27\\(2\\):268-269.
[4]龐恩文,黃志強,文樟泰,等.低壓脈沖空氣灌腸術整復小兒腸套疊的應用研究[J].海南醫學,2011,9\\(22\\):176-179.
[5]毛建雄,康星鈺,李蘇伊,等.空氣灌腸整復術治療495例小兒急性腸套疊的臨床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2,30\\(15\\):136-137.
[6]陳桂林,時勝利.阿托品在小兒腸套疊空氣灌腸整復術的應用價值[J].中國實用醫藥,2011,6\\(9\\):171.
[7]傅文宏.藥物性二次空氣灌腸在小兒腸套疊整復中的臨床應用[J].臨床誤診誤治,201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