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代經濟的飛速發展,牧區人們的生活質量日益提高,營養不良發生率明顯下降,特別重癥營養不良發生已基本控制,但因喂養不當、衛生條件差、牛乳喂養所致輕、中度營養不良為嬰幼兒期常見病的合并癥,嚴重影響兒童身心健康,尤其對兒童心、腎、腦功能均有不利影響。特別是合并低血鉀癥和低血鈣癥時更易發生,為此我們對近十年來我科收治 80 例營養不良\\(0 ~3 歲\\) 患兒作心電圖檢查發現異常有 36 例,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 1 一般資料 2003 年 1 月至 2013 年 11 月在我院接受檢查并治療的 80 例我旗\\(0 ~3 歲\\) 營養不良患兒。排除先天性心臟病,病毒性心肌炎,36 例患兒出現心電圖異常表現。男 12 例,女 24 例; 年齡1 ~ 6 月 15 例,6 月 ~ 1 歲 12 例,1 ~ 3 歲 9 例。根據《實用兒科學》關于營養不良診斷原則分度: Ⅰ度營養不良\\(輕度\\) 10 例,Ⅱ度營養不良\\(中度\\) 18 例,Ⅲ度營養不良\\(重度\\) 6 例。
1. 2 原發病或并發癥 貧血 24 例,慢性腹瀉,腸炎23 例,其中伴輕 - 中度脫水 9 例,呼吸道感染 18例,尿路感染 23 例,自發性低血糖 9 例,敗血癥 8例,手足搐溺 5 例,鵝口瘡 3 例,角膜軟化、腳氣病各5 例。
1. 3 輔助檢查 血電解質低血鉀 < 3. 5 mmol / L 18例,其中 5 例 < 3 mmol/L,低血鈣 < 2. 5 mmol/L 12例,低血鉀合并低血鈣 6 例,低血鈉 < 135 mmol/L10 例,低血糖 < 96 mmol / L 9 例,低蛋白血癥、總蛋白、白蛋白均低于正常 6 例,心肌酶譜檢查 16 例,3例僅 GOT 輕度增高,余正常。心電圖檢查心電圖異常種類似低鉀、低鈣最為突出,其中 Q - T 間期延長最多見,其次為 T 波雙相\\(u 波\\) 。
2、 治療及轉歸
處理危及生命的并發癥,查明病因,積極治療原發病。按病情輕重和消化能力強弱循序漸進,增加熱量和蛋白質。I 度營養不良小兒,可從每日熱量330 ~ 419 kJ\\(80 ~ 100 kcal\\) / kg 開始漸增至 585 kJ\\(140 kcal\\) /kg; Ⅱ度以上營養不良小兒,每日熱量則從 167 ~250 kJ\\(40 ~60 kcal\\) /kg 開始,逐漸加至500 ~ 727 kJ\\(120 ~ 170 kcal\\) / kg。蛋白質攝入量從每日 1. 5 ~2. 0 g/kg 增加至 3. 5 ~4. 5 g/kg 時,待體重接近正常時可恢復供給小兒正常需要量。
3、 結 果
80 例營養不良患兒中有 36 例心電圖異常表現。針對 36 例營養不良患兒的原發病或合并癥綜合治療,1 周后復查心電圖,心電圖恢復正常 32 例,異常表現者 4 例。治療后與其治療前心電圖對比有顯著性差異\\(P <0. 01\\) 。見表 1。而有 2 例重度營養不良患兒、低蛋白血癥導致 T 波對稱倒置,成為不可逆改變,表明患兒心肌嚴重缺血缺氧壞死,患兒因多臟器功能衰竭死亡。
4、 討 論
營養不良分為能量缺乏營養不良,蛋白質缺乏營養不良以及能量 - 蛋白質均缺乏營養不良 ,且營養不良導致患兒多臟器功能受損如心肌纖維混濁腫脹使心肌纖維有效長度縮短,影響心肌收縮力,臨床表現為心音低鈍,心率增快或減慢,心電圖檢查多見異常,其發生率為 48%。由于營養不良可導致臨床上的貧血、電解質紊亂、低蛋白血癥等,尤其是電解質紊亂\\(低鉀、低滲性脫水、酸中毒、低鈣等\\) ,直接導致心肌細胞代謝發生障礙,影響心室的除、復極過程,嚴重者可造成起源和激動傳導異常。我們臨床醫生有必要加強對小兒營養不良的認識,全面認識其復雜的發病原因和臨床情況,對患兒進行正確細心的臨床評價,掌握治療原則和方法,以改善患兒的營養及健康狀況,提高救治成功率。由于心肌病理變化主要為心肌纖維混濁腫脹,故心肌酶譜無明顯異常,診斷意義不大。本組患兒經以上綜合治療后大多痊愈,且臨床證實心電圖可作為一種重要的監測手段。
參考文獻:
[1] 馮哲,楊輔直,張倩. 小兒營養不良 180 例臨床分析[J]. 中國中醫藥資訊,2011,12: 134.
[2] 李碇. 24 h 動態心電圖在病毒性心肌炎的臨床應用[J]. 中國衛生產業,2012,17: 121 -122.
[3] 蘇光玉. 少數民族地區小兒營養不良 60 例臨床分析[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5\\(10\\) : 86 -88.
[4] 黃天佑. 嬰幼兒營養不良淺析[J]. 中國保健營養\\(下旬刊\\) ,2012,22\\(11\\) : 117 -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