闌尾炎是外科急診癥的最常見疾病之一,既往以臨床癥狀、體征及實驗室檢查作為診斷依據,隨著超聲檢查的廣泛應用,特別是高頻超聲的問世,對病變的闌尾更為直觀的顯示,為臨床診斷提供了重要的依據。本文對 41 例經手術、病理診斷證實的急性闌尾炎的超聲檢查資料進行分析,旨在探討急性闌尾炎的超聲聲像圖表現及臨床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 1 資料
本組 41 例均為我院 2009 年 9 月 - 2013 年 7 月的普外科住院患者,男 16 例,女 25 例,年齡 7 ~80 歲,平均年齡 38. 5 歲。經手術、病理均證實為闌尾炎。
1. 2 方法
儀器: 使用東芝 PV6000 型及 AplioXG790 型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腹部凸陣探頭及高頻探頭; 探頭頻率范圍3. 5 ~ 10 MHz。檢查方法: 患者取仰臥位。掃查上腹部后將探頭置于右下腹做縱橫掃查,闌尾部位壓痛點作重點觀察。首先應使用低頻探頭掃查出腰大肌橫斷面,探查到腫大闌尾或包塊回聲,再使用高頻探頭觀察闌尾的形態、回聲、管腔、管壁回聲、腔內有無糞石及局部腸管有否擴張,腸間有無積液,有無淋巴結腫大。
2 結果
本組 41 例闌尾炎中,化膿性 17 例,單純性 14 例,壞疽性4 例,闌尾周圍膿腫 3 例。超聲正確診斷 37 例,占 90% 。根據病理解剖變化,把闌尾炎分為 4 種病理類型: 單純性闌尾炎、化膿性闌尾炎、壞疽性闌尾炎、闌尾周圍膿腫。其聲像圖特點,見表 1?!颈?】
3 討論
闌尾為一圓形管狀器官,長約 5 ~ 7 cm,直徑為 0. 5 cm。
管腔遠側為盲端,近側與盲腸腸腔相通,交界處常有一粘膜皺襞,稱為闌盲瓣\\( Gerloch\\) 。一般成人闌尾腔很細,管徑約為0. 2 ~ 0. 3 cm,闌尾在腹腔內的位置決定于盲腸的部位,盲腸由于胚胎時中腸旋轉異常其位置可有變異,闌尾的位置也隨之變異。但是闌尾基底部與盲腸關系比較恒定,它是根據麥氏點壓痛診斷闌尾炎的解剖基礎,也是超聲檢查闌尾時的定位依據。闌尾發炎時,壁水腫,腔內積膿或糞石等使闌尾增粗,周圍炎性滲出等原因使闌尾與周圍組織形成了明顯的影像差異,構成了闌尾顯像的病理學基礎。筆者認為在檢查中聯合使用高低頻超聲,首先使用低頻探頭,將探頭置于右下腹腹壁,腰大肌、髂內動靜脈之間的三角區,逐漸加壓掃查排除腸氣干擾,從而顯示已經發炎增粗的闌尾,再使用高頻探頭觀察闌尾形態,腔內積液及周圍有無滲出等。對于一些闌尾位置比較特殊\\( 如盲后位闌尾\\) 或者是體形較肥胖者,須用低頻超聲掃查整個右下腹部,排除腎結石,女性排除異位妊娠、囊腫破裂出血等。低頻探頭可深度探測,檢查范圍大,但對單純性闌尾炎的闌尾壁各層解剖結構分辨差,而高頻超聲可清晰顯示闌尾壁各層結構變化及腔內情況,可判斷闌尾炎的嚴重程度,為臨床的治療方式提供指導,如化膿性闌尾炎或壞疽性闌尾炎伴穿孔可提示手術治療,單純性闌尾炎時可行保守治療。因此,高、低頻超聲聯合掃查提高了急性闌尾炎的診斷率,并可對闌尾炎進行分型,對臨床觀察、診斷及鑒別診斷有著重要的作用。
【 參 考 文 獻 】
[1] 王純正,徐智章. 超聲診斷學[M].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1993:3414.
[2] 李 莉. 高低頻超聲結合診斷急性闌尾炎的應用價值探討[J].中國超聲診斷雜志,2002,3\\( 9\\) : 676-678.
[3] 郭曉慧,魏玲玲,管 琳. 闌尾炎 50 例經高、低頻超聲聯合診斷價值[J]. 交通醫學,2010,24\\( 2\\) : 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