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肌瘤為婦科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多見已婚生育期的中年女性.2010年我院應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為508例已婚婦女進行健康體檢,本文就彩超診斷的子宮肌瘤的臨床意義進行分析,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2010年在我院進行健康體檢的已婚婦女508例,年齡20~60歲、平均41歲.采用GE-LOGLQ7彩色超聲診斷儀及頻率為3.5MHz凸陣探頭或7.5MHz經陰道探頭.患者適度充盈膀胱條件下取仰臥位,經腹壁做盆腔多方位掃查,觀察子宮的大小、形態、肌壁間回聲、有無包塊及包塊位置和邊界、子宮內膜線是否移位等,再運用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CDFI\\)檢測包塊周圍及內部血流情況;膀胱充盈困難、宮位顯示不清及肥胖者,采用經陰道超聲掃查.
2結果
2.1子宮肌瘤檢出情況
共檢出子宮肌瘤患者96例,其中單純子宮肌瘤81例、子宮肌瘤合并子宮腺肌病15例,子宮肌瘤檢出率為18.89%.在81例單純子宮肌瘤中,肌壁間肌瘤62例、漿膜下肌瘤9例、黏膜下肌瘤9例、宮頸部肌瘤1例.腫瘤直徑多在1.0~3.0cm左右,最小為0.5cm×0.6cm、最大為6.8cm×5.6cm.
2.2聲像圖表現
\\(1\\)二維聲像圖表現:子宮增大、形態失常,肌壁間肌瘤和黏膜下肌瘤子宮常均勻增大,漿膜下肌瘤、較大或數目較多的肌壁間肌瘤子宮常不規則增大,多數肌瘤有假性包膜;多數肌瘤為低回聲、少數肌瘤呈略強回聲,出現鈣化、液化、囊變等時,肌瘤后方回聲衰減.\\(2\\)CDFI表現:肌壁間肌瘤周邊有較豐富環狀或半環狀血流信號,呈分支狀進入瘤體內部,瘤體內血流信號較子宮肌壁豐富;漿膜下肌瘤可顯示來自子宮的供血血管,宮內回聲改變.
3討論
子宮肌瘤多為多源性平滑肌腫瘤,肌瘤由平滑肌纖維相互交叉組成,其間摻有纖維結締組織,因而表現為較高的回聲衰減;子宮肌瘤周圍的子宮肌層受壓而形成假包膜,故肌瘤周圍可見假包膜所形成的低回聲暈圈,邊界清晰.由于子宮肌瘤為富血供瘤體,故肌瘤周邊可見清晰環狀或半環狀的血流信號,且部分血流信號呈樹枝狀進入瘤體內部[1].
盡管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對子宮肌瘤的診斷價值已非??隙?但應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診斷子宮肌瘤時,但還應結合受檢者的具體情況,如極度的后位子宮、剖宮產術后子宮等,適當選用經腹探頭和經陰道探頭,觀察子宮肌瘤周圍情況及分辨細小的病灶.本組508例已婚婦女在健康體檢中發現子宮肌瘤患者96例,檢出率達18.89%,提示子宮肌瘤在已婚婦女中的患病率很高,應當予以重視.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因具有無損傷、快捷、方便等優點,在子宮肌瘤的檢查診斷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應進一步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謝紅寧.婦產科超聲診斷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