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水腫在臨床中較為常見,其發病原因較為復雜,分為全身性水腫和局部水腫。傳統的治療方法為西醫治療,但往往收不到良好的效果且易反復發作,目前,臨床上主要的治療方法為采取針灸治療。經過多年的研究我院采用了子午搗臼法治療水腫,臨床療效得到了證實。該方法屬于針刺復式手法,采用捻轉提插補瀉相結合的方法,能從根本上治療水腫?,F將我院采用該手法治療水腫的體會總結如下,以為臨床提供參考依據。
1 臨床資料
1.1 研究對象
將我院近兩年收治的 35 例水腫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者 13 例,女性患者 22 例,患者的平均年齡為 42 歲。所有患者在入院前均使用常規的西醫治療,未收到顯著效果且反復發作。
1.2 診斷依據
水腫在中醫上分為陽水和陰水,陽水起病急、發病快,且患者均從頭部和面部發病,腫脹程度在腰部以上最為明顯。陰水往往發病較慢,大多數患者從足跗腫脹開始發病,腫脹程度以腰部以下最為明顯。在本研究中 8 例患者為陽水,27例患者為陰水。
2 治療方法
2.1 對照組
15 例患者采用常規的針灸方法治療。
2.2 治療組
20 例患者采用子午搗臼法治療。具體的手法和組方如下:
2.2.1 子午搗臼法綜合采用提插、捻轉、九六等基本手法,專治水蠱膈氣,有引導陰陽、消腫利水,通利經氣的作用?!督疳樫x》“子午搗臼,水蠱膈氣。落穴后,調氣均勻,針行上下,九入六處,左右轉之,千遭自平。針法是:進針得氣候,先緊按慢提九數,再緊提慢按六數,同時結合提針用右轉六陰數,插針用左轉九陽數,反復施行至適當度數后出針?!夺樉拇蟪伞肪硭模鹤游鐡v臼,上下針行,九入六處,左右轉之不已,心安陰陽交通。
2.2.2 組方溫陽利水方(祛濕行氣,消腫利水)。主穴 : 水分、氣海、脾腧、足三里、三陰交、委陽、外關。配穴 : 上肢腫者,加偏歷;下肢腫者,加陰陵泉;足背腫者,加足臨泣;大便溏瀉者,加天樞。主穴除委陽、三陰交采用平補平瀉法外,其它各穴均用子午搗臼法。配穴偏歷、陰陵泉、足臨泣用瀉法,天樞用補法(灸法)[1].每日 1 次,7 次為 1 個療程,第 1 個療程結束后使患者休息 2~4 天后再進行第 2 個療程的治療;多數患者均治療不少于 1 個療程。穴位要反復行針,每隔 5 分鐘行子午搗臼法手法 1 次,以保持針感留針半小時。
2.3 療效判定標準
將患者的臨床療效分為三個等級:痊愈:患者的腫脹現象完全消失,臨床癥狀完全緩解;顯效:患者的腫脹基本消失;無效:患者的腫脹度與治療前相比無任何變化,甚至是更嚴重。
3 結果
兩組患者的治療結果見表 1.【1】
由以上結果可得出,治療組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提示子午搗臼法具有明顯的治療優勢。
4 討論
臨床研究證實,子午搗臼法治療水腫療效確切,明顯優于常規的針灸手法,但在操作的過程中應做好以下幾點:①嚴格掌握子午搗臼法的操作技巧,對于每個穴位的提插捻轉、九入六出的刺激量要做到心中有數。②臨床操作醫生要精神集中,找準穴位,掌握好該手法的運行精髓:”從子至午,左行為補;從午至子,右行為泄?!耙龅綄颊叩纳顚蛹∪膺M行針刺。③對于陽水患者要多進行手法的操作,以 10min1次為宜,少留針;陰水患者以 20min1 次留針 40 分鐘。④對于心性水腫、腎性水腫、營養性水腫等均可使用該手法治療[2].⑤此方法只要認真掌握領會,對臨床幫助很大,可以提高對本病治愈的療效。且簡單易行,花費少,患者樂于接受,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張淑英 .溫針治療中風偏癱肢體末端局限性水腫 150 例 [J].中國中醫急癥,2002(06)。
[2] 張建輝 .頭針對陰虛風動型中風患者肢體功能及血脂、血液流變學影響的臨床研究 [D].遼寧中醫藥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