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diabetes mellitus,DM) 是由于胰島素分泌絕對或相對不足,以及機體靶組織或靶器官對胰島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的一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1].中醫藥在改善 DM 臨床癥狀、防治 DM 相關并發癥、提高患者生存質量等方面都表現出明顯的優勢[2].有研究表明,具有典型"三多一少"癥狀者僅占 DM 患者 20% 左右[3].因為 DM 患者自然病程的改變,加之部分患者常在體檢或出現并發癥后才被診斷,使得臨床證型與傳統的分型不一致。因此,開展 DM 中醫證候學調查有一定的現實意義。聚類分析是一種無指導的探索性多元統計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客觀性[4],為 2型糖尿?。?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 中醫證型標準化、規范化提供客觀依據。
1 對象與方法
1. 1 研究對象 采用橫斷面、前瞻性的現場調查研究方法,調研對象來自 2013 年 6 月-12 月空軍總醫院中醫科、內分泌科門診及住院 T2DM 患者。共收集符合要求患者233 例,其中男152 例( 65. 2%) ,女 81 例( 34. 8%) ; 年齡 33 ~85( 59. 00 ±11. 65) 歲。
1. 2 診斷標準 ① 西醫診斷標準: 采用 1999 年WHO T2DM 診斷標準[5].②中醫診斷標準: T2DM中醫診斷和辨證分型依據"消渴病辨證診斷參考標準"[6]、"中醫臨床診療術語·證候部分"[7]為標準診斷,并由 2 名具有副高以上職稱臨床醫師,結合專業知識概括總結每個類別對應的證型。
1. 3 納入標準 ①符合 T2DM 西醫診斷標準; ②年齡 18 ~85 歲; ③意識清醒,生命體征平穩; ④簽署知情同意書。
1. 4 排除標準 ①惡性腫瘤、肝腎疾病及甲狀腺??; ②肝炎、結核等傳染??; ③成人遲發性自身免疫性糖尿?。?latent autoinunune diabetesin adults,LA-DA) 及 1 型 DM; ④妊娠糖尿病、肝源性糖尿病、繼發性糖尿?。?應激性高血糖,內分泌疾病如肢端肥大癥、庫欣綜合征,藥物或化學物誘導血糖升高等) ;⑤糖尿病非酮癥性高滲綜合征、糖尿病酮癥酸中毒;⑥精神疾病。符合以上 1 條者即予以排除。
1. 5 研究方法 參照第 7 版《中醫診斷學》[8]、"糖尿病中醫藥防治指南"( 2007 版)[9],選取 DM 相關證候 78 個,其中癥狀或體征( 病征) 45 個,舌脈 33個。設計《糖尿病中醫證候臨床調查表》進行四診信息數據采集。由筆者在 2 名副高以上職稱臨床專家指導下進行臨床癥狀采集。癥狀、體征按無、輕、中、重 4 個等級,分別計為 0、1、2、3 分; 舌脈按有無記分,有記 1 分,無記 0 分。采用數據雙錄入方法將數據輸入 Excel 2003 數據庫中,輸入完成后交叉核對,確保數據準確。
1. 6 統計學方法 應用 SPSS18. 0 進行統計,①一般計數資料進行頻數統計分析; ②癥狀、體征、舌脈等四診信息進行聚類分析,歸納出 T2DM 中醫證候類型; ③將聚類后的各證候分別行 KMO 檢驗及Bartlett 球型檢驗,進行主成分分析,判定每種證候的主要癥狀及次要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