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刊網,職稱文章發表、期刊投稿權威機構

投稿咨詢

投稿在線咨詢

專著咨詢

合著&獨著&編委

編輯在線咨詢

專利咨詢

專利申請&轉讓

編輯在線咨詢

軟著版權

軟著版權

編輯在線咨詢

在線溝通

論文&專著&專利

編輯在線咨詢

微信聊

微信掃一掃

首頁 > 醫學論文 > > 非糜爛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中藥調理療效
非糜爛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中藥調理療效
>2024-01-16 09:00:00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種由多種病因引起的胃、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至食管而引發的一系列疾病。 根據內鏡下食管黏膜表現,可分為反流性食管炎、非糜爛性胃食管反流病、食管下段的鱗狀上皮被柱狀上皮覆蓋 3 種類型,其中非糜爛性胃食管反流病占50% ~ 81%[1].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生活節奏加快,胃食管反流病的發病率逐年提高,其中主要為非糜爛性胃食管反流病[2]. 本次研究選取本院 80例非糜爛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分別給予疏肝和胃方、奧美拉唑進行治療,觀察治療 1 個療程后主要臨床癥狀的改善效果,為臨床該病的治療提供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 2014 年 1 月-2014 年 12 月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人民醫院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80 例,均符合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的《中國胃食管反流病共識意見》中對非糜爛性胃食管反流病的診斷標準,即患者存在胃食管反流病相關臨床癥狀,但內鏡下未發現食管下段的鱗狀上皮被柱狀上皮覆蓋和食管黏膜破損; 符合中華中醫藥學會脾胃病分會的《胃食管反流病中醫診療共識意見》中的證候分類標準。 排除內鏡下存在糜爛性十二指腸炎、胃、十二指腸潰瘍、消化道腫瘤、上消化道手術史的患者。 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0 例。 觀察組中男性 17 例,女性 23 例; 年齡 25 ~70 歲,平均( 49. 82 ± 9. 51) 歲; 病程 4 ~ 15 個月,平均( 8. 1 ±4. 5) 個月。 對照組中男性 13 例,女性 27例; 年齡 20 ~65 歲,平均( 47. 74 ±11. 35) 歲; 病程4 ~ 14 個月,平均( 7. 9 ± 4. 2) 個月。 兩組患者性別構成、年齡、病程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 > 0.05) .

1. 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治療,包括: 控制日常飲食,避免過熱、過涼等刺激性食物,睡眠時將床頭抬高約 20 cm,飯后 2 h 內避免平臥,禁止吸煙和飲酒。 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疏肝和胃方水煎劑,由川黃連、炒白芍、柴胡、旋覆梗、茯苓、吳茱萸、炒陳皮、代赭石、川楝子等組成,1 劑/d,分兩次口服,4周為 1 個療程; 根據患者癥狀加減: 明顯口苦的患者加茵陳和龍膽草; 泛酸胃灼熱的患者加煅瓦楞和烏賊骨; 大便秘結的患者加望江南和虎杖; 明顯胸痛的患者加丹參; 中上腹部明顯脹滿的患者加佛手和厚樸; 反胃明顯的患者加丁香和半夏。 對照組患者口服奧美拉唑( 錦州九泰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 H10960172) ,2 次/d,20 mg/次,飯前30 min服用,4 周為 1 個療程。

1. 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證型分布情況,包括肝胃郁熱證、中虛氣逆證、膽熱犯胃證、氣郁痰阻證、瘀血阻絡證; 兩組患者 24 h 食管 pH 監測類型,包括酸反流、病理性反流、生理性反流。 采用耐信量表對患者主要癥狀積分進行調查,對 1 個療程中兩組患者出現反胃、胃灼熱、泛酸、胸痛的頻率進行評分,0 分:從未出現; 1 分: 1 周中發生時間 <1 d; 2 分: 1 周中發生時間 1 d; 3 分: 1 周中發生時間 2 ~3 d; 4 分: 1周中發生時間 4 ~5 d; 5 分: 1 周中發生時間 >5 d.療效評定標準: 痊愈: 1 個療程后臨床癥狀消失; 顯效: 1 個療程后癥狀積分下降≥2 分; 有效: 1 個療程后癥狀積分下降 1 ~2 分; 無效: 1 個療程后癥狀積分降低 <1 分或加重。

1. 4 統計學分析

選用 SPSS 15. 0 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 ±標準差( x珋 ±s) 表示,組間比較進行 t 檢驗,計數資料進行 χ2檢驗,以 α =0. 05 為校驗水準。

2 結 果

2. 1 兩組患者證型分布

治療組 40 例患者中郁熱證 13 例,膽熱犯胃證10 例,中虛氣逆證 7 例,氣郁痰阻證和瘀血阻絡證各 5 例; 對照組 40 例患者中郁熱證 16 例,膽熱犯胃證 12 例,氣郁痰阻、中虛氣逆、瘀血阻絡證各 4例。 兩組患者證型分布情況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 >0. 05) .

2. 2 兩組患者 24 h 食管 pH 監測類型分布

觀察組 40 例患者中生理性酸反流 16 例,病理性 24 例; 對照組 40 例患者中生理性酸反流 15 例,病理性 25 例。 兩組患者反流類型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 >0. 05) .

2. 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主要癥狀積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主要臨床癥狀積分之間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 P >0. 05) . 治療 1 個療程后觀察組患者反胃、泛酸、胸痛積分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顯著統計學意義( P <0. 01) ; 兩組患者胃灼熱癥狀積分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 >0. 05) .見表 1.

2. 4 兩組患者主要癥狀療效比較

治療 1 個療程后,觀察組患者在反胃、泛酸、胸痛癥狀改善方面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顯著統計學意義( P <0. 01) ; 兩組患者癥狀改善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 >0. 05) . 見表 2.【1】


3 討 論

在我國傳統醫學中,非糜爛性胃食管反流病可歸為吐酸、梅核氣、嘈雜、噎嗝等范疇?!饵S帝內經》最早指出: “諸逆沖上,皆屬于火; 諸嘔吐酸,皆屬于熱”[3]. 張景岳所著的《景岳全書》指出: “嘈雜一證,或作或止”.《仁齋直指方·梅核氣》記載: “梅核氣者,窒礙于咽喉之間,核之狀者是也”. 清代著名醫家葉天士所著的《臨證指南醫案》指出: “大抵飲食之際,氣忽阻塞,饑不能食,不能下咽”[4]. 以上我國傳統醫學著作中描述的癥狀類似于非糜爛性胃食管反流病的臨床表現,包括: 反胃、胃灼熱、泛酸、胸痛等。

根據非糜爛性胃食管反流病臨床表現及病理學特征,其病基為胃氣上逆、肝膽失疏泄,其中肝郁為最主要的致病因素,應給予疏肝和胃法,自擬疏肝和胃方[5]. 該方中主要由柴胡、川黃連、炒白芍、旋覆梗、茯苓、吳茱萸、代赭石、炒陳皮、川楝子等組成,根據患者具體癥狀的差異行加減治療,遵循中醫治療理論中的辨證論治思想以及整體觀念。 其中柴胡可于頑土中抑肝散火、疏理滯氣; 川黃連和吳茱萸一陰一陽,一冷一熱,合用時在解肝郁同時可降逆止嘔; 旋覆梗和代赭石一寒一溫,合用時為臣藥助君藥,起到明顯的鎮肝降逆效果; 川楝子疏肝清熱、行氣止痛,可佐助君藥和臣藥疏理肝氣[6].現代藥理學[7]研究顯示: 柴胡對多種炎癥進程具有明顯的抑制效果,可緩解組織細胞受到的免疫反應傷害; 川楝子能夠有效降低血管的通透性,起到消炎、鎮痛的作用; 川黃連、吳茱萸可通過對胃黏膜上皮細胞的作用來抑制胃酸分泌; 代赭石中有效成分 Fe2O3能夠緩解膽汁反流,使胃內的酸堿平衡得以恢復,包含的其他微量元素還具有良好的鎮痛效果。

本次研究中,兩組患者一般資料、證型分布、反流類型之間均無明顯差異,說明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治療 1 個療程后觀察組患者反胃、泛酸、胸痛積分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主要癥狀治療效果也明顯優于對照組,說明疏肝和胃方可有效改善非糜爛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主要癥狀中的胸痛、泛酸、反胃,且療效優于奧美拉唑。 這主要與疏肝和胃方以肝郁為切入點,偏重于整體調節,辨證論治,相比于口服奧美拉唑治療更符合非糜爛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病機和治則。 但本次研究中兩組患者胃灼熱癥狀改善方面無明顯差異,可在今后應用疏肝和胃方治療中進一步根據該癥狀的中醫辨證論治增加中藥,以完善疏肝和胃方的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 GerdQ 研究協作組。 胃食管反流病問卷對胃食管反流病的診斷價值[J]. 中華消化雜志,2009,29 ( 12) :793-798.
[2] 豐金香,陳朝明。 非糜爛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中西醫治療進展[J]. 實用醫學雜志,2014,30( 19) : 3037-3039.
[3] 田秋實,戴高中。 非糜爛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及中西醫治療進展[J]. 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志,2014,22( 12) : 772-775.
[4] 田利群。 柴胡的藥理作用和臨床運用[J]. 湖北中醫雜志,2008,30( 1) : 59-60.
[5] 王萍,王洋,曹穎,等。 金鈴子散方的研究進展[J]. 醫藥導報,2011,30( 9) : 1179-1181.
[6] 劉岡,王歡。 枳殼研究現狀[J]. 九江學院學報( 自然科學版) ,2010( 3) : 93-97.
[7] 董立,王莉,叢紹強。 黃連、吳茱萸主要化學成分的消化系統作用機制研究進展[J]. 社區醫學雜志,2006,4( 2) : 38-39.


綜合排序
投稿量
錄用量
發行量
教育界

主管:廣西壯族自治區新聞出版局

主辦:廣西出版雜志社

國際:ISSN 1674-9510

國內:CN 45-1376/G4

級別:省級期刊

中國報業

主管:中國報業協會

主辦:中國報業協會

國際:ISSN 1671-0029

國內:CN 11-4629/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中國房地產業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部和...

主辦:中國房地產業協會

國際:ISSN 1002-8536

國內:CN 11-5936/F

級別:國家級期刊

建筑與裝飾

主管: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主辦: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

國際:ISSN 1009-699X

國內:CN 12-1450/TS

級別:省級期刊

財經界

主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主辦:國家信息中心

國際:ISSN 1009-2781

國內:CN 11-4098/F

級別:國家級期刊

文化月刊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國際:ISSN 1004-6631

國內:CN 11-3120/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期刊在線投稿系統
上傳文件
支持上傳.doc、.docx、.pdf文件
18年國內外學術服務,發表國際文獻請認準藏刊網官網

資深編輯團隊

專業設計投入方案

投稿成功率極高

企業信譽保障

對公交易更安全

人民群眾口碑好

高效投稿流程

審稿快!出刊快!檢索快!

正規刊物承諾

無假刊!無套刊!

投稿成功!

藏刊網提醒您

1.稿件將進入人工審稿階段,審稿后會有編輯聯系您,請保持手機暢通。

2.為避免一稿多投、重刊等現象影響您的發表,請勿再投他刊。

確定

投稿失??!

藏刊網提醒您

由于網絡問題,提交數據出現錯誤,請返回免費投稿頁面重新投稿,謝謝!

確定

藏刊網收錄400余種期刊,15年誠信發表服務。

發表職稱文章,覆蓋教育期刊、醫學期刊、經濟期刊、管理期刊、文學期刊等主流學術期刊。

  投稿郵箱:cangkan@163.com

本站少量資源屬于網絡共享如有侵權請您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版權 2009-2022 版權所有:河北藏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工信部備案:ICP備20016223號 冀公網安備13010502002858號

青青青爽不卡一区二区_操婷婷色六月中文字幕_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_中文无码一级大片_A级毛片100部免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