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高血壓及其心腦血管合并癥是當前危害我國人民健康的最重要疾病。據世界衛生組織預測。至 2020 年非傳染性疾病將占我國死亡原因的 79%.其中心血管病將占首位。目前我國約有高血壓病人 1.2 億多。因此應做好高血壓病防治及治療工作。高血壓屬于中醫眩暈、頭痛等范疇。目前,中醫方面采用中藥浴足療法有較好的降壓作用,而且無副作用、安全可靠、簡便易行。為了觀察降壓浴足方治療高血壓病和改善失眠癥狀的效果,我科對 2012 年 11 月至 2014 年10 月份收治的 80 例高血壓病人在使用降壓藥物治療的基礎上,開展了降壓浴足湯的療效觀察,現將治療過程及護理情況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2 年 11 月至 2014 年 10 月收治 80 例高血壓病人中,肝腎虧虛,血絡瘀阻型 65 例;氣虛血瘀 2 例;痰濕壅盛 5 例;肝火上炎 8 例,兩組性別、年齡、病程、疾病分型、睡眠、平均血壓等各項比較。
1.2 診斷標準
根據《2005 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高血壓診斷標準 ,即在未用抗高血壓藥情況下,收縮壓≥ 140mmHg 和 ( 或 ) 舒張壓 I>90mmHg 及《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 ( 試行 )》制定的標準。排除標準:(1) 年齡在 18 歲以下或 80 歲以上;(2)繼發高血壓或合并嚴重高血壓并發癥者;(3) 高血壓Ⅲ級;(4)合并有心、腦、腎和造血系統等嚴重原發疾病、精神病患者;(5) 過敏體質或對多種藥物過敏者。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常規內服基礎降壓藥。試驗組:常規內服基礎降壓藥。每日晚上 8 時用降壓浴足方 ( 主要由牛膝、川芎、葛根、吳茱萸、夏枯草、肉桂中藥組成 ) 浴足 1 次。具體方法如下:將藥物用紗布包裹,浸入熱水中,待溫,每次 20~30 分鐘左右,晚間 1 次,2 周為一療程,連續 2 個療程。泡腳時的初始溫度不超過 43 度,以 38 度 ~41 度為宜,泡腳容器應該質地安全、保溫性好,具有按摩功能,高度要超過踝關節,一般要超過 20cm.浴足后 1h、2h,囑病人平臥,統一用歐姆龍電子血壓計測量病人平臥、左上臂血壓,并觀察患者睡眠情況。
兩個療程后再監測 24 小時動態血壓。
1.4 療效判定標準
降壓療效標準:根據衛生部頒布的《中藥新藥治療高血壓病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為療效標準判定。①顯效:收縮壓較治療前下降 20 mmHg 及以上,舒張壓下降 10 mmHg 以上②有效:收縮壓較治療前下降 10~19 mmHg,舒張壓下降不到l0 mmHg. ③無效:未達到以上標準。
睡眠療效標準: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量表 (PSQI),按照尼莫地平法計算評分減少率來評定睡眠質量是否改善。
評 分 減 少 率 = ( 療 前 評 分 - 療 后 評 分 )/ 療 前 評 分×100%臨床治愈:評分減少≥ 75% 或試驗結束時 PSQI 量表總分< 11 分;顯效:評分減少≥ 50%;有效:評分減少≥ 30% 為好轉;無效:評分減少< 30%.
1.5 統計學處理方法
數據采用 SPSS1 17.0 統計軟件包進行分析,分析結果數據非正態分布,方差齊性為不齊,采用秩和檢驗分析。
2 結果
2.1 兩 組病人治療 4 周后總有效率比較,Z=–2.413,P 是0.016,小于 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果證明兩組病人治療后有效率有差異。加用中藥浴足組病人療效優于對照組。
2.2 有睡眠障礙的病人在使用中藥浴足湯后,臨床觀察失眠癥狀得到了有效緩解。
3 討論
祖國醫學雖然沒有高血壓病的病名記載,但祖國醫學對高血壓病已早有認識,如《素問 ? 至真要大論》云:“諸風掉眩,皆屬于肝”,及孫恩邈在《千金方》指出:“肝厥頭痛,肝為厥逆,上亢頭腦也”,《素問 ? 靈蘭秘典論》指出:“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臨證指南醫案 ? 肝風》亦云:“肝為風木之臟,因有相火內寄,體陰用陽,其性剛,主升主動,全賴腎水以涵之,血液以濡之……”,《類證治裁 ? 眩暈》篇云:“高年腎液已衰,水不涵木,木少滋榮,陰不吸陽,以致目昏耳鳴,震眩不定”,《靈樞 ? 海論》則有“髓海不足,則腦轉耳嗚,脛酸眩冒,目無所見”的記載。朱丹溪在《丹溪心法 ? 頭?!分刑岢觥盁o痰不作?!?《景岳全書》則認為“無虛不作?!?《醫宗金鑒》指出:“瘀血停滯,神迷眩暈,非用破血行血之劑,不能攻逐蕩平也”,虞摶在《醫學正傳 ? 卷四 ? 眩運》有“外有因墜損而眩運者,胸中有死血迷閉心竅而然,是宜行血清經,以散其瘀結”,提出了血瘀致眩的論點。高血壓病屬于中醫眩暈、頭痛、肝風等范疇,本病主要是由于持續性精神緊張,情志刺激,憂郁惱怒驚恐,思慮過度,五志過極;或飲食不節,嗜食肥甘辛辣,縱情飲酒,損傷脾胃,脾失健運,濕濁壅遏,久蘊化火,火灼津液成痰,痰濁挾肝風上擾清竅;或勞欲過度,精氣 內傷,年老腎虧,腎陰虛損,肝失所養,肝陰不足,陰不斂陽肝陽偏亢,上擾清竅;或體質稟賦、偏盛、偏虛等多種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均可導致高血壓病,該病屬于本虛標實之證,肝腎陰虛、氣血不足為病之本,風火痰瘀為病之標。本浴足方是由牛膝、川芎、葛根、吳茱萸、夏枯草、肉桂六味中藥組成,其中:牛膝引血下行,平肝陽,滋補肝腎;川芎、葛根活血行氣,化瘀通絡;吳茱萸助眠,針對高血壓癥;夏枯草清肝火、散瘀結;肉桂補元陽、通血脈。臨床觀察結果表明,此降壓浴足湯與降壓基礎藥物聯合使用降壓效果更為顯著,且無明顯不良反應,對改善病人失眠癥狀具有一定療效,值得臨床借鑒使用。
4 護理
浴足前準備 浴足前應先測量浴足湯藥的溫度,檢查浴足盆的性能是否良好及患者皮膚及生命體征狀況,如病人足部有燒傷、燙傷、膿皰瘡等皮膚病則不宜浴足。飯前飯后 1 小時不宜浴足,以免影響消化功能。浴足時間最好安排在晚上8~9 點。
浴足過程的觀察及注意事項 浴足過程應注意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尤其對于精神疲倦、乏力、頭暈者。天氣寒冷時,應注意保暖,最好使用恒溫浴足盆。并啟動浴足盆的按摩功能,按摩足底的涌泉穴,使病人保持舒適的感覺。
浴足后的護理 操作完畢后協助患者臥床休息,注意觀察患者皮膚及生命體征情況,并用干布擦干足部,如足部有足皸裂者,可涂抹軟膏;若出現皮膚瘙癢等不適時,應及時停止,并及時給予處理。
參考文獻
[1] 許兆玉 , 劉洪峰 , 鉤膝芎歸降壓湯與尼群地平聯用治療高血壓病 180 例療效管理 中國醫學創新 , 2012, 1, 第 9 卷第 3 期
[2] 邱定榮 林小麗 張廣清 歐愛華 邱瑞娟 鄧鐵濤浴足方治療高血壓病的效果觀察及護理 現代臨床護理 , 2005.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