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膽囊炎是患者的膽囊因結石或者是纖維組織而導致的炎癥反應。膽囊炎又可以分成慢性膽囊炎和急性膽囊炎,一般比較容易發病的患者年齡在 40 歲左右 , 女性多于男性 ,肥胖患者的發病率較高[1]。中醫認為慢性膽囊炎患者是因為飲食不當、情志失調、濕熱內積所引起的[2]。本院對慢性膽囊炎患者使用中醫治療的效果進行了研究分析 , 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 1一般資料 此次研究為 2011~2012 年本院接收慢性膽囊炎患者80例, 男50例, 女30例。最小患者29歲, 最大70歲。
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 45 例和觀察組 45 例 , 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 具有可比性。
1. 2方法 對照組 :采用西醫利膽消炎方法 , 硫酸鎂 \\( 衡水武羅制藥廠 , 國藥準字 H13022977\\), 劑量為 10 ml, 濃度為50%??诜绞?, 3 次 /d, 治療時間為 2 周。
觀察組:①對于肝膽濕熱類型患者治療原則是利濕清熱 ,清肝利膽 , 藥方采用大柴胡湯進行加減治療 , 方中有大黃 15g、丹皮 15 g、黃芩 15 g、柴胡 15 g、白芍 15 g、半夏 10 g、梔子 10 g、枳實 10 g、薏苡仁 30 g, 水煎 , 1 劑 /d, 分早晚服用。②脾胃氣虛類型患者治療原則是補氣健脾 , 藥方采用香砂六君子湯加減治療 , 方中人參 10 g、陳皮 15 g、白術 15 g、半夏 15 g、木香 5 g、茯苓 20 g、灸甘草 10 g 水煎 , 1 劑 /d,分早晚服用。③對于肝膽郁滯類型患者 , 治療原則是行氣解郁 , 疏肝利膽 , 選用柴胡疏肝散加減治療 , 方中柴胡 15 g、香附 15 g、枳殼 15 g、川芎 15 g、白芍 20 g、川楝子 10 g, 水煎 ,1 劑 /d, 分早晚服用。④對于脾虛肝郁類型患者 , 治療原則是補脾柔肝采用痛泄要方進行加味治療 , 方中山藥 20 g、白術20 g、茯苓 20 g、白芍 15 g、甘草 10 g、防風 10 g、砂仁 10 g、木香 5 g、陳皮 15 g, 水煎 , 1 劑 /d, 分早晚服用。
1. 3療效評價標準
[3]治愈 :患者治療后 , 身體的疾病癥狀全部消失。有效 :治療后 , 患者存在部分癥狀 , 病情改善比較明顯。無效:治療后和治療前癥狀沒有變化, 甚至嚴重化。
總有效率 =\\( 治愈 + 有效 \\)/ 總例數 ×100%。
1. 4統計學方法采用 SPSS20.0 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計量資料用均數 ± 標準差 \\(x-±s\\) 表示 , 采用t檢驗 ;計數資料率表示 , 采用χ2檢驗。
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經過臨床治療后 , 對照組患者的臨床有總效率是 65.7%,治愈率是 34.3%, 觀察組的臨床總有效率是 91.1%, 治愈率是60.0%, 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普遍療效差距 30% 左右。
3討論
3. 1慢性膽囊炎疾病分析 膽囊炎從西醫角度來看 , 是因化學刺激以及細菌感染而讓患者的膽囊發生了炎性癥狀[4, 5]。
慢性膽囊炎在臨床中的發生原因比較多 , 如結石、組織增生等均會導致患者發病 , 大部分患者發生慢性膽囊炎癥狀后接受檢查 , 結果顯示存在膽囊結石的情況[6]。對患者的臨床發病疾病資料進行分析 , 大部分的患者年齡都是在 40 歲左右 ,且女性患者數量居多 , 肥胖、多產患者的發病率也比較高。從中醫角度來看 , 慢性膽囊炎和患者的飲食習慣有較大的聯系 , 情志失調也會給患者的發病帶來較大的影響。雖然慢性膽囊炎的發病部位是膽囊 , 但是對于患者的其他臟器同樣也會產生影響。
慢性膽囊炎會給患者的膽囊帶來損傷 , 患者發病時 , 會出現較明顯的上腹部疼痛、腹脹的癥狀 , 且臨床中的惡心、嘔吐等癥狀比較明顯[7]。使用西醫無法根治慢性膽囊炎 , 所以患者在確診后 , 醫務人員推薦中醫治療[3]。
3. 2中醫治療方法分析 中醫治療慢性膽囊炎是根據患者的辨癥分型進行治療。①大柴胡湯具有疏肝利膽的效果 , 其中的中藥材均是針對濕熱癥狀進行改善的藥物 , 如黃芩、梔子等 , 對于患者的濕熱病癥起到了很好的效果。②香砂六君子湯使用了白術、人參等藥材 , 具有健脾益氣的作用 , 其他藥物如陳皮、半夏也可對胃部進行調理 , 這些中藥材可以有效的改善腹脹、腹痛癥狀 , 健脾益氣 , 促進脾臟的恢復[8]。③柴胡疏肝散中枳殼能夠幫助患者消食 , 柴胡能夠疏肝 , 白芍養陰 , 均是能夠利膽行氣的藥物。中醫和西醫治療疾病的優缺點都是非常明顯的 , 西醫快速 , 中醫安全 , 遠期效果中醫治療效果較好。在慢性膽囊炎治療中 , 西醫治療效果有限 , 長期用藥容易產生副作用 , 而中醫用藥雖然短期效果不顯著 , 但是遠期效果突出 , 能夠起到根治的目的 , 這是中醫治療慢性膽囊炎的優勢所在。作者通過中醫辨證分型進行治療 , 使用不同的方劑 , 取得的效果非常突出 , 觀察組的患者有效率達到了 90% 以上。
總之 , 慢性膽囊炎的臨床治療使用中醫效果可靠 , 患者的復發率低 , 臨床癥狀有較大改善 , 患者對于治療效果也表示了滿意和肯定 , 作者推薦慢性膽囊炎患者臨床接受中醫治療。
參 考 文 獻
[1] 廖仲偉 . 柴胡疏肝散加減治療慢性膽囊炎 61 例臨床觀察 . 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 , 2011, 10\\(13\\):357.
[2] 高有利 . 中醫治療慢性膽囊炎 56 例療效觀察 . 中外醫療 ,2010, 29\\(15\\):139.
[3] 柴欣欣 . 中醫治療慢性膽囊炎的臨床療效觀察 . 求醫問藥 ,2013, 11\\(23\\):623-624.
[4] 肖裕東 . 慢性膽囊炎伴膽囊結石保守治療效果觀察 . 中國醫藥科學 , 2012, 2\\(14\\):237-238.
[5] 李守恭 . 自擬疏肝利膽湯治療慢性膽囊炎 104 例療效觀察 . 中國臨床醫生 , 2011, 39\\(2\\):43-44.
[6] 張福林 . 中醫治療慢性膽囊炎效果觀察 . 北方藥學 , 2011,8\\(12\\):40.
[7] 方廣德 . 慢性膽囊炎及膽囊結石的外科治療 120 例 . 河南職工醫學院學報 , 2008, 20\\(4\\):354-355.
[8] 侯激流 . 中西結合治療慢性膽囊炎 84 例療效觀察 . 中國衛生產業 , 2012, 9\\(19\\):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