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進步和生活方式的改變,2 型糖尿病在全球范圍廣泛流行,已經成為一項嚴重的公共健康問題。目前在中國,2 型糖尿病的治療除了遵循 2010 年《中國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規定的標準糖尿病治療之外,也有相當一部分人選擇了傳統中藥的治療方式。大量臨床實踐證明,中藥作用溫和、安全,通過改變體質達到改善癥狀、控制血糖的目的。我們應用小陷胸湯合葛根芩連湯治療 2 型糖尿病痰熱內蘊型 48 例,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病例選擇
1. 1. 1 診斷標準 所有患者均符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于痰熱內蘊型消渴的診斷標準。表現: 形體肥胖,腹部脹大,口干口渴,喜冷飲,飲水量多,脘腹脹滿,易饑多食,心煩口苦,大便干結,小便色黃,舌質淡紅,苔黃膩,脈弦滑; 或見五心煩熱,盜汗,腰膝痠軟,倦怠乏力,舌質紅,苔少,脈弦細數。
1. 1. 2 納入標準 符合 2 型糖尿病診斷標準; 使用小陷胸湯合葛根芩連湯為主方進行治療的患者; 除采用小陷胸湯合葛根芩連湯治療的當次治療記錄之外,還需要至少一次及以上后續治療記錄; 均為單純使用胰島素治療的患者。
1. 1. 3 排除標準 資料采集期間調整西藥種類或增加西藥劑量患者; 資料采集期間生活方式發生較大變化,可能影響研究結果分析的患者; 不能堅持口服中藥湯劑或水丸的患者。
1. 2 一般資料 本組 48 例均為 2011 - 01—2014 - 01 我院糖尿病科門診 2 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回顧性自身前后對照觀察的方法,其中男 28 例,女 20 例; 年齡最大 65 歲,最小 16 歲,平均\\( 52.00 ±8.92\\) 歲; 病程 1 個月 ~7 年,平均\\( 3. 10 ±1. 40\\) 年; 合并原發性高血壓 12 例,腎病 2 例,冠心病 5 例。
1. 3 治療方法 予小陷胸湯合葛根芩連湯加減治療。藥物組成: 黃連 30 g,半夏 10 g,全瓜蔞 20 g,葛根 30 g,黃芩20 g,黃連 5 g,炙甘草 5 g,知母 30 g,生山楂 20 g,紅花10 g,干姜 5 g,蒼術 30 g,赤芍藥 20 g。隨證加減: 實熱便秘偏重,證見大便干結,腹脹,口干口臭,加酒大黃、火麻仁; 心肝失養偏重,證見不寐,虛煩神疲者,加炒酸棗仁、遠志; 氣虛不固偏重,證見汗出異常,乏力,加煅龍骨、浮小麥。日1 劑,水煎2 次取汁300 mL,分早、晚2 次服。不能堅持口服湯劑者改為同方水丸\\( 我院制劑室制備\\) ,每次6 ~ 9 g,每日 2 ~ 3 次。24 周為 1 個療程,治療 1 個療程。
1. 4 觀察指標 觀察治療前后糖化血紅蛋白\\( HbAlc\\) 、空腹血糖\\( FPG\\) 及餐后 2 h 血糖\\( 2 hPG\\) 變化,中醫癥狀積分變化,臨床癥狀改善情況。
1. 5 統計學方法 使用 Epidate v15 軟件建立數據庫并進行數據錄入,使用 SPSS 13. 0 軟件統計包進行數據統計。對患者基線資料進行描述性分析,對患者治療前后的血糖、HbAlc、中醫癥狀積分進行相應的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 ± 標準差\\( x珋 ± s\\) 表示,采用配對 t 檢驗;計數資料率的比較使用 χ2檢驗; 對于不符合正態分布的數據,采用非參數檢驗。P <0. 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 1 48 例治療前后 HbAlc、FPG 及 2 hPG 水平變化比較見表 1。
由表 1 可見,HbAlc 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 <0. 05\\) 。
2. 2 48 例治療前后中醫癥狀積分變化比較 中醫癥狀積分治療前\\( 4. 21 ±2. 67\\) 分,治療后\\( 3. 56 ±2. 87\\) 分,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 <0. 05\\) 。
2. 3 48 例治療前后臨床癥狀改善情況比較 見表 2。
2. 4 48 例治療后用藥情況比較 本組 48 例,純中藥治療 19 例,減少西藥降糖藥用量 6 例,停用胰島素治療 9例,維持原西藥治療方案 6 例。
3、 討 論
2 型糖尿病的發病因素包括稟賦異常,五臟柔弱,素體陰虛,過食肥甘,情志失調,久坐少動,運動量減少等。
結合現代臨床所見 2 型糖尿病患者,約 80% 合并肥胖,因此,不能等同于古代的消渴,按傳統“陰虛燥熱”理論處方用藥,降糖效果差。另外,隨著社會進步,生活條件改善,工作壓力大,運動量減少,即嗜食肥甘厚味,久坐少動,飲食水谷堆積壅滯,加上肥胖者本身多痰濕之體,日久化熱,發為 2 型糖尿病?!端貑枴て娌≌摗分赋觥暗墼? ‘有病口甘者,病名為何? 何以得之?’岐伯曰: ‘此五氣之溢也,名曰脾癉。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為之行其精氣,津液在脾,故令入口甘也。此肥美之所發也,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且痰濁濕熱易致血行澀滯不暢,久則滯而為瘀,瘀血阻滯絡脈,故 2 型糖尿病病機為濕熱內蘊,瘀血阻絡。
治宜清濕熱,化痰濁,輔以活血通絡,方用小陷胸湯合葛根芩連湯加減。
《傷寒論》: “小結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脈浮滑者,小陷胸湯主之?!毙∠菪販哂星鍩?、化痰、散結之功,其中黃連苦寒,苦以降之,寒以制熱; 半夏辛溫,辛以開氣,溫以散結,滌痰化飲; 瓜蔞甘寒潤滑,善滌痰結,又能疏肝泄熱,潤腸通便,助黃連清熱瀉火,助半夏化痰升結。
《醫宗金鑒》: “黃連濕熱,半夏導飲,瓜蔞潤而下行,合之以滌胸膈痰熱,開胸膈氣結?!比吆嫌?,辛開苦降,清熱滌痰開結。生山楂酸甘,微溫,消食積,祛濕氣,散瘀血,破癥瘕,奏去菀陳莝之功; 葛根味辛性涼,清腸熱,升胃腸津液,《名醫別錄》言葛根能“療消渴”; 知母既清熱,又防熱久傷陰; 紅花、赤芍藥涼血活血散瘀??傊?,以清濕熱、化痰濁、化瘀通絡為大法,治療痰熱內蘊型 2 型糖尿病,能改善癥狀,降低血糖。
實驗室指標方面,治療前后 FPG 及 2 hPG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HbAlc 有統計學意義,說明本方可以穩定降低血糖,提高 HbAlc 達標率。
中醫癥狀積分方面,對于痰熱內蘊型患者的主要癥狀積分有明顯改善,說明本方具有控制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患者中醫癥狀的作用。用清濕熱、化痰濁,輔以活血通絡法,用小陷胸湯合葛根芩連湯加減治療 2 型糖尿病痰熱內蘊型具有較強的降糖作用,可以替代一種以上降糖西藥的作用,可減少降糖西藥的用量,癥狀改善明顯,未發現任何副作用。
參考文獻:
[1] Yang SH,Dou KF,Song WJ. 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and women in China[J]. N Engl J Med,2010,362\\( 25\\) : 2425- 2426.
[2] 仝小林. 糖尿病中醫防治指南解讀[M]. 北京: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0: 6,35.
[3]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改司. 22 個專業 95 個病種中醫診療方案[M]. 北京: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1: 164 -167.
[4] 衛生部疾病控制司,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 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M]. 北京: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4: 25 -26.
[5] 衛生部疾病控制司,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 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M]. 北京: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45: 25 -26.
[6] 仝小林. 糖絡雜病論[M]. 北京: 科學出版社,2010: 6 -7.
[7] 周麗波,李敏,李修洋,等. 仝小林診治 2 型糖尿病痰熱互結證臨證心得[J]. 遼寧中醫雜志,2010,14\\( 8\\) : 49 -50.
[8] 周麗波,魏軍平,劉芳,等. 初發 2 型糖尿病中醫病機與證候特點研究[J]. 四川中醫,2008,15\\( 11\\) : 142 -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