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 \\(MDS\\) 是一組起源于髓系定向干細胞或多能干細胞的異質性克隆性造血性疾病 , 隨著時間的推移 , 患者病情有日益加重趨勢 , 晚期部分患者轉為白血病。
是目前中、西醫均未很好解決的難治性疾病。祖國醫學中雖無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的病名 , 但根據其頭暈乏力、面色蒼白、心悸氣短、腰酸乏力等證 , 可將其歸屬于“髓毒勞”、“虛勞”、“急癆”、“血證”、“內傷發熱”、“伏氣溫病”范疇。
1資料與方法
1. 1一般資料自 2012 年 8 月 ~2014 年 2 月期間 , 選擇來本院治療的 50 例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患者 , 用隨機數字表法簡單隨機分組 , 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先將 50 例患者與隨機數字表中第一行往后的 50 個隨機數字一一對照 , 將隨機數字 30 個納入治療組 , 隨機數字 20 個歸為對照組。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血象及骨髓象等方面出現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 具有可比性。
1. 2方法兩組均應用青黃散口服 , 青黛雄黃比例為 4 :6,1 g/ 次 , 1 次 /d。
治療組 :加用解毒逐瘀湯加減 , 基本藥物組成 :白花蛇舌草、黃藥子、兩頭尖、虻蟲、土鱉蟲、黃芪、當歸、女貞子、旱蓮草、升麻等。加減法 :陰虛重者加首烏、生地、阿膠 ;陽虛重者加附子、肉桂、菟絲子 ;氣虛重者加紅參、黨參、太子參;血瘀重者加紅花、莪術、桃仁;高熱者加石膏、知母、大青葉 ;低熱者加白薇、銀柴胡、地骨皮。用法及用量 :1 劑 /d, 150 ml, 2 次 /d 口服。
對照組 :僅應用青黃散口服。
以上兩組均連用 4 個月為 1 療程 , 共治療 2 個療程。療程結束后隨訪 3 個月。在治療期間基本停用其他藥物 , 感染時適當配合抗生素 , 嚴重出血時則短期配合止血芳酸、止血敏等治療 , 嚴重貧血時 , 適當予以輸血。
1. 3統計學方法各單位材料匯總后 , 由統計學專業人員負責分析處理 , 采用 SPSS13.0 軟件包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 \\(x-±s\\) 表示 , 采用t檢驗 ;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療效本研究入選 54 例 , 其中脫落 4 例 , 共計觀察 50 例 , 隨機分成兩組 :兩組均應用青黃散口服 , 青黛雄黃比例為 4 :6, 1 g/ 次 , 1 次 /d, 治療組 30 例加用口服解毒逐瘀湯加減 , 對照組 20 例僅口服青黃散 , 4 個月為 1 療程 , 治療2 個療程 , 共 8 個月 , 在總療效上 , 治療組 30 例中 , 完全緩解 2 例 , 占 6.7%, 部分緩解 10 例 , 占 33.3%, 完全緩解或部分緩解后復發 15 例 , 占 50.0%, 無效 3 例 , 占 10.0%, 緩解率達40.0%, 總有效率達 90.0%。與對照組相比 ,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 說明解毒逐瘀湯治療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有較好療效 , 而且明顯優于僅應用青黃散。
在改善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的癥狀方面 , 組內比較 , 治療后治療組與對照組均較治療前有明顯改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 ;組間比較 , 兩組在改善面色口唇指甲蒼白、出血、口渴思飲等癥狀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對改善心悸、頭暈、乏力、發熱、大便干或溏等癥狀 , 治療組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
兩組治療前后外周血象比較 , 白細胞、紅細胞、血紅蛋白、血小板均比治療前均顯著增高 , 有顯著性差異 ;兩組間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并且治療組的血紅蛋白比對照組明顯升高 , 表明在提高血紅蛋白方面 , 治療組優于對照組。
在骨髓造血細胞改善方面 , 治療后比治療前骨髓造血細胞比率有所改善 , 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治療組與對照組比較 , 骨髓造血細胞比率改善優于對照組 , 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表明患者的骨髓造血有所恢復 , 但本病為慢性疾病 , 因療程較短 , 未達到顯著效果。說明解毒逐瘀湯治療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骨髓有所恢復 , 但較緩慢。
3 討論
劉大同老師認為 MDS 的病機系因毒致虛 , 雖外現氣陰兩虛 , 或氣血兩虛 , 或肝腎虛損之象 , 但治療則應以解毒逐瘀為其第一要務。熱毒侵入營血 , 尚可清解、化解、散解 ,“透熱轉氣”, 然熱毒深伏骨髓 , 非托則毒邪難出 , 非補則驅邪無力 , 非破瘀則毒瘀膠結難化 , 難摧。唯解毒、托邪、補虛、破瘀通絡并用 , 方可盡除深陷骨髓之毒邪 , 修復損毀之血源 ,攘外以安內 , 解毒逐瘀湯既以此學術思想思辨組方。
現代研究中 , 白花蛇舌草抗腫瘤作用 : 對急性淋巴細胞型、粒細胞型、單核細胞型以及慢性粒細胞型的腫瘤細胞有較強抑制作用 , 也有抗菌消炎作用 : 黃藥子也有抗腫瘤的功效 , 抗腫瘤作用 , 地鱉蟲對實驗動物腫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綜上所述 , 本研究通過采用隨機對照臨床試驗和盲法評價的方法 , 較為客觀地評價了解毒逐瘀湯治療 MDS 的療效 ,結果表明 , 解毒逐瘀湯臨床療效可靠 , 無不良反應 , 具有較好的安全性 , 臨床值得推廣應用。
參 考 文 獻
[1] 劉大同 . 生血四法 . 新中醫 , 1985,2\\(117\\):1-3.
[2] 張學偉 , 徐瑞榮 . MDS 中西醫結合治療進展 . 當代醫學 , 2011,1\\(17\\):150.
[3] 陳其文 , 田丹杏 , 周永明 .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治療進展 . 醫學研究雜志 , 2010, 8\\(39\\):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