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對我科 2010 年 1 月 1 日~2013 年 12 月 31 日前來就診的58 例消化性潰瘍出血患者給予臨床研究,探討健脾利濕清熱活血法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58 例消化性潰瘍出血患者中男性 32 例、女性 26 例,年齡 19~71 歲、平均年齡(49.31±0.89)歲,消化性潰瘍病程 1 周~5 個月、平均病程(2.34±1.17)個月。按照抽簽方式將 58 例消化性潰瘍出血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29 例)與對照組(29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性別、年齡、消化性潰瘍病程、例數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1.2.1 研究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臨床治療措施,即禁食、補充血容量、補液(維持體內水分、酸堿度、電解質平衡),對癥治療預防各類臨床并發癥,將 40mg 奧美拉唑注射液加入 100mL 生理鹽水后靜脈滴注,間隔 12h 給藥 1 次,連續治療 72h;觀察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中醫健脾利濕清熱活血法治療,所選方劑組成:黨參 15g、黃芪20g、黃連 6g、茯苓 15g、三七粉 6g(沖)、甘草 6g、大黃 6g、炒白術10g、仙鶴草 30g、黃芩 10g、蒲黃炭 10g(包),偏重虛寒去黃連、黃芩、大黃加干姜 8g,桂枝 10g,附子 8g;氣滯去黃芪、黨參加元胡 15g 佛手 15g。1 劑/d,以水煎后分 2 次服用。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給予統計學分析并得出結論。
1.2.2 療效判斷標準:根據患者治療至停止出血所需時間判斷其臨床療效:①顯效:治療 24h 內停止出血;②有效:治療 24~72h 內停止出血;③無效:治療 72h 后仍未停止出血(需立即改用其他方法治療)。停止出血標準:①臨床各項表現均顯著改善或消失,面色及甲床逐漸轉紅;②無活躍腸鳴音;③停止嘔血或黑便,糞便轉為黃色;④升高血色素水平、下降尿素氮水平;⑤各項生命體征穩定且正常;⑥大便潛血試驗陰性?;颊咄瑫r符合上述各項即可判斷為止血成功。1.3 統計學方法:所有數據均使用 SPSS 13.0 軟件包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 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 X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觀察組與對照組消化性潰瘍出血患者經不同方法治療,臨床療效對比分析。由表 1 可知,觀察組總有效率高達 93.10%,顯著高于對照組 75.86%,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消化性潰瘍出血(PUB)包括胃潰瘍(簡稱 GU)及十二指腸潰瘍(簡稱 DU)等,是消化內科的臨床常見病與多發病,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總數 50%左右,屬于消化性潰瘍最常見并發癥之一。祖國醫學認為,消化性潰瘍出血屬“胃痛病”。本組發病機理歸納為脾虛濕熱血瘀,本文方劑中三七粉、仙鶴草、蒲黃炭活血止血;黃連、黃芩清熱燥濕;黃芪益氣健脾、攝血止血;茯苓、炒白術健脾利濕;大黃清熱瀉火、涼血止血;黨參益氣健脾;甘草起調和作用,諸藥聯用健脾利濕清熱活血并隨證加減,可顯著提高消化性潰瘍出血臨床療效。本文研究可知,對照組實施常規治療后臨床總有效率較低(75.86%),常規治療基礎上加入健脾利濕清熱活血法聯合治療臨床總有效率顯著提高,與吳耀南等人研究結論相符?!颈?】
綜上所述,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入健脾利濕清熱活血法聯合給藥,可顯著提高消化性潰瘍出血臨床療效,保障患者預后及生命安全,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吳耀南,李超群.健脾利濕清熱活血法治療消化性潰瘍出血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急癥,2013,19(2):217-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