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常見合并癥之一,是導致終末期腎衰竭的重要原因。我國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目前已成為終末期腎臟病的第2位原因,一旦發展到終末期腎臟病,往往比其他腎臟疾病的治療更加棘手,因此及時防治對于延緩糖尿病腎病的意義重大。筆者采用自擬益氣養陰活血湯治療糖尿病腎病患者57例,療效滿意,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納入標準 (1)符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糖尿病診斷標準;(2)辨證為氣陰兩虛、瘀血阻絡證;(3)年齡20-65歲;(4)24 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24 h UMALB)>300 mg;(5)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300 pg/min;(6)血尿素氮(BUN)、肌酐(Cr)在正常范圍;(7)同意參加本研究者。
1.2 排除標準 (1)不符納入標準;(2)辨證不屬氣陰兩虛、瘀血阻絡證;(3)年齡<20,或>65歲;(4)24 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24 h UMALB)<300 mg;(5)血尿素氮(BUN)、肌酐(Cr)異常;(6)拒絕參加本研究者。
1.3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符合納入標準的糖尿病腎病患者114例,按照患者入院順序編號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57例。治療組男36例,女21例;年齡25-65歲,平均(55.6±9.2)歲;病程1-19年,平均(10.3±5.9)年。對照組男38例,女19例;年齡23-65歲,平均(54.3±8.9)歲;病程3-20年,平均(9.0±6.5)年。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4 治療方法
1.4.1 對照組 (1)予糖尿病飲食,低蛋白飲食、嚴格控制蛋白質的攝入量,0.6-0.8 g(/kg·d),根據患者病情給予相應治療,將血糖\\(FPG<7.0 mmol/L,2 h PG<10.0 mmol/L \\)、血壓(<130/80 mmHg\\)控制在正常范圍;(2)予洛丁新(北京諾華制藥有限公司)口服,10 mg/次,1次/d;腸溶阿司匹林(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口服,100 mg/d;3周為1個療程,連續治療3個療程。
1.4.2 治療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予自擬益氣養陰活血湯,方藥組成:黃芪50 g,太子參15 g,茯苓15 g,山藥10 g,生地黃15 g,黃精15 g,山茱萸15 g,澤瀉9 g,萆薢10g,車前子10g,當歸12g,丹參20g,益母草20g,甘草6 g。以上藥物水煎分兩次服,1劑/d。3周為1個療程,連續治療3個療程。
1.5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治療前后血BUN、Cr、24 hUMALB、FPG、2 h PG及臨床癥狀的變化。
1.6 療效標準顯效:臨床癥狀消失,24h UMALB減少>140%,腎功能正常,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下降至正常范圍,或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值下降超過治療前40%。有效:癥狀較治療前好轉,24 hUMALB減少<40%,腎功能正?;蚧菊?;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值下降超過治療前20%,但未達到顯效標準。無效:臨床表現與上述實驗室檢查均無改善,或下降未達到有效標準或加重者。
1.7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以(x±s)表示;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等級資料比較采用秩和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
2 結 果
2.1 兩組療效比較 兩組總有效率比較,經χ2檢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臨床療效比較,經秩和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療效優于對照組。(見表1)【表1】
2.2 兩組實驗室檢查指標比較 與治療前比較,治療組FPG、2 h PG、BUN、Cr、24 h UMALB均較治療前改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FPG、2 hPG、Cr、24h UMALB均較治療前改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比較,治療組BUN、Cr、24h UMALB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表2】
3 討 論
糖尿病腎病病因和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目前認為系多因素參與,主要與遺傳因素、腎臟血流動力學異常、高血糖造成的代謝異常、高血壓、血管活性物質代謝異常等因素相關。糖尿病腎病早期可觀察到腎臟血流動力學異常,表現為腎小球高灌注和高濾過,腎血流量和腎小球濾過率(GFR)升高,且增加蛋白攝入后升高的程度更顯著。血糖過高主要通過腎臟血流動力學改變以及代謝異常引致腎臟損害。
糖尿病腎病在中醫學中屬“消渴病”、“尿濁”、“水腫”、“虛勞”等范疇,病位在腎,主要累及肝、脾;消渴病情遷延,正氣日耗,精氣不復,氣陰兩虛,臟腑虛弱,損津耗液,脈道虛澀,而成血瘀;脾胃、氣陰不足,血液生化乏源、運血無力,均可致生瘀血。筆者自擬益氣養陰活血湯,具有益氣養陰,活血補血之功,方中黃芪、太子參、茯苓健脾益氣,利水消腫;山藥補中益氣,消渴生津,具有健脾胃、益肺腎、補虛羸等功效;生地黃滋陰養血,清熱生津;黃精補氣養陰,健脾益腎;山茱萸滋補肝腎;澤瀉、萆薢、車前子泄濁利濕;當歸、丹參補血活血;益母草活血利濕;甘草益氣養陰,調和諸藥。研究表明,黃芪多糖可延緩腎小球硬化的發展,減輕腎臟肥大;改善游離脂肪酸所致的小鼠足細胞凋亡,改善糖尿病腎病的蛋白尿;太子參含有多糖類、環肽類、三萜皂苷類等成分,具有抗應激、抗疲勞、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及增強免疫功能等作用;茯苓具有利尿、免疫調節、保肝、抗氧化、抗炎等藥理作用;山藥富含多糖、皂苷、尿囊素等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衰老、免疫調節等功效,對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等具有獨特的療效;生地黃具有改善胰島β細胞功能、降低血胰島素抵抗水平、調節細胞葡萄糖自身平衡、降低肝葡萄糖-6-磷酸酶活性、改善脂代謝紊亂、改善腎功能等作用;黃精多糖可降低四氧嘧啶誘導的糖尿病小鼠血糖及血清NO、NOS含量,減輕NO細胞毒作用;提高血清和肝臟組織中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活性,對四氧嘧啶誘導的糖尿病小鼠具有一定保護作用;益母草水煎液對糖尿病腎病大鼠腎組織中TGF-β1蛋白表達有下調趨勢,對血流變學指標具有明顯改善作用;山茱萸可抑制糖尿病腎病大鼠腎臟中TGF-β1/Smads信號傳導通路的激活,降低糖尿病腎病大鼠空腹血糖及血脂(TC、TG);山茱萸環烯醚萜苷能顯著降低DN大鼠的尿微量白蛋白,減輕腎臟病理學改變;修復Na+,K+-ATP 酶活性,從抑制多元醇旁路途徑對DN所引起的結構和功能改變起到防治作用;車前子主要化學成分為多糖、環烯醚萜、黃酮類及生物堿類等化合物,有降血糖、降血脂、調節免疫、利尿等作用。
本研究中采用自擬益氣養陰活血湯治療糖尿病腎病,治療組療效優于對照組(P<0.05);治療組BUN、Cr、24 h UMALB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表明,自擬益氣養陰活血湯治療糖尿病腎病具有滿意療效。
參考文獻
[1] 董科,田曉,徐湜潺,等.腎炎康復片聯合貝那普利治療大鼠糖尿病腎病實驗研究[J].中醫藥導報,2013,19\\(8\\):32-33
[2] 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156-162,232-336
[3] 田風勝,王元松,蘇秀海,等.平秘補腎湯治療糖尿病腎病臨床研究[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13,20\\(11\\):75-76
[4] 李佑生,王文健,劉毅,等.游離脂肪酸對足細胞凋亡的影響及丹酚酸與黃芪多糖的干預作用[J].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志,2008,9\\(7\\):606-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