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神經官能癥\\(CardiacNeurosis\\)是由于神經功能失調,引起心臟血管功能紊亂所產生的綜合征,又稱神經性血循環衰弱癥、DaCosta綜合征、高動力心臟綜合征,發病率較高,約占心血管疾患的10%。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現代人們工作生活壓力逐漸增大,男性患者發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已成為影響人們生活質量的重要疾病之一。西醫對此類疾病的療效不甚滿意,而中醫藥在此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本研究通過對甘麥大棗湯治療男性患者心臟神經官能癥的療效的研究分析以期提高其生活質量及應對社會的能力。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本研究選取的52例病例均為男性,為來自門診患者,年齡27~44歲,平均年齡35.2歲。病程5月~3年,曾經過西藥治療的21例,間斷及不間斷中藥治療14例,心理治療1例。
1.2 診斷標準所選病例均符合陳灝珠《實用內科學》心臟神經官能癥診斷標準。臨床表現主要為心悸氣短、胸悶憋氣、心前區隱痛或不適、全身乏力,或有失眠多夢、自汗盜汗、煩躁焦慮等。全部病例均經心電圖、動態心電圖、心臟彩超、胸片及生化檢查等排除心瓣膜病、心肌炎、心肌病、缺血性心臟病、高血壓病以及甲狀腺機能亢進、肝腎功能損害、嗜鉻細胞瘤等其它系統器質性疾患。
1.3 治療方法選方甘麥大棗湯:炙甘草6~9g、淮小麥30g、紅棗3~5枚。每日1劑,濃煎2次取450ml左右,分3次口服。連服1個月。若氣虛明顯加黃芪、黨參;陰虛明顯加玄參、麥冬;兼痰濁加郁金、竹茹、遠志;兼血瘀加桃仁、紅花、赤芍;食少運遲加谷芽、麥芽、神曲、山楂;煩躁不安加白薇、生龍骨、生牡蠣;難于入眠加酸棗仁、夜交藤、合歡花,正式治療前須先行停用其他中西藥物3d。參照《中醫內科疾病診療常規》判定療效。
1.4 治療結果經治療,52例患者中,顯效24例,好轉22例,總有效率為88.46%。
2 體會
心臟神經官能癥主要是由植物神經調節失常而導致心血管系統功能紊亂,凡是影響神經功能的因素如受驚、情緒激動、精神緊張等都會使此疾病發作或癥狀加重。近年來隨著社會競爭的日益激烈,因緊張與壓力等心理因素,男性心臟神經官能癥的患者日益增多,中醫雖然沒有明確指出心臟神經官能癥的病名,仍可歸屬祖國醫學“心悸”、“胸痹心痛”、“郁證”等范疇,根據豐富的理論指導治療,取得了明顯的療效。甘麥大棗湯源自張仲景的《金匱要略》,云:“婦人臟躁,喜悲傷,欲哭,像如神靈所作,數欠伸,甘麥大棗湯主之?!备墅湸髼棞祻堉倬坝糜谥委煁D人臟躁證而設,治療精神情志等方面的疾病,用此方效果頗佳。方中小麥量大為君性味甘涼,養肝補心,除煩安神;甘草平和,補養心氣,緩急和中為臣,佐以大棗甘溫質滋,益氣調中,潤燥緩急,三藥合用,具有養心安神、和中緩急、補氣健脾的功用,多用于更年期綜合征,及其他屬臟陰不足、虛熱燥擾者的精神疾病。國內已有多位學者應用甘麥大棗湯加味或合方治療心臟神經官能癥,取得了較好的療效。章偉光應用甘麥大棗湯加減治療心臟神經官能癥38例,治愈14例、好轉21例、未愈3例,總有效率92.10%。
李大軍,喬蓉采用柴芩溫膽湯合甘麥大棗湯對證治療,臨床取得良效。陳輝用甘麥大棗湯加味治療心臟神經官能癥65例,痊愈42例,有效21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6.9%。弓瑞芳、張景鳳合用逍遙散和甘麥大棗湯治療心臟神經官能癥取得了較好療效。但以往研究主要偏重于對女性患者療效的研究分析,單對于男性患者的療效研究較少,本研究針對男性患者的療效研究分析作為重點,選方為治療“臟燥”經方甘麥大棗湯治療男性患者,不局限于婦人,取得了較好的療效,以期用于改善男性患者的生活質量。同時可根據患者的個性特點、文化修養、社會地位、經濟狀況等多方面因素,采用個體化進行心理護理,并配合藥物治療,提高療效。
【參考文獻】
[1]劉亦選.中醫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189.
[2]陳灝珠.實用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1495-1497.
[3]朱文鋒.中醫內科疾病診療常規[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11.
[4]中國精神科學會.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M].第3版,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103-104.
[5]何任.余匱要略校注[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0:218.
[6]章偉光.應用甘麥大棗湯加減治療心臟神經官能癥38例[J].中醫藥學刊,2001,19\\(6\\):616-617.
[7]李大軍,喬蓉.柴芩溫膽湯合甘麥大棗湯治療心臟神經官能癥2例[J].北京中醫,2004,23\\(2\\):121.
[8]陳輝.甘麥大棗湯加味治療心臟神經官能癥65例臨床觀察[J].中醫臨床研究,2012,4\\(9\\):93-94.
[9]弓瑞芳,張景鳳.逍遙散合甘麥大棗湯加減治療心臟神經宮能癥臨床體會[J].中國中醫急癥,2012,21\\(7\\):1095-1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