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秦紅松教授是全國名老中醫專家尚德俊的學術繼承人,行醫 20 余年,對下肢靜脈曲張(LEW)的治療有著豐富的經驗,尤其是對靜脈曲張并發癥在整體辨證論治的基礎上配合獨特的外治療法,常獲良效。 現將秦老師治療下肢靜脈曲張并發癥的外治經驗總結如下。
1 病因病機
秦老師認為 LEW 乃因先天稟賦不足,筋脈薄弱,加之久行久立、過度勞累,亦可損傷筋脈,以致經脈不和,氣血運行不暢,血壅于下,瘀血阻滯脈絡后擴張充盈,日久交錯盤曲而成;亦有因遠行、勞累之后,涉水淋雨,遭受寒濕,寒凝血脈,瘀滯經脈絡道而發。 病隨著病情的進展,血瘀脈絡,或寒濕凝滯,郁久化生濕熱,濕熱流注下肢經脈,停聚于肌膚,故青筋紅腫疼痛;瘀血內結,故有條索狀腫物或結節,壓痛明顯;熱盛肉腐,則小腿潰爛、糜爛滲液,周圍皮膚紅腫疼痛;濕熱內蘊,故發熱、口渴,便秘、溲赤。
2 治療經驗
2.1 并發淤積性皮炎 LEVV 患者并發淤積性皮炎時,表現為足靴區皮膚出現廣泛色素沉著或濕疹,甚則苔蘚樣變,瘙癢重。 秦老師認為此期應以清熱燥濕為主,自擬皮炎外洗方(苦參 15 g,龍膽草 15 g,知母 10 g,胡黃連 15 g,白鮮皮 15 g 等)外洗。
2.2 并發血栓性淺靜脈炎 LEVV 并發血栓性淺靜脈炎時,表現為股部或者小腿沿曲張靜脈走行處皮下硬結或索狀硬條,表面皮膚暗紅,壓痛。 此時處于急性期,秦老師運用大青膏外敷患處,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促進炎癥消散吸收的作用。 而到了紅腫疼痛消退,遺留硬索條物時,給予活血止痛散外洗以活血散瘀,舒筋止痛。 若血栓性淺靜脈炎發生的位置伴有穿通支,秦老師主張先進行手術切除血栓的淺靜脈,防止血栓通過穿通支深靜脈血栓形成。
2.3 并發小腿潰瘍 LEVV 并發小腿潰瘍時,表現為小腿潰瘍經久不愈,肉芽淡紅或蒼白,膿水清??;周圍皮膚硬韌黑褐。 秦老師自擬臁瘡外洗方(赤芍10 g,黃芩 10 g,蒲黃 10 g,山慈菇 10 g,酒黃精 10 g,龍膽草 15 g 等),每日或者隔日 1 次,洗后外敷大黃油紗。 若潰瘍肉芽組織紅活,則外敷生肌玉紅油紗,并可考慮擇期行行植皮術,以有利潰瘍愈合。
3 病案舉例
女,31 歲,2013 年 2 月 07 日初診。 患者有下肢靜脈曲張病史 3 年,于 3 d 前左膝內側出現條索狀硬結,伴患處紅、腫、熱、痛,在當地衛生室靜滴青霉素治療,效果欠佳。 現患者左下肢腫脹,朝輕暮重,硬結處疼痛,納眠可,大便干,小便可。 查體:雙下肢青筋迂曲擴張,左膝內側一 5 cm 左右條索狀硬結,周圍皮色暗紅,皮溫高,壓痛明顯,左脛前輕度凹陷性水腫,腓腸肌松軟,尼霍夫征(-),霍曼征(-)。 舌質暗紅,苔薄黃,脈弦。 彩超示:雙下肢深靜脈通暢,左下肢局部血栓性淺靜脈炎,雙下肢靜脈曲張。 中醫診斷:①青蛇毒(濕熱下注型),②筋瘤;西醫診斷:
下肢靜脈曲張并血栓性淺靜脈炎。 給予四妙勇安湯加味,水煎服,日 1 劑??诜钛}片,每次 10 片,日 3 次;大青膏外敷患處,日 1~2 次。 1 周后患者來院復診,患肢腫脹明顯減輕,左膝內側一 3 cm 左右硬結,質稍軟,壓痛不明顯,皮色暗,皮溫可,脛前無明顯凹陷性水腫。 繼續給予口服活血通脈片,每次10 片,日 3 次;用馬黃酊外涂患處,每日 4~5 次。 2周后,患肢已無腫脹感,左膝內側條索狀硬結不明顯,脛前無凹陷性水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