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益骨湯;骨質疏松;髖部骨密度;骨代謝生化指標。
祖國醫學認為骨質疏松屬“骨痹”“骨痿”范疇,先天之本為腎,精主骨髓藏于腎,其次在骨,腎虛是其發病根本,而其致病重要因素則為血瘀脾虛[1].因此,治療骨質疏松關鍵在于補腎活血。益骨湯治療骨質疏松效果顯著,然而臨床對該藥使用尚未有較多明確的研究。本研究主要探討益骨湯對骨質疏松老年患者髖部骨密度及骨代謝生化指標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 2014年 7月至 2016年 4月民權縣中醫院收治的骨質疏松癥老年患者 5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各 25例。對照組男 13例,女 12例;平均年齡(70\ue01023±7\ue01057)歲;平均體質量(55\ue01037±7\ue01081)kg.觀察組男 14例,女 11例;平均年齡(70\ue01041±7\ue01069)歲;平均體質量(55\ue01041±7\ue01092)kg.兩組患者年齡、體質量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ue01005),有可比性。
1.2 中醫診斷標準 按照《骨質疏松癥的中西醫診療進展》[2]中的“中藥治療骨質疏松臨床指導原則”的評定要求并結合《中國人骨質疏松癥診斷標準專家共識》[3]判斷其診療標準。骨質疏松癥見下述證候,如失眠多夢、食少、倦怠乏力、健忘、大便稀溏、心悸怔忡、皮下出血、脈細弱、舌淡、便血、崩漏等。
1.3 入選標準 納入標準:①對本研究治療方法、目的、過程等均知情;②自愿參加本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③腰椎解剖結構嚴重異常且對 DEXA骨密度測量無影響;④對患者第2~4股骨頸與腰椎密度采用雙能 X線骨密度儀檢測,結果顯示任一部位的 T值均≤ -2\ue0105或存在一處脊椎壓縮變形且T值≤ -1\ue0100.排除標準:①存在影響骨代謝疾病者;②6個月內采用雙磷酸鹽類藥物行抗骨質疏松者;③服藥依從性差者;④資料不全或無法判斷其療效,對安全性判斷存在影響者;⑤患者及家屬配合度差者。
1.4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鈣爾奇 D3咀嚼片(惠氏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10950030)口服,2片/次,1~2次/d;骨化三醇(青島正大海爾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20143141)口服1片/次,1次/d;福善美(MerckSharp&DohmeItaliaSPA,國藥準字 J20130085)口服 1周 1片,指定時間服用。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益骨湯,益骨湯由丹參、生地、補骨脂、骨碎補各15g,山藥 20g、陳皮 6g組成,并根據患者情況及中醫證型,對脾腎陽虛型加入仙靈脾及仙茅 10~15g;腎肝陰虛性加熟地及枸杞子各 15g;血瘀氣滯型加雞血藤 30g與川穹 10g.上述中藥均由深圳三九醫藥提供,每日以開水 50ml沖服,2次/d.治療時間均為 6個月。
1.5 觀察指標 ①參照《中國人骨質疏松癥診斷標準專家共識》中的“骨痹”及“骨痿”行療效判定:治療后,骨痛及腰痛消失為顯效;適量勞動后有輕微骨痛及腰痛為有效;骨痛及腰痛情況未改善或加重為無效。②對患者髖部骨密度進行比較,并比較患者骨代謝生化指標,包括血清骨堿性磷酸酶(B-ALP)及血漿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5h)水平。
1.6 統計學方法 采用 SPSS18\ue010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定量資料采用(x珋±s)表示,行 t檢驗,定性資料用%表示,行 χ2檢驗,P<0\ue01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髖部骨密度、骨代謝生化指標 治療后,觀察組髖部骨密度及骨代謝生化指標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ue01005)。見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