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胃氣”思想源于《黃帝內經》?!端貑枴て饺藲庀笳摗罚骸捌饺酥夥A于胃”“人以水谷為本,故人絕水谷則死”,以及《素問·太陽陽明論》:“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時長四臟……常著胃土之精也”等都能體現出胃氣在人體的重要作用[1].保胃氣思想最早卻是由張仲景在臨床實踐中發揚光大的,可以從其著作中看出,如《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并治》:“適寒溫……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惡等物”“無犯胃氣及上二焦,必自愈”、“先煮大棗肥者十枚……強人服一錢匕,羸人服半錢……得快下利后,糜粥自養”及《傷寒論·陽明病篇》:“微和胃氣,勿令至大泄下”等皆是重視脾胃之氣的典型體現。胃氣不僅直接影響整個消化系統的功能,關系到人體氣血來源,而且和整個人體的其他臟器及諸氣相互聯系、密不可分。因此,胃氣的強弱盛衰對機體的活動存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胃氣與人體諸氣之間密切相關,而諸氣的各自功能在對抗疾病的過程中都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治療疾病過程中,保護胃氣就顯得尤其重要。
1胃氣與衛氣的關系對機體的影響以及對抗疾病的作用
1. 1胃氣對衛氣的作用及其之間的關系
1. 1. 1胃氣化生衛氣 衛氣是飲食水谷所化生的悍氣,源于脾胃。其出于上焦,行于脈外,其性剛悍,運行迅速流利。脾胃之氣為后天之本,在先天的基礎上化生人體諸氣[2].脾胃氣滿,則諸氣生化如源泉不竭,化生無窮。胃氣盛,就能把更多的水液谷食通過脾與胃的升降、納化等功能化生成水谷精微來充養人體氣血津液、皮肉筋脈、形竅骨髓[3].
以中焦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為基礎,借用上焦肺氣的宣散之力及下焦腎氣溫化之勁,由身體內心部位向外源源不斷行進,以彌散狀態充斥于人身肌腠之間而成為衛氣。衛氣作為人體的最外層防御體,脾胃所化之氣必會先充養衛氣,助衛氣驅逐、防御人體外界環境中的雜亂邪氣。衛氣盛壯,則其溫煦、固護、抗邪、制衡等能力增強,外界邪氣侵襲人體就不會輕易致病。
胃氣盛,則衛氣靠著來自脾胃化生的源源不斷的精微充養才會充盛,人體的整個衛氣層才會趨于圓滿無缺,衛氣才能發揮完整的功能,從而充分保證人體不受外邪侵襲。因衛氣無時不刻在與外界環境中的各種邪氣作斗爭,而衛氣護于人身最外層。因此,邪氣來犯,衛氣首當其沖,斗爭的同時首先消耗的是大量的衛氣。若胃氣虛,化生的精微之氣不能夠隨時補充衛氣,如此,衛氣某薄弱部分必然成為邪氣所侵襲的肇端,則外邪由此部位而侵入人體,百病由生。
1. 1. 2胃氣鼓動衛氣 脾胃之氣化生諸氣,必以先化生的氣去填補五臟六腑、氣血精津中某一虛者。若是平人,機體則取其首先化生的精微之氣去填充衛氣。只因衛氣為人體最強大的外層防御體,而人身又處于邪氣爆滿的大自然環境中,須時時刻刻與外界邪氣做著劇烈的斗爭、防御著邪氣而保衛著機體。
衛氣借著脾胃托升之力,由內而外逐漸趨向肌表,均勻地布散于整個人體淺表層,形成一個強大有力的防御屏障。衛氣由內向外的趨向力也就直接影響著衛氣的盛滿及功能的完善與否,而衛氣的趨向力也主要由脾胃的托升鼓動之力提供。胃氣強盛則脾胃的升托、鼓動之力即強,衛氣的諸多功能隨之增強。脾有托升之力,胃亦有托升之力。脾善托升氣血中輕清用能的部分,胃善鼓動氣血中沉濁涵養的部分。衛氣依靠脾與胃的雙重托升鼓動之力攜著氣血向衛表行進,就如同糧草大軍為邊防守軍輸送物資?!秱摗け嫣柌∶}證并治》:“……服已須臾,啜熱稀粥一升余,以助藥力”,即是脾胃之氣鼓動附有溫熱之氣的氣血趨向于表,使所附之熱助衛氣以驅寒邪同時又溫養肌表。
1. 2衛氣對機體的影響以及對抗疾病的作用
衛氣具有溫煦皮膚、腠理、肌肉,司汗孔開闔、護衛肌表、抗御外邪、潤澤皮毛等功能?!饵S帝內經·靈樞·本臟》“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闔者也……衛氣和則分肉解利,皮膚調柔,腠理致密矣”.若無衛氣的溫煦之功,肌膚腠理受寒,寒邪留滯而成痹,痹則氣血不通生百??; 若無衛氣的固護防御,體內諸氣直接外散,體外諸邪直中于內,人則頃刻斃命,即《內經》“出入廢則神機化滅”; 若無衛氣之抵抗,六淫之邪等諸多病邪一旦著于體表而不能去,皮肉受損,衛氣當傷,衛氣漸失依托而不能完全,諸病由表而生……
《醫宗金鑒·太陽上篇》上提到:“凡外因百病之襲人,必先于表,表氣壯,則衛固營守,邪由何入?”一旦衛氣虧虛,衛外功能失常,則外邪乘機侵犯人體。正如《靈樞》中提到:“衛氣者,陽氣也,衛外而為固者也,陽氣不固,則衛氣失常,而邪從衛入,乃生疾病?!痹谟型鈦硇皻馊肭秩梭w時,衛氣作為人體最外層正氣,為機體提供著非常強大的防御及保護作用。正是由于胃氣能化生衛氣、能鼓動衛氣,才使得衛氣雖時時消耗卻依然得以保全。也只有脾胃之氣本身強盛,才能保證胃氣化生、鼓動衛氣之力強盛,進而有強盛的衛氣來抵抗、防御外邪,機體在衛氣正常的保衛下才能營運不息。
2胃氣與營氣的關系對機體的影響以及對抗疾病的作用
2. 1胃氣對營氣的作用及其之間的關系
營氣由脾胃運化的水谷精微中精專部分所化生,行于脈中,其性滋潤柔和?!鹅`樞·營衛生會第十八》:“人受氣于谷,谷入于胃,……營出中焦?!薄鹅`樞·營氣》:“營氣之道,內谷為寶,谷入于胃,乃傳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專者,行于經隧,常營無已,終而復始,是謂天地之紀?!薄鹅`樞·營衛生會》:“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脈,乃化而為血,以奉生身,莫貴于此,故獨得行于經隧,命曰營氣?!睜I氣能夠生化運行不休,是由于飲食入于胃,脾胃化生精微,不斷補充的結果[4].營氣依靠水谷精微不斷化生才能得到充養,足夠的充養才會使其氣完備,營氣的完備才能令其發揮正常的生理功能。
2. 2營氣對機體的影響以及對抗疾病的作用
營氣是行于脈中而具有滋潤濡養作用的氣,恰如《靈樞·邪客》所言:“榮氣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脈,化以為血,以榮四末,內注五臟六腑?!睜I氣常與衛氣并行,營行脈中,衛行脈外,營氣、衛氣同等重要,二者的調和影響機體陰陽平衡,共同維持著人體的健康狀態[5].營氣虧少,在外使得營衛不和,在內導致滋潤濡養不夠而致臟腑陰陽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