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放療技術和放療設備的日益更新,精確放療在腫瘤的綜合治療過程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放療患者的體位固定直接影響著放療效果。胸腹部腫瘤由于容易受到呼吸運動的影響,擺位誤差較大[1].尤其是腹盆部腫瘤受到呼吸動度、皮下脂肪、皮膚牽拉(松弛)和憋尿多少等因素的影響,放療中的擺位誤差影響較大[2].擺位誤差會導致劑量分布的變化,從而導致腫瘤局部控制率的降低和正常組織并發癥的增加。與傳統的常規放療相比,擺位誤差對精確放療的影響更大,因此使用良好的固定裝置來減少擺位誤差,保證精確放療的質量成為必要[3].隨著影像引導放射治療(image guided radiotherapy,IGRT)的普及,錐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的廣泛應用,為更好的進行放射治療質量控制提供了保證[4] .腹盆部腫瘤患者常用的固定器械為真空墊、熱塑體膜和碳纖維腹板等。本研究針對這3種固定方式,以CBCT在線配準誤差為依據進行對比分析,旨在研究不同固定方式的優劣,為臨床醫生提供一定的參考。
1對象與方法
1.1病例選擇及一般資料
選取2013-09-01-2014-03-31山東省腫瘤醫院放療科收治的需要進行精確放療的盆腔腫瘤患者45例,包括宮頸癌22例,直腸癌20例,前列腺癌3例。其中,男21例,女24例;年 齡38~82歲,中 位 年 齡57歲。按抽簽法隨機分成3組,每組15例,分別采用真空墊、熱塑體膜和碳纖維腹板固定技術進行定位和放療。3組患者性別、年齡和病情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
1.2設備
定位采用美國飛利浦16排大孔徑CT模擬定位機(Philips Brilliance Big Bore CT),固定裝置采用放療定位真空墊(深圳戈瑞醫療公司)、低溫熱塑體膜和碳纖維腹板(美國CIVCO公司),恒溫水浴箱。放療設備為美國VARIAN公司生產的具有圖像引導功能的Trilogy直線加速器。
1.3定位方法
1.3.1 CT定位掃描
所有患者定位前先排空膀胱,1 000mL飲用水與60%泛影葡胺20mL混合,于定位前1h分2~3次口服,喝完后憋尿至定位結束。
1.3.2真空墊固定組
患者脫去上衣仰臥,褲子脫到真空墊下緣以下,平靜呼吸,雙手上舉,分握兩側床板把手,真空墊抽氣塑形,塑形后,讓患者坐起活動,以糾正初次塑形對體表的皮膚牽拉,以及由于患者緊張造成的局部間隙過大。激光燈標記擺位,CT定位掃描。
1.3.3熱塑體膜固定組
患者脫衣仰臥于體架上,頭下墊專用配套頭枕,呈舒適體位,恒溫水箱熱水(60~65℃)軟化體膜至透明,取出吸去過多水珠,將其均勻平鋪于患者體部,覆蓋劍突至股骨中上段,使用提供的夾具扣好兩側扣槽,按下臍部凹陷。囑患者勿動,防止身體扭曲,體膜變形,待體膜冷卻后松解扣槽壓板,取下體膜,擦干皮膚及體膜水分,重新扣上,在體膜上下兩端及標記孔處相對應的皮膚上做好標記,采用體表體膜雙十字定位掃描。
1.3.4腹板固定組
患者俯臥于碳纖維腹板上,雙臂上舉抱枕,調整位置,使下腹位于腹托內,呈舒適體位,在患者背部(腰骶部)劃線定位掃描。
1.4放療前圖像獲取和數據采集
將3組CT定位圖像通過網絡系統傳輸至VARI-AN Eclipse 8.6Version TPS,由放療醫師勾畫靶區,放療物理師制作優化放療計劃,完成后傳輸至直線加速器準備放療。3組患者均在VARIAN Trilogy加速器放療,放療前的準備條件與定位時一致(注意等量飲水憋尿),放療技術員按放療計劃進行擺位,然后采集CBCT圖像,并進行在線自動配準(CBCT與計劃CT以骨性標志配準),得到3個方向(X為左右方向;Y為頭腳方向;Z為腹背方向)擺位誤差,記錄數據,糾正誤差后進行放療(圖1)。每組患者取前3次以及以后每周1次的擺位誤差均值用于統計分析。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進行統計分析,誤差比較以x-±s表示,計量資料行單項方差分析和LSD多重比較。檢驗水準α=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