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癌與癌前病變主要由人類乳頭瘤病毒 \\(HPV\\) 感染所致 , 尤其以高危型 HPV 持續感染為甚。據統計 , 全球每年新發病 50 萬宮頸癌 , 在所有癌癥比例中占 5%, 其中至少有 20萬致死 , 死亡率高達 40%[1], 且這一比例在發展中國家更高。
中國每年新發病例 13 萬左右 , 死亡率高居所有癌癥之首[2]。
本文以 940 例宮頸癌篩查人群為研究對象 , 同時以病理組織活檢診斷結果為參照 , 研究陰道鏡在宮頸癌篩查中的應用價值?,F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一般資料選取 2012 年 8 月 ~2014 年 8 月本院收治的行宮頸癌篩查的 940 例患者 , 入組體檢人員初步篩查均伴有盧戈氏陰性 , 遂實施陰道鏡檢 , 其中 224 陰道鏡檢圖像異?;颊咝胁±斫M織活檢?;颊吣挲g 34~66 歲 , 平均年齡 \\(46.8±3.4\\) 歲。
1. 2方法本次所用檢測儀器為寶興 BX-8100 型數碼電子陰道鏡 \\( 國產 \\), 并通過計算機系統對患者資料以及影像圖片采取一體化管理。檢測前應嚴格查對陰道鏡檢相關適應證 ,受檢對象均屬于無癥狀人群 , 接受檢查前 3 d 告知受檢人員嚴禁陰道內上藥、沖洗 , 同時應嚴禁夫妻性生活。鏡檢前常規采取陰道分泌物樣本并將其檢測 , 評估受檢者陰道清潔度、滴蟲、線索細胞以及念珠菌等感染情況 , 同時做宮頸刮片 , 排除患有下生殖道急性炎癥者。陰道鏡檢方法如下 :由宮頸疾病??浦髦吾t師負責陰道鏡檢查操作 , 使用窺陰器使受檢者宮頸暴露 , 將宮頸表面黏液和分泌物輕輕拭去 , 初步觀察后常規攝片 , 在宮頸表面涂抹 4% 冰醋酸 , 并對鱗狀上皮、柱狀上皮和移行區予以細致觀察 , 涂醋后分別于 1、2、3 min 時依次攝片或出現明顯變化時攝片 , 在宮頸上涂抹復方碘液后常規攝片。對于陰道鏡圖像明顯異常者實施病理組織活檢 , 于病變程度最嚴重處取 3~4 塊病理組織 , 分瓶置放 ,并以福爾馬林液固定后進行病理檢查。陰道鏡圖像名次分類遵循中國癌癥基金培訓相關標準執行[3]。
1. 3統計學方法采用 SPSS16.0 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 \\(x-±s\\) 表示 , 采用t檢驗 ;計數資料以率 \\(%\\) 表示 , 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陰道鏡檢結果入組 940 例患者中 224 例陰道鏡檢為異常圖像 , 異常率為 23.8%。其中 22 例為慢性宮頸炎 , 占9.8% ;14 例為宮頸濕疣 , 占 6.3% ;106 例為 HPV 感染 , 占47.3%;71 例為不典型增生 , 占 31.7%;另有 11 例為可疑癌 ,占 4.9%。
2. 2病理組織活檢結果病理組織活檢結果證實 10 例為宮頸炎, 占4.5%;98例為HPV感染, 占43.8%;15例為宮頸濕疣,占 6.7% ;6 例為原位癌 , 占 2.7% ;浸潤癌 5 例 , 占 2.2%。
2. 3細胞學診斷70 例為 CIN Ⅰ級 ;占 31.3% ;12 例為CIN Ⅱ級 , 占 5.4% ;8 例為 CIN Ⅲ級 , 占 3.6%。
2. 4病理組織活檢結果與陰道鏡檢結果本次研究中 , 陰道鏡檢結果提示有 11 例為可疑癌 , 病理組織活檢結果證實為原位癌 6 例 , 浸潤癌 5 例 , 二者診斷符合率高達 100%。陰道鏡檢提示 HPV 感染者為 106 例 , 而組織學檢測結果提示為98例, 診斷符合率為92.5%, 兩者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此外 , 陰道鏡檢提示宮頸濕疣 14 例 , 而組織學檢測真實為宮頸濕疣者為 15 例 , 診斷符合率為 93.3%\\(P>0.05\\)。
3 討論
在婦科臨床各類疾病中, 子宮頸病變是最為常見的一種,近年來其發病率逐年升高 , 子宮頸病變若未得到良好治療與控制 , 則病情會持續進展 , 直至宮頸癌[4]。作為發展中國家女性群體易患惡性腫瘤中最為常見的一種 , 宮頸癌及其癌前病變是現階段唯一一種可早期明確診斷的惡性婦科腫瘤 , 臨床研究已證實 HPV 感染是宮頸癌發病主要原因[5]。就宮頸癌病理演變而言 , 其癌前病變階段持續時間相對較長 , 所以早期檢查子宮病變患者并明確診斷有利于降低宮頸癌發生率。臨床在宮頸癌防治工作中始終將早期診斷宮頸上皮內瘤變并給予相應治療作為關鍵環節?,F階段宮頸上皮內瘤變臨床診斷方法相對較多 , 其中較為常見的防癌普查手段如宮頸液基超薄細胞技術檢查 \\(TCT\\) 簡便可靠、患者無痛苦且不依賴于特殊設備 , 但由于其受到刮片部位、醫師技術水平等各類因素影響而導致宮頸癌早期篩查工作易出現漏診現象。而陰道鏡檢具有較高的陰性預測值以及敏感性 , 在宮頸上皮內瘤變臨床診斷中得到廣泛應用[6], 其能夠觀察醋酸染色或者放大后的外陰、陰道以及宮頸病變部位 , 評估其表面血管以及上皮形態 , 進而對病變性質做出初步判斷 , 還可對病變最嚴重處活檢取樣確診。
臨床研究表明 , 陰道鏡是宮頸病變篩查極具價值的一種檢測方法[7], 與宮頸防癌涂片相比 , 陰道鏡檢用于宮頸病變診斷效果明顯更優。本次研究對 940 例患者行宮頸癌篩查 ,結果發現 , 224 例陰道鏡診斷為異常圖像 , 并進行病理組織活檢 ;活檢結果證實 10 例為宮頸炎 , 98 例為 HPV 感染 , 15例為宮頸濕疣 , 70 例為 CIN Ⅰ級 , 12 例為 CIN Ⅱ級 , 8 例為CIN Ⅲ級 , 6 例為原位癌 , 浸潤癌 5 例。此外 , 陰道鏡檢結果提示有11例為可疑癌, 病理組織活檢結果證實為原位癌6例,浸潤癌 5 例 , 二者診斷符合率為 100%。陰道鏡檢提示 HPV感染者為 106 例 , 而組織學檢測結果提示為 98 例 , 診斷符合率為 92.5%,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 與孫笑非等[8]報道相符 , 提示陰道鏡用于宮頸癌篩查具有較高的檢出率。但臨床實踐表明 , 陰道鏡檢同樣會受到出血、嚴重炎癥反應、醫師工作經驗與熟練程度不足、宮頸轉化區暴露不理想等諸多因素影響 , 易出現漏診 , 因此臨床應多加注意。
綜上所述 , 在宮頸癌篩查過程中應用陰道鏡可有效提高癌前病變以及早期宮頸癌檢出率 , 其對于現階段宮頸癌免費篩查中所廣泛應用的宮頸刮片技術是極為有效的補充 , 有利于降低臨床漏診率 , 從而提高篩查質量。
參 考 文 獻
[1] 彭敏, 王夷黎, 周東華, 等.陰道鏡在宮頸癌篩查中的應用探討.中外醫學研究 , 2011, 9\\(13\\):110-111.
[2] 伍軍平 , 羅新 , 吳小花 . 宮頸癌篩查 8463 例結果分析 . 中華婦幼臨床醫學雜志 \\( 電子版 \\), 2011, 7\\(3\\):197-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