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發病率及死亡率逐年增高,嚴重危害人類健康和壽限。根據2013年中國心血管病報告顯示[1],心血管病死亡是城鄉居民死亡最常見的原因,農村為38.7%,城市為41.1%;全國心血管病總死亡率從2004年的240.03/10萬升至2010年的268.92/10萬,其中缺血性心臟病死亡率每年上升幅度為5.05%.冠心病是主要的缺血性心臟病,目前一致認為冠心病的主要危險因素有高血壓、吸煙、糖代謝異常、血脂異常、早發冠心病家族史、年齡、超重和肥胖等[2,3].除年齡、性別、家族史外,其他危險因素可以通過環境、飲食調整及運動等行為方式干預等得到有效控制,從而降低冠心病的發生率及死亡率。為此,本文回顧性分析經冠脈造影確診的冠心病患者病例特點及與其嚴重程度相關的危險因素,旨在為臨床防治冠心病提供理論依據。
1資料與方法
1.1研究人群本研究選取324例于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間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心內科行冠脈造影者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冠脈造影的結果將研究對象分為冠心病組(n=234)及非冠心病組(n=90)。冠心病 組 患 者 疾 病 排 除 標 準:①風 濕 性 心 臟病、先天性心臟病、心肌病、心肌炎等;②病 毒 性 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藥物所致肝炎等;③腎炎綜合征、腎病綜合征引起腎功能異常;④嚴重的感染;⑤免疫系統疾病、結締組織疾??;⑥惡性腫瘤患者。
1.2研究方法
1.2.1臨床數據收集對所有研究對象記錄年齡、性別,并詳細詢問高血壓病、糖尿病、吸煙、家族早發心臟病、高脂血癥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病史。
1.2.2診斷標準①高血壓病定義為收縮壓≥140mmHg(1 mmHg=0.133kPa)和(或)舒張壓≥90mmHg,并且排除繼發性高血壓因素。②2型 糖 尿病診斷標準為空腹血糖≥7.0mmol/L,或隨機血糖大于11.1mmol/L,并且在另外一天重復試驗,或葡萄糖耐量試驗2h血糖≥11.1mmol/L.③吸煙指每天至少吸1支,并且連續吸煙年限>1年,現在仍在吸煙或者入選本項研究時戒煙時間不足半年者。④血脂異常指膽固醇(TC)≥5.72 mmol/L和(或)甘油三酯(TG)≥1.70 mmol/L(或)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3.64mmol/L.⑤家族史是指患者一級親屬中男性65歲以下,女性55歲以下患有冠心病。⑥冠脈造影及冠脈積分:所有冠心病患者均行冠脈造影,冠脈造影記錄由兩位介入醫師各自獨立作出診斷,如結果相差較大則由第三名介入醫師作出分析。冠脈造影檢查結果診斷冠心病的標準為主要血管包括左主干(left main,LM)、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artery,LAD)、左 回 旋 支(left circumflex artery,LCX)、右 冠 狀 動 脈(rightcoronaryartery,RCA),以上任一支血管病變狹窄≥50%,可診斷為冠心病。非冠心病定義:冠脈造影結果示以上主要血管狹窄<50%.冠脈病變嚴重程度評價采用Gensini積 分[4]:冠 脈 病 變 處 狹 窄 程 度 為1%-25%記 為1分,26%-50%記 為2分,51%-75%記為4分,76%-90%記 為8分,91%-99%記 為16分,100%記為32分;狹窄部位左主干記為5分,左前降支近端,左回旋支近端記為2.5分,左前降段中段記為1.5分,左回旋支遠端、右冠狀動脈近端、右冠脈中段、右冠脈遠段、第一對角支、后降支、鈍緣支均記為1分,左室后支、第二對角支等小分支記0.5分。每處病變的積分=狹窄程度評分×病變部位評分,每位患者的積分為每處病變積分的總和。
1.2.3生化指標的檢測所有患者在禁食10h后于休息狀態下抽取靜脈血2ml,用五分類細胞計數儀檢 測 白 細 胞(WBC)、紅 細 胞(RBC)、血 紅 蛋 白(HGB)、血小板(PLT)、中性粒細胞比例(N%)、淋巴細胞比例(L%)、用日立公司的7600全自動生化分析 儀 檢 測 肝 腎 功 能 包 括 丙 氨 酸 氨 基 轉 移 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γ-谷氨酰轉肽酶(GGT)、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載脂蛋白A1(apoA1)、載脂蛋白B(apoB)、脂蛋白a、尿酸(UA)、尿素氮(BUN)、肌酐(CREA)。
1.3統計學方法所有統計分析過程均使用SPSS19.0軟件完成。計數資料組間 構 成比的比 較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以珔x±s表示,兩組間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應用logistic回歸分析冠心病危險因素。以Gensini積分為因變量,線性回歸分析與冠心病嚴重程度相關的危險因素。
2結果
2.1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冠心病組的男性、有吸煙史、早發家族冠心病史、高血壓史、糖尿病史所占比列均高于非冠心病組,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冠心病組WBC、L%、N%、NLR、PLR、ALT、AST、TG、HDL-C、apoA1、BUN、Cr、UA均顯著高于非冠心病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冠心病組Gensini積分明顯高于非冠心病組。具體見表1.
2.2冠心病的相關危險分析將冠心病作為自變量,男性、吸煙史、高血壓 病史、糖尿病病史、WBC、NLR、PLR、ALT、AST、GGT、肌 酐、尿 酸、HDL、LDL、TC、TG、apoA1、apoB等作為因變量納入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提示高血壓、糖尿病、AST升高、NLR高、高尿酸血癥是冠心病患者的獨立危險因素。具體見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