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皮環切術是臨床中小兒常見的手術 , 患兒年齡小 , 對手術存在恐懼感 , 容易產生緊張、焦慮、躁動等情緒 , 不能配合局部麻醉或區域阻滯麻醉, 常需在全身麻醉下施行手術。包皮環切術手術時間短 , 因此要求麻醉蘇醒迅速平穩 , 術后并發癥少。七氟醚誘導、蘇醒快 , 無特殊氣味 , 無呼吸道刺激性 ;異丙酚起效快 , 持續輸注后無蓄積 , 蘇醒迅速而完全。本研究擬比較七氟醚麻醉與異丙酚復合麻醉的效果 , 為小兒包皮環切術麻醉方法提供參考?,F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 1一般資料擇期擬行包皮環切術患兒 40 例 , 性別不限 ,年齡 6~11 歲 , 體重 24~45 kg, ASA Ⅰ級 , 近期無上呼吸道感染史。隨機分為七氟醚組 \\(Ⅰ組 \\) 和異丙酚組 \\(Ⅱ組 \\), 各 20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 具有可比性。
1. 2麻醉方法患兒術前禁食 8 h, 禁飲 4 h, 術前 30 min 肌內注射阿托品 0.01 mg/kg。入室后常規連續監測心電圖、心率、平均動脈壓和脈搏血氧飽和度 , 開放上肢液路。Ⅰ組靜脈注射芬太尼 3 μg/kg, 吸入 6% 七氟醚 4 L/min 完成誘導插入喉罩 , 術中 2%~3.5% 七氟醚維持麻醉 ;Ⅱ組靜脈注射芬太尼 3μg/kg, 異丙酚 3 mg/kg 完成誘導插入喉罩 , 術中靜脈輸注異丙酚 3~8 mg/\\(kg·h\\) 復合瑞芬太尼 0.1~0.4 μg/\\(kg·min\\) 調節其輸注速度維持麻醉。插入喉罩后行機械通氣設置呼吸參數潮氣量\\(VT\\) 8~10 ml/kg, 呼吸頻率12~16次/min, 吸呼比1∶1.5~2,維持呼氣末二氧化碳分壓 \\(PETCO2\\) 在 35~45 mm Hg\\(1 mm Hg=0.133 kPa\\), 均采用 Aspect-1000 監測腦電雙頻指數 \\(bispectralindex, BIS\\), 使 BIS 維持在 45~60。于手術結束時停止麻醉 ,待患兒自主呼吸恢復時拔除喉罩 , 進入 PACU 繼續監護。
1. 3觀察指標記錄兩組一次喉罩置入成功率、手術時間、拔管時間、PACU 停留時間、PACU 期間記錄躁動發生情況以及術后惡心嘔吐發生率 , 采用 PAED 評價躁動程度。
PAED 評價標準如下 :服從指令并可交流 ;行動具有目的性 ;關注周圍環境 ;不安寧 ;哭鬧無法被安撫。每項分為5個等級, 前三項依次為無\\(4分\\), 差\\(3分\\), 良\\(2分\\), 好\\(1分\\),極好\\(0分\\);后兩項依次為極重\\(4分\\), 重\\(3分\\), 中\\(2分\\), 輕\\(1分 \\), 無 \\(0 分 \\), 取分值總和為 PAED 評分 , 分數越高蘇醒期躁動的程度越重。
1. 4統計學方法應用 SPSS13.0 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 \\(x-±s\\) 表示 ,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 \\(%\\)表示 , 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 1兩組患兒年齡、體重、一次喉罩置入成功率、手術時間及拔管時間比較 ,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 1。
2. 2與Ⅰ組相比 , Ⅱ組 PAED 評分低 , 躁動發生率低 , PACU停留時間短 , 惡心嘔吐發生率低 ,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 2。
3討論
本研究結果顯示七氟醚誘導與異丙酚誘導兩組一次喉罩置入成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 兩種方法均可在未使用肌松劑的情況下完成小兒包皮環切術的麻醉誘導。兩組術后拔管時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 因為異丙酚起效迅速 , 即時輸注半衰期短 , 蘇醒完全 ;七氟醚的血氣分配系數 0.63, 其麻醉誘導與蘇醒迅速 , 可控性強。本研究顯示七氟醚組患兒蘇醒期間躁動發生率高。Weldn 等[1]研究也表明七氟醚麻醉后患兒蘇醒期躁動發生率高。蘇醒期躁動是麻醉蘇醒期的一種不恰當行為 , 患兒可出現肢體的無意識動作、掙扎、語無倫次、無理性言語、哭喊等 , 可造成意外傷害 , 影響手術效果和術后恢復。七氟醚麻醉術后躁動的機制也不十分明確。有研究表明 :全身麻醉藥物對中樞神經系統的抑制程度不同 , 患兒意識恢復但覺醒激活系統高級中樞的功能仍未完全恢復 ,這種功能完整性的缺失可能引起躁動[2]。異丙酚組患兒在PACU 停留時間短 , 躁動發生率明顯降低 , 患兒蘇醒質量好。
有研究表明 , 異丙酚抑制 γ- 氨基丁酸受體 , 降低興奮性神經遞質的釋放 , 而瑞芬太尼做為超短效阿片受體激動藥 , 同時具有鎮靜作用 , 但不影響 BIS 結果[3]。異丙酚組患兒術后惡心嘔吐發生率低于七氟醚組 , 可能與異丙酚的鎮吐作用有關[4]。Gupta 等[5]研究表明 , 七氟醚麻醉后惡心嘔吐的發生率明顯高于異丙酚。綜上所述 , 異丙酚復合麻醉用于小兒包皮環切術 , 麻醉平穩 , 術后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低。
參 考 文 獻
[1] Weldn BC, Bell M, Craddock T. The effect of caudal analgesia onemergence agitation in children after sevoflurane versus halothaneanesthesia. Anesth Analg, 2004, 98\\(2\\):321-326.
[2] Cohen IT, Finkel JC, Hannallah RS, et al. Rapid emergence doesnot explain agitation following sevoflurane anaesthesia in infantsand children: a comparison with propofol. Paediatr Anaesth, 2003,13\\(1\\):63-67.
[3] 張艷 , 皋源 , 杭燕南 . 瑞芬太尼用于危重病人的鎮痛與鎮靜 . 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 , 2007, 26\\(12\\):939-942.
[4] Visser K, Hassink EA, Bonsel GJ, et al. Randomized controlledtrial of 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 with propofol versus inhalationanesthesia with isoflurane-nitrous oxide: postoperative nausea withvomiting and economic analysia. Anesthsiology, 2001, 95\\(3\\):616.
[5] Gupta A, Stierer T, Zuckerman R, et al. Comparison of recoveryprofile after ambulatory anesthesia with propofol, isoflurane,sevoflurane and desflurane:a systematic review. Anesth Analg, 2004,98\\(3\\):632-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