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屬于心內科常見病癥之一 , 在我國有著較高的發生率 , 80% 以上的患者需終生服用降壓藥 , 其易引發各種并發癥[1], 如腦卒中、冠心病、心律紊亂、心肌梗死、腎衰竭、心絞痛等 , 對人類健康具有嚴重危害[2].對社區高血壓患者 , 進行有效管理 , 可一定程度改善治療效果 , 本文對 2009 年 1 月 ~2014 年 1 月本院社區管理中的 102 例高血壓患者實行研究與探討 , 并對其中 51 例高血壓患者在基礎的療效上加以實行社區管理方式 , 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現將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 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 2009 年 1 月 ~2014 年 1 月收治的 102 例高血壓患者 , 按照高血壓診斷的標準 , 在未服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 , 舒張壓≥ 90 mm Hg(1 mm Hg=0.133 kPa) 或收縮壓≥ 140 mm Hg 確診。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 , 各 51例。研究組中男 30 例 , 女 21 例 , 年齡 42~77 歲 , 平均年齡(56.3±9.4) 歲 , 病程 2~14 年 , 平均病程 (10.2±1.2) 年 ;有 20例合并糖尿病 , 31 例合并高血脂 ;對照組中男 35 例 , 女 16例 , 年齡 41~76 歲 , 平均年齡 (55.4±9.2) 歲 , 病程 1~15 年 ,平均病程 (9.7±1.7) 年;25 例合并糖尿病 , 26 例合并高血脂。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 具有可比性。
1. 2方法 對照組患者到醫院門診并且給予慣例的血壓掌控措施進行治療 , 根據患者病情對癥給予藥物治療 , 并且叮囑患者定期到醫院進行復診 , 使得醫護人員對患者進行血壓的測量和調節藥品的劑量。研究組患者提供在對照組醫治措施基礎上加以使用社區管理的血壓掌控方法。
1. 3觀察指標 1 周后 , 對比統計兩組的血壓掌控效果、生活習慣好轉度以及醫療的滿意程度。采用自擬滿意度調查表與滿意程度數據進行統計和分析 , 分為非常滿意、基本滿意、效果一般、不滿意。滿分 100 分 , 非常滿意為 >90 分 ;基本滿意為 80~90 分 ;效果一般為 60~80 分 ;不滿意為 <60分。滿意度 =( 非常滿意 + 基本滿意 + 效果一般 )/ 總例數×100%.
1. 4統計學方法 采用 SPSS18.0 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 (%) 表示 , 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 1兩組患者血壓掌控的情況比較 對照組治療后的收縮壓為 (150.4±7.0)mm Hg, 舒張壓為 (90.8±5.3)mm Hg ;研究組治療后的收縮壓為 (126.7±8.5)mm Hg, 收縮壓為 (81.5±5.1)mm Hg,研究組的收縮壓與舒張壓優于對照組 ,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2兩組患者的滿意程度比較 對照組中滿意度評分 >60分 40 例 , 滿意度為 78.4% ;研究組滿意度評分 >60 分 48 例 ,滿意度為 94.1%.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3兩組患者生活習慣的好轉狀況比較 研究組對血壓控制使用社區管理的方式 , 大部分能對治療知識和血壓控制有著較好的了解 ( 只有 1 例患者了解較少 ), 但是對照組患者的了解程度明顯少于研究組 ( 有 8 例患者缺少必要的了解 ), 此外社區醫療人員對研究組患者實行了科學的指導 , 大部分患者開始養成少油少鹽 , 少酒戒煙的生活習慣 , 相對于對照組 ,得到了顯著改觀。
3討論。
高血壓可以分為繼發性與原發性兩種[3].由于高血壓引起的動脈壓增高 , 使得腦、血管、腎臟和心臟等器官的功能性與器質性發生改變 , 使之伴有全身性的疾病[4].
本文選取本社區收治的 102 例高血壓患者進行研究 , 其中 51 例患者到醫院門診處以及常規的方法進行醫治 , 另外51 例高血壓患者則在本社區接受常規的社區管理高血壓控制。社區的管理在正常的用藥情況下 , 經過負責的醫療人員對患者建立并且管理其健康檔案、做好在規定時間段的記錄和血壓測量、擬定健康計劃與宣傳健康的常識、對患者的心理進行疏通、對患者給予針對性且個性化的血壓控制醫療服務 , 和常規的控制醫治方式所對比 , 血壓指標能得到更有利的控制 , 使患者在治療效果上能更加滿意 , 從而提升滿意程度 , 患者和醫療人員的關系也可以得到改善 , 在此還可以使患者更為科學的了解高血壓以及認知有關的常識 , 日常的生活習慣也逐漸良好起來。
參 考 文 獻
[1] 姚松梅 . 高血壓社區管理對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效果觀察 . 中國初級衛生保健 , 2015, 29(2):34-35.
[2] 曾新穎 , 王麗敏 , 王臨虹 , 等 . 中國 35 歲以上高血壓患者社區管理的現狀研究 . 中華預防醫學雜志 , 2013, 47(11):1014-1019.
[3] 樊吉義 , 張桂萍 , 蔡軍 , 等 . 東湖區高血壓社區管理效果評估研究 . 現代預防醫學 , 2011, 38(22):4635-4636.
[4] 劉宇婷 , 杜亞平 . 高血壓社區管理研究的進展 . 中華全科醫學 ,2010, 8(4):486-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