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間隔缺損是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種類,室間隔缺損時心室內左向右分流使肺循環血流量增多,導致心室發生擴大及重構,從而導致心臟的舒縮功能障礙而發生心力衰竭。再者高速的分流可導致心內膜結構損傷而容易引起感染,產生感染性心內膜炎[1].室間隔缺損封堵術是常用治療措施。本文選擇本院收治的室間隔缺損患者,觀察實施封堵術后患者心室重構的改變情況?,F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31例室間隔缺損患者,均經體格檢查、超聲心動圖檢查確診。
所選患者的室間隔缺損直徑最小為3mm,最大為10mm,平均直徑(5.2±2.0)mm.男18例、女13例,年齡最小3.2歲,最大29歲,平均年齡(11.4±6.8)歲。上述患者中無需要外科手術治療的心血管畸形患者,同時排除合并有嚴重肺動脈高壓患者、合并有右向左分流的癥狀發紺患者、合并有心臟其他畸形患者。
1.2方法
1.2.1室間隔缺損封堵術所選患者麻醉成功后實施右側股動脈和股靜脈穿刺,置入豬尾巴導管,實施左心室及升主動脈造影,觀察并確定室間隔缺損的具體部位、缺損的直徑大小,同時觀察實施合并有主動脈瓣返流,而后根據觀察結果并建立股靜脈-右心室-室間隔缺損-左心室-股動脈的導絲軌道,從股靜脈開始,沿著導致軌道,把長鞘輸送到患者的左心室心尖部位,根據患者室間隔缺損的具體大小、缺損處的形態、缺損處和主動脈右冠瓣膜的具體距離大小來選擇封堵器,封堵器送入后釋放封堵器,封堵15min后,對患者心臟進行心臟超聲檢查,同時觀察左心室和升主動脈的造影檢查結果,確定封堵器所在位置及封堵器的形態,確定其所在位置和形態達到滿意狀態,沒有殘余分流,也不存在主動脈瓣返流,心電圖檢查結果提示沒有房室傳導阻滯存在,也沒有室內阻滯存在時,釋放封堵器。術后給予抗凝類藥物(肝素),劑量為100U/kg,術后給予阿司匹林腸溶片(江蘇平光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6317,批號:121104)口服,3~5mg/(kg·d),連續服用6個月。
1.2.2心臟超聲檢查所選患者均在術前3d進行經胸超聲心電圖檢查(超聲儀器由美國Hewlett-Packard公司生產,型號為Sonos5500)。在患者術后3d、3個月、6個月也分別實施上述經胸超聲心電圖檢查。所選的31例患者超聲檢查均在同一超聲檢查醫師完成,觀察患者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左心房內徑、右心室內徑改變情況,而后測量左室舒張末期容積。
1.3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本組患者術前3d的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左室舒張末期容積、左心房內徑、右心室內徑分別為(42.9±4.3)mm、(98.3±14.7)ml、(24.2±3.3)mm、(12.6±2.4)mm.術后3d的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左室舒張末期容積、左心房內徑、右心室內徑分別為(40.1±5.2)mm、(79.3±17.8)ml、(23.8±3.6)mm、(13.5±1.7)mm.術后3個月的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左室舒張末期容積、左心房內徑、右心室內徑分別為(39.2±4.1)mm、(67.5±11.6)ml、(21.1±2.4)mm、(12.3±2.5)mm.術后6個月的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左室舒張末期容積、左心房內徑、右心室內徑分別為(37.5±5.4)mm、(58.4±10.2)ml、(21.7±3.3)mm、(12.5±2.7)mm.
術后3d的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左室舒張末期容積、右心室內徑分別和術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3個月及6個月的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左室舒張末期容積、左心房內徑分別和術后3d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6個月的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左室舒張末期容積分別和術后3個月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室間隔缺損因為左心室向右心室分流而導致肺循環血流量增多,導致心室發生擴大及重構[2].本文中,術后3d的超聲心動圖檢查結果提示,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和左室舒張末期容積和術前相比,均有所減小,提示實施室間隔缺損封堵術后心臟內的血流動力學有所改變,由于左向右分流消失,肺循環血流量較治療前有所減少,左心室的容量負荷和治療前相比顯著降低,擴張的心室開始逐漸恢復[3,4].對患者進一步隨訪,超聲心動圖在術后3個月和術后6個月的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和左室舒張末期容積均在進一步降低,說明室間隔缺損患者術后的心室重構在逐漸改善。再者,本文結果還顯示,術后6個月的左心房內徑和術后3個月的左心房內徑相比,沒有顯示縮小,但術后3個月和術后6個月的左心房內徑均小于術前,說明左心房重構也得到改善,其中術后3個月最為顯著。結果顯示,右室內徑術后3個月和術后6個月分別和術前比較,沒有顯著改變。
綜上所述,對室間隔缺損患者行經導管室間隔缺損封堵術能夠有效地改善小型及中型的室間隔缺損患者的心室重構,能夠顯著改善患者左心室容量負荷,臨床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1]付松,周更須,于文文,等。不同類型膜周部室間隔缺損經皮介入封堵術的療效分析。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13,8(6):524-527.
[2]朱敏,周愛卿,高偉,等。室間隔缺損介入治療前后心電圖變化的探討。臨床兒科雜志,2010,7(5):469-471.
[3]陳陽,徐仲英。經導管室間隔缺損封堵術后房室傳導阻滯的危險因素。中國介入影像與治療學,2010,6(5):579-582.
[4]張玉順,代政學,李寰,等。室間隔缺損介入治療后并發三尖瓣返流原因的探討。心臟雜志,2005,3(2):16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