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年世界衛生組織調查報告,全世界已有超過5 億肥胖人群,且肥胖的增長速度顯著增加。肥胖易引起代謝紊亂,是 2 型糖尿病、冠心病、癌癥等多種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1].與男性相比,絕經前女性代謝紊亂發生較少[2-4],但絕經后肥胖、2 型糖尿病、冠心病等代謝疾病發生率顯著升高[5].研究顯示,雌激素替代治療可以明顯改善絕經后女性胰島素敏感性,降低 2 型糖尿病發生率[6-8].然而,雌激素的保護作用是通過減輕體重、從而改善代謝狀態,還是雌激素的直接保護效應,仍有待進一步闡明。本研究觀察了雌激素替代治療對小鼠胰島素敏感性的影響及其機制。
材料和方法
實驗動物及分組 6 周齡 C57BL/6J 雌性小鼠36 只,由北京華阜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清潔級標準飼養,采用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正常飲食組( NOR) 、正常飲食去卵巢組 ( NOR + OVX) 、正常飲食去卵巢雌激素替代組 ( NOR + OVX + E2) 、高脂飲食組 ( HF) 、高脂飲食去卵巢組 ( HF + OVX) 和高脂飲食去卵巢雌激素替代組 ( HF + OVX + E2) 6 組,每組 6 只。
動物模型建立 隨機選取 24 只 6 周齡小鼠腹腔注射 1%戊巴比妥鈉麻醉 ( 40 ~ 85 mg/kg 體重) ,行雙側卵巢切除術,另12 只小鼠麻醉后行假手術。卵巢切除術后5 d 起行陰道脫落細胞涂片,連續5 d 均未出現角化細胞為手術成功。之后將卵巢切除小鼠隨機分為兩組,一組給予高脂飲食 ( 45% 脂肪) ,另一組仍為正常飲食; 假手術小鼠分為兩組,分別給予高脂飲食和正常飲食。喂養20 周后,從卵巢切除小鼠中隨機選取 6 只高脂飲食小鼠和 6 只正常飲食小鼠,給予苯甲酸雌二醇 ( 天津金耀氨基酸有限公司) 替代治療( 5 μg/d,皮下注射) 20 d,其余小鼠給予等劑量橄欖油。每 3 d 監測并記錄 1 次體重。
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 小鼠禁食 4 h 后,給予0. 4 g / ml葡萄糖溶液 ( 0. 05 ml /10 g) 灌胃,尾靜脈取血 10 μl,時間依次為服糖前,糖負荷后 30、60、120 min,葡萄糖氧化酶法檢測血糖值,計算血糖曲線下面積。
高胰島素正常葡萄糖鉗夾試驗 1% 戊巴比妥鈉麻醉 ( 40 ~ 85 mg/kg 體重) ,行右側頸靜脈插管,一次性注入 50U/ml 肝素鈉溶液 0. 05 ml,使全身肝素化抗凝; 將小鼠固定于恒溫平板上,穩定 20 min; 人正規胰島素以 2 μl/min 速度持續輸注,使內源性胰島素分泌受到抑制; 每 5 ~ 10 min 尾靜脈取血,快速測血糖,根據血糖值調節葡萄糖輸注率,以保持小鼠血糖穩定在 ( 5. 5 ± 0. 5) mmol/L.當鉗夾進入穩定狀態,取鉗夾后 80 min 葡萄糖輸注率的均值。小鼠在鉗夾結束后斷頭處死,留取腹腔內臟脂肪,稱重。
瘦素、脂聯素、抵抗素測定 取小鼠血清,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試劑盒 ( ELISA,R&D,美國) ,按照試劑盒說明書操作步驟分別檢測血清瘦素、脂聯素、抵抗素。
統計學處理 采用 SPSS 17. 0 統計軟件,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誤表示,各組數據比較前先進行正態分布檢驗和方差齊性檢驗,符合正態分布和方差齊性時,多組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并進行兩兩比較; 不滿足時采用非參數檢驗; P <0. 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