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因此患者在疾病管理中扮演者主要角色,患者的健康狀況取決于自己管理疾病的情況[1].雖然目前沒有針對糖尿病治愈的方法,但諸多研究表明,強化控制血糖對預防和減少糖尿病的并發癥的發生與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重要作用[2]有學者指出“中國醫護人員和患者尚未真正意識到基礎胰島素的治療價值和優勢”.2型糖尿病基礎胰島素治療,對血糖的控制和減少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干預糖尿病患者基礎胰島素治療存在的不利因素,是提高2型糖尿病基礎胰島素治療療效的有效措施。
1 臨床資料
1.1 資料來源
2013年1月~2014年1月 ,本 院內分泌科 ,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48例,男38例,女10例,年齡32~59歲;48例均為初診, 所有患者空腹血糖>12mmol/L,bALcd >8.0% .48 例患者均給予優泌樂 (50R) 于早晚腹部皮下注射,每日2次,并依血糖監測結果,進行個體化調整注射劑量,6例患者加用非促泌劑口服降糖藥,醫師為其選擇療程為3月,并征得患者同意。2型糖尿病病程早期盡早使用胰島素進行強化治療,可以抑制多種毒性反應,如“脂多性”“糖毒性”等,有可能“喚醒”被抑制的B細胞功能,改變糖尿病并發癥的自然病程。 患者在基礎胰島素注射治療時,需醫師參與管理和患者自我管理,醫患二者合一形成規范基礎治療。 醫師對基礎胰島素治療時存在的問題及時干預解決, 才能得到預期目標?,F將提高2型糖尿病基礎胰島素治療效果體會總結如下。
1.2 提高療效做法
①主治醫師為患者量身定制正規科學的治療方案。在治療過程中,及時評估存在問題。主治醫師對所負責的患者,全程隨率為80%,未做到100%隨訪。這足以說明主治醫師對基礎胰島素治療的治療價值和優勢認識上存在不足;對患者的治療未足夠重視;患者主動定時回方主治醫師率70%,被動回訪者20%.48例在基礎治療過程中,20例患者不規范監測血糖或對監測結果不重視;20例患者不主動積極調整劑量(在3個月中未做劑量調整),8例雖做劑量調整,但存在使用劑量不足,空腹血糖不達標;16例在基礎治療時 ,不注重自我管理 ,即 飲食和運動的管理。②治療過程中的干預,做為主治醫師,學習本病最優治療方案,學習途徑有:查閱國內外優秀期刊,通過微博與上級醫院同行交流學習,或通過參加學說會議和網絡講座等途徑學習,提高對基礎胰島素治療的治療價值和優勢認識;同時樹立對患者全程負責的醫療服務理念,定期隨訪,或囑咐患者定時回訪,與患者在治療期間保持雙向聯系。對患者進行有效健康宣教,將血糖監測、劑量調整的重要性深入患者心底,提高患者主動定時監測血糖,主動向主治醫師匯報監測結果,以便醫師個體化調整使用劑量。向患者說明使用劑量對血糖的影響及高血糖或低血糖對身體的危害,要特別關注低血糖的發生,尤其注意無癥狀低血糖的存在。做好患者自我管理的干預及特別關注的問題如胰島素的正確注射及血糖監測,不可善自增加或減少使用劑量,調整劑量在醫師的指導下進行。做好心理疏導,向基礎胰島素治療的患者宣教,不要擔心胰島素上癮,使用胰島素不會產生依賴,胰島素并非是化學物質,而是人體自身分泌的一種生理激素。做好飲食和運動管理,為患者制定個體化的飲食方案,如早餐宜食用高能量飲食,晚餐宜食低能量飲食,總量限制。
選擇適宜的戶外運動,最還日行10000步。③對干預效果定期評價。主治醫師定期對每位患者基礎胰島素治療進行評估,對存在的問題予有效干預,并對干預后的效果擇時評價,評估內容包括空腹血糖值、糖化學紅蛋白等,再依據評估結果,重新調整醫囑,以保障空腹血糖在正常值范圍內。對問題的評估、 效果的評價一直延續到基礎胰島素治療結束。再為患者選擇最有個體化繼續治療方案:胰島素注射治療或口服降糖藥物治療。并繼續延續隨訪2年。
2 結果
38例患者胰島素基礎治療效果有效提高,空腹血糖控制在6mmol/L以下,8例空腹血糖控制不達標7mmol/L.2例 治療結束后 ,飲食控制和運動干預不用藥物即可保持血糖正常。
3 討論
提高主治醫師對基礎胰島素治療價值和優勢的認識,即選擇短期檢查胰島素治療,可能會快速穩定控制血糖,使胰島B細胞得到休息,顯著改善胰島B細胞功能的作用,它可能成為大到血糖控制目標值早期應用的一種選擇,而非長期口服藥物聯合治療失敗后的最終手段[3].提高患者基礎胰島素治療的依從性和規范性;積極調整劑量;監測血糖,是保障基礎胰島素治療療效和安全性的有效措施。
[參考文獻]
[1] 李青,李崢。影響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心理社會因素的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14,49(2):201-211.
[2] 許 雯 ,翁建平。新 診斷T2DM患者與胰島素強化治療[J].新 醫學 ,2008,39(7):4-5.
[3] 邢倩 ,白然 ,蔣召芹 ,等。短期胰島素泵強化治療對初診2性 糖尿病患者預后及胰島B細胞功能的影響[J].大連醫科大學學報,2012,34(3):274-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