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科手術麻醉術中氣道管理多用單肺通氣,肺隔離技術多采用雙腔支氣管內插管(double-lumen en-dotracheal tube,DLT),亦可用支氣管堵塞器(bron-chial blocker,BB).新型左主支氣管阻塞器(newtype left-bronchial-blocker,NTLBB)是在DLT和BB的技術基礎上國內研制的一種左肺阻隔聯合氣管導管,相關臨床應用研究報道較少。本研究在60例開胸手術患者中分別應用NTLBB和DLT,實現左肺隔離技術,通過觀察導管置入定位時間、開胸手術單肺通氣(one-lung ventilation,OLV)期間氣道峰壓(Ppeak)值變化、氣道損傷程度以及術后并發癥等指標,來比較其臨床應用的效果和安全性。
1 對象與方法
1.1 病例選擇及一般資料
2013-05-01-2013-10-30章丘市人民醫院選擇美國麻醉醫師協會(American Society of A nesthesiolo-gists,ASA)分級Ⅰ ~ Ⅱ級的限期開胸手術患者60例,分為NTLBB組(N組)和DLT組(D組),其中N組例數是臨床應用病例總例數,D組是在臨床應用病例中隨機選取30例作對照。年齡26~70歲,中位年齡56歲。身高154~176cm,平均169cm.所有手術均經左胸入路,手術種類包括食管癌切除43例、左側肺大泡切除12例、左肺葉切除5例。術前評估無困難氣道指征,無咽喉疼痛及聲音嘶啞癥狀,肺功能檢查正?;蜉p、中度肺通氣功能障礙。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通過,患者簽署知情同意協議書。
1.2 麻醉方法
入手術室開放上肢外周靜脈,常規連接心電監測,行橈動脈、頸內靜脈穿刺置管連續監測動脈壓和中心靜脈壓。硬膜外穿刺無禁忌患者常規選擇硬膜外復合全身 麻 醉,其 余 選 擇 全 身 麻 醉。硬 膜 外 藥 物 選 擇0.75%鹽 酸 羅 派 卡 因 (阿 斯 利 康 公 司,批 號:H20100105),加入生理鹽水稀釋至0.25%鹽酸羅派卡因?;颊邞?.25%鹽酸羅派卡因3mL確認硬膜外阻滯平面后行全身麻醉誘導,靜脈注射咪噠唑侖(江蘇恩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批號:20130531)0.025~0.03mg/kg,丙泊酚(廣東嘉博制藥有限公司,批號:130913-01)1.5~2mg/kg,維庫溴銨(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批號:121201.2)0.1 mg/kg,芬太尼(宜 昌 人 福 藥 業 有 限 責 任 公 司,批 號:1130615)4μg/kg,誘導滿意后行氣管插管。術中硬膜外腔間斷給予0.25%鹽酸羅派卡因、泵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宜昌人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批號:6130519),吸入七氟烷(上海恒瑞醫藥有限公司,批號:13111232),間斷應用維庫溴銨維持麻醉。機械通氣采用間歇正壓通氣(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潮氣量(tidal volume,VT)7~8mL/kg,呼吸頻13次/min,術中監測呼氣末二氧化碳分壓(end tidal carban diox-ide,PetCO2)來調整通氣參數。
1.3 插管方法
插管深度預測以身高170cm的患者導管距離門齒深度29cm為準,身高每增減10cm,導管深度相應增減1cm.所有插管操作均由同一個熟練的麻醉醫師一次成功完成.D組患者選擇DLT,采用常規方法插管、聽診法定位。
N組患者選擇NTLBB左肺阻隔聯合氣管導管(新型肺阻隔器械,發明專利號為201110163354.4,結構,臨床注冊檢驗已完成,注冊號:Y2013050902),前端涂抹利多卡因潤滑劑。
麻醉誘導成功后,喉鏡顯露聲門裂,將導管最前端的導引棒角度朝上插入聲門裂,導管前端斜口經過聲門裂后,左旋轉90°~100°平推入氣管,感覺稍有阻力時停止,檢查插管深度與預測值吻合,套囊充氣后,聽診法定位。
2組均在定位調整2次不成功時,纖維支氣管鏡(fibemptic bronchoscope,FOB)輔助定位。手術關胸前及拔管后均行FOB檢查,觀察氣管損傷。
1.4 觀察指標
測量導管置入定位時間。監測記錄雙肺通氣和OLV時Ppeak值的變化。氣道損傷評分參照文獻,FOB下見氣管和支氣管黏膜基本正常為0分,充血水腫為1分,糜爛為2分,出血為3分;每例進行分值累計,分值總和再除以病例數,得出氣道損傷評分。術后24h隨訪咽痛和聲音嘶啞發病率。
1.5 統計學方法
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正態分布)比較采用t檢驗,應用SPSS 11.0進行統計學分析。檢驗水準α=0.05.
2 結果
D組置入定位平均時間為(3.31±0.51)min,N組為(2.95±0.24)min,差 異 無 統 計 學 意 義,P=0.106 1.與雙肺通氣相比,2組OLV期間Ppeak均有升高,D組Ppeak升高率為(35.0±2.7)%,明顯高于N組的(18.0±1.2)%,P=0.010 08.N組氣道損傷評分為1.42,D組為2.48,N組較D組明顯降低,P=0.011 37.N組術后咽痛伴聲嘶發生率10%(3/30);D組為33%(10/30);N組明顯低于D組,P=0.012 14.D組咽痛發生率50%(15/30);N組為40%(12/30),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103.
3 討論
理想的OLV器械應滿足以下條件,能有效進行雙側肺隔離,OLV期間能保證足夠的通氣和氧合,操作簡單,并發癥少。雖然DLT在臨床上應用最為普遍,但DLT技術操作難度較大,導管放置和定位耗時較長,支氣管、聲帶和咽喉等受損害的并發癥較多.
近年來,支氣管封堵技術的發展越來越迅速,胸內手術中逐漸開始應用BB.但BB置入左側支氣管困難,盲插BB套囊定位成功率低,據報道成功率為50%~60%.需常規用FOB引導,且由于導管套囊為球形(高壓低容),可致阻塞不全及易從支氣管脫出,市場價格昂貴,是傳統DLT價格的3~4倍,這些因素限制了其在臨床上的廣泛應用。本研究使用的NTLBB是在DLT和BB技術的基礎上改進制作的一種新型肺阻隔器械。其具有以下優點。
1)具有彈性支撐管,此管延伸于主通氣導管,長5cm.正常成人左支氣管長度為5cm左右.其內裝有支氣管套囊充氣管、吸引供氧管和導引棒延伸段,軟硬程度參照支氣管阻塞導管的硬度,既可預防導管前端彎曲打折,又能支撐導管進入左主支氣管。
2)具有導引棒,此棒呈傾斜角度及參照人體左支氣管解剖的傾斜角度,使置入定位簡單、準確。
3)具有吸引供氧管,此管的位置在彈性支撐管與導引棒連接部,內徑2mm,可使左肺自然萎陷或通過吸引輔助萎陷,給手術操作提供一個良好的視野和操作空間。但其也有不能阻塞右主支氣管的局限性。
本研究結果顯示,2組患者在導管置入定位時間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但N組使用FOB輔助定位明顯少于D組,可能與NTLBB前端的彈性支撐管及導引棒有關。本研究結果顯示,與雙肺通氣相比,OLV期間Ppeak值升高率N組明顯低于D組,可能是NT-LBB的主通氣管腔相比同型號的DLT較粗有關。氣道阻力增加,則氣道峰壓升高,而氣道阻力與氣道直徑的4次方成反比.N組氣道損傷評分統計是1.42分,術后隨訪咽痛伴聲音嘶啞發病率為10%,明顯低于D組,可能與NTLBB的總外徑相對較細有關,外直徑(outside diameter,OD)為8.10~8.50.N組與D組咽痛發病率在40%~50%,與相關報道相似.
綜上所述,與DLT相比,NTLBB具有的優點是定位簡單準確,氣道損傷小、術后并發癥少,在開胸手術單肺通氣中可能具有較高的推廣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支修益.胸外科圍手術期氣道管理專家共識(2012年版)[J].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2013,20(3):251-255.
[2] 王昕,謬長虹.[J].上海醫學,2013,36(6):480-484.
[3] 鄒功勝,楊軍,馮增光.單肺通氣中應用支氣管封堵器與雙腔支氣管導管的比較[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2,28(6):557-559.
[4] 蔣京京,宋哲明,朱秋峰,等.Univent導管和雙腔支氣管導管用于單肺通氣的效果比較[J].實用醫學雜志,2009,25(12):1957-1959.
[5]McMullen MC,Girling LG,Graham MR,et al.Biologically varia-ble ventilation improvesoxygenation and respiratory mechanicsduring one 2lung Ventilation[J].Anesthesiology,2006,105(1):91-97.
[6] 賀定輝.支氣管封堵器在困難氣道患者中行單肺通氣的價值[J].廣東醫學,2010,31(16):2092-2093.
[7] 陳潔,王平,鐘泰迪.Univent管在單肺通氣中的應用[J].浙江醫學,2008,27(9):695-697.
[8]G Edward Morgan Jr.Maged S Mikhail,Michacl J Murray.摩根臨床麻醉學[M].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502.
[9] 陳順富,葉青山,樓靜芝.纖維支氣管鏡在引導支氣管阻塞器單肺通氣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內鏡雜志,2010,16(2):176-180.
[10]張志權,歐陽漢棟,林麗玲,等.coopdech管與雙腔管在開胸術的應用及對術后聲嘶喉痛的對比研究[J].廣東醫學,2010,31(9):1103-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