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針對結核病的治療方案中,化學藥物的使用是專家學者強調的重點,但是患者免疫功能的增強也不容忽視。臨床中,免疫療法長期以來未得到有效實施,隨著現代分子生物學發展,人們對肺結核的發生機制與免疫機制逐漸了解,免疫療法在結核病的治療中發揮著一定作用。肺結核患者一般體質較差,機體免疫力減退,復合諸多臟器疾病,在治療中癥狀改善不明顯,療程相對較長?;诖?,我院對 2013 年 4 月~2014 年 2 月收治的 52 例老年肺結核患者在常規抗癆的基礎上加用卡介苗素治療,取得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 2013 年 4 月~2014 年 2 月收治的老年肺結核患者 52 例,分為兩組。觀察組 26 例,男性 13 例,平均年齡(68.42±3.71)歲,平均病程(7.14±2.56)個月;女性 13 例,平均年齡(69.28±3.04)歲,平均病程(6.49±2.77)個月;初治患者 19例,復治患者 7 例。對照組 26 例,男性 14 例,平均年齡(67.19±3.08)歲,平均病程(6.41 ±2.03)個月;女性 12 例,平均年齡(68.47±3.91)歲,平均病程(6.13±2.64)個月;初治患者 18 例,復治患者 8 例。兩組患者病程、年齡等方面差異較小,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兩組均給予常規的化療方案進行規律抗癆,針對初治患者給予 2S(Z)HRZ/4HR 治療,針對復治患者結合藥敏結果與既往藥史選擇藥物,但是均含 DL473 或者 H、R,同類患者采用的藥物及用量相同。觀察組在接受規律抗癆的基礎上加用(國藥準字 S33020001,浙江萬馬藥業有限公司生產)卡介苗素肌注治療,3 次/周,0.5mg/次,1 個療程為 3 個月。
1.3 統計學方法:對本文所得實驗數據均采用 SPSS 1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檢驗,所得計量資料采用 t 檢驗,所得計數資料采用 X2檢驗,以 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經過治療,兩組患者病情均有所改善。觀察組主要癥狀的平均好轉時間(8.72±1.03)d,臨床癥狀全部消失的平均時間(21.63±3.19)d,菌陽患者的平均痰菌轉陰時間(46.23±3.61)d;對照組主要癥狀的平均好轉時間(14.69±1.84)d,臨床癥狀全部消失的平均時間(33.28±2.01)d,菌陽患者的平均痰菌轉陰時間(72.17±3.28)d。治療期間,觀察組發生不良反應 2 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 7.69%;對照組發生不良反應 7 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6.92%。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肺結核發生機制與機體免疫力與細菌致病性有關,臨床中的早期抗癆方法為對癥治療、休息、日光與營養支持,少部分患者可以自愈。若患者患上肺結核,其家庭成員中有人被感染,而有的成員不被感染,這就說明免疫功能于肺結核的防治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老年患者由于年邁體衰,癥狀嚴重,往往復合其他基礎疾病,其抗癆治療中采用合理的免疫增強劑尤為重要。
本研究中采用的卡介苗素與常規藥物相比主要有以下幾點優勢:療效確切,縮短療程。老年患者患病期間通常伴有胸悶、咯血、發熱等癥狀,并且存在支擴、慢支等合并癥。作為一種免疫調節劑,卡介苗素可以使巨噬細胞活性明顯增強,增加患者機體免疫功能,常用于感冒、哮喘、慢支等呼吸道疾病的防治中,同抗癆藥物聯用可發揮協同作用,標本兼治,盡快控制患者的主要癥狀。本研究中,觀察組主要癥狀好轉時間(8.72±1.03)d,相比對照組明顯縮短,臨床療效提高。減少不良反應。老年患者由于體質差,經常復治,使用的抗癆藥物劑量大,機體難以耐受,產生的不良反應多??ń槊缢卦诒M快控制主要癥狀的同時,可有效防治哮喘等癥,減少了應用退熱藥物或者平喘藥物,整體用藥量大大減少,副作用隨之減少。本研究中,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7.69%)相比對照組(26.92%)明顯較低有力地說明這一點。經濟安全,易于接受??ń槊缢匦Ч黠@,應用方便,而且無副作用,經濟安全,患者易于接受。由此表明,卡介苗素應用于老年肺結核治療效果顯著,安全有效,本研究結果與李丙喜等結論基本一致。因此,筆者建議,抗癆醫生應重視這一點,于臨床治療中合理聯用化療藥物與免疫藥物,使老年肺結核得到更為有效的治療。
參考文獻:
[1]賈麗宏.卡介苗素防治反復呼吸道感染 40 例[J].醫藥論壇雜志,2010,24(4):56-57.
[2]李丙喜.卡介苗素在老年肺結核治療中應用[J].醫藥論壇雜志,2010,25(19):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