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婦幼保健工作是社會公益事業,是基層衛生機構的重要任務之一,近年來,工布江達縣婦幼保健功夫你工作以來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按照上級部門部署,縣婦幼保健工作認真開展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實現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全面覆蓋,提升鄉鎮衛生院綜合服務能力,加快鄉鎮衛生院建設項目,加強村級衛生組織建設,強化婦幼保健工作等為重點,緊密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城鄉一體化建設繼續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和醫療服務體系,全面提高各個行政村衛生工作水平和婦幼保健工作水平。
1 加強婦幼保健管理,規范婦幼衛生技術服務
1.1加強婦幼保健機構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母嬰保健法律體系,加強培訓工作,規范技術服務,努力降低孕產婦死亡率和嬰兒死亡率。
2007年10月工布江達縣進行了"婦幼保健三網監測及婦幼年報"培訓,對各鄉鎮衛生院婦幼專干共計15人次,內容包括胎盤滯留,產后出血的原因及處理;婦產科"降消項目"三基考核模擬操作 (新生兒復蘇);婦幼保健新增年報表內容,時間"3+1"模式報表,母子體系保健及降消項目數據網絡直報系統,對孕產婦死亡評審要求上報數據準確及時。利用城鄉一體化建設契機抓好婦幼保健工作。進一步加強鄉村兩級婦幼保健知識培訓和建設,通過對全新9格鄉鎮保健人員對婦幼保健知識培訓探索出一條適應婦幼保健工作新思路。
1.2降低孕產婦及嬰兒死亡率??h婦幼保健辦堅持對孕婦進行圍產期保健知識的宣傳教育培訓,開展產前檢查,對高危孕婦實行專案跟蹤管理,建立健全孕產婦急救網絡,通過項目管理,培訓,借助專家駐點契機,提高基層助產人員技術能力,建立科學,規范,有效的干預措施,使孕產婦死亡率吉嬰兒死亡率得到有效的控制。工布江達縣2007年產婦總是為405人,活產數為312人,產前檢查率為41%,建卡率為77%,產前檢查人數為312人,產前檢查率為77%,農牧民住院分娩數為165人,住院分娩率為41%,新法接生人數為333人,新法接生率為82%,高危孕產婦為10人,高危孕產婦住院分娩率為10人,至今無孕產婦死亡病例,5歲以下及嬰幼兒死亡數為8人,死亡率為19%,死胎死產書為2人,0~7歲兒童數為3156人,其中建卡數為2215人,建卡率70%,體弱兒3人,6個月至3歲兒童維生素"A",應服1263人,實際投服為1255人,投服為99%.
2 切實落實疾病預防控制和婦幼保健措施
2.1加強重點傳染病的防治。加強結核病,乙型肝炎的防治,繼續推行現代結核病控制策略,繼續做好麻風病,性病防治工作。鞏固和擴大免疫規劃成果。推進預防接種規范化門診建設,保證接種質量和安全;完善和健全和健全預防接種制度,入學入托查驗證制度和流動兒童管理制度;認真組織實施擴大國家免疫規劃,逐步晚上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補償機制。
2.2加強城鎮和農村鄉鎮疾病預防控制工作。依靠社會和鄉鎮為平臺開展疾病綜合防空工作,以實施健康教育,開展創建無煙學校,醫院活動,繼續搞好各個行政村,社區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的試點。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為主要手段,積極探索有效的慢病防治模式,開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試點,繼續推進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腫瘤,精神病和牙病等慢性防治工作。
3 加強婦幼普查工作,提高人口素質
3.1做好婦女病普查普治工作,每年"三八"國際婦女節,我縣婦幼辦開展"關愛女性"婦女病普查活動,規范婦女病普查項目,以鄉鎮衛生院為平臺開展全面的婦女病普查工作,提高婦女病普查率。特別是加大婚前醫學檢查的宣傳教育力度,規范免費婚前醫學檢查服務內容,提高婚前醫學檢查服務質量,擴大婚檢覆蓋面。
3.2加強宣傳,開展宣傳與健康促進工作。全方位開展婦幼衛生宣傳及健康促進工作。利用健康專欄,宣傳單,保健咨詢等方式,開展廣泛的婦女兒童健康宣傳工作。在助產技術服務機構推行"以婦女為中心,家庭為最佳場所"的健康教育模式,對孕產婦進行孕產期保健,選擇正確的分娩方式等知識的宣傳教育;開展婦女保健知識的宣傳,預防意外傷害和合理營養為主的兒童保健知識宣傳。
4 認真做好各個鄉鎮衛生院的管理工作
4.1加強農村衛生技術和管理人員的培訓。認真組織實施預算內專項資金農村衛生人員培訓項目,為各個鄉鎮衛生院培訓醫師,急診急救衛生人員,開展鄉鎮衛生院長政策法規,衛生管理,衛生經濟學等知識培訓,提高農村衛生服務能力和管理水平。并加大投入專業人才穩定各行政村衛生技術服務隊伍。
4.2緊密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和城鄉一體化假設,提升各行政村衛生服務能力。制度和完善全縣社會主義新農村和城鄉一體化建設中農村衛生體系建設實施方案,確定具體目標和任務,將目標進行分解細化強化縣區衛生行政部門在農村衛生體系建設中的責任主體地位,強力督導縣區加快新農村和城鄉一體化建設的需求。
4.3進一步改革完善鄉鎮衛生院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整合農村衛生資源,推行縣,鄉,村三級衛生機構縱向合作,推進鄉村衛生組織一體化管理,開展鄉鎮衛生院收支兩條線管理和農村衛生機構業務合作試點工作。大力開展衛生下鄉,衛生支農,衛生扶貧等活動和實施縣醫院救治能力建設努力提高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療。救治水平和服務能力。
4.4深入開展"全國億萬農民建設促進行動"工作。大力都抓好組織落實,針對廣大農牧民群眾的實際需求編印相應的藏文文字宣傳品,擴大覆蓋面。醫院健康教育工作,以健康教育來促進醫院內部管理的提高,以健康教育來促進疾病預防和疾病控制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