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神經炎也稱貝爾麻痹或特發性面神經麻痹,主要是由于莖乳孔內的面神經非特異性炎癥所引起的周圍性面癱[1].本病可發生于任何年齡,多在春季和冬季發病,臨床分為 3期,1 ~7 d 為急性進展期,8 ~ 15 d 為靜止期,> 15 d 為恢復期[2].面神經炎急性期的治療尤為重要,若患者治療不及時或方法不正確,常遺留頑固的后遺癥,不僅嚴重影響容貌和面部功能,而且可影響患者工作和生活質量,給患者帶來極大痛苦。因此,該病早發現、早治療及選擇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是提高療效的關鍵。2010 年 10 月-2013 年 10 月,本院采用物理療法聯合神經節苷脂治療 60 例急性面神經炎患者,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 1 一般資料 選擇上述時期在本院就診的急性面神經炎患者 90 例,均符合面神經炎診斷標準[1],病程 < 7 d,單側發病,自愿接受相應治療。排除外傷性面神經損傷、中樞性面癱者,糖尿病性面神經病變所致的面癱者,繼發性面神經炎如腮腺炎或腮腺腫瘤、中耳炎以及后顱窩腫瘤所致的面神經炎者,孕婦、哺乳期婦女,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隨機分為 2 組: 治療組60 例,男33 例,女27 例; 年齡1 ~70 歲,平均34. 7 歲; 病程 5 h ~7 d,平均3. 2 d; 左側面癱 36 例,右側面癱 24 例; 面神經功能分級( H - B 分級)[3]Ⅱ級 3 例,Ⅲ級 10 例,Ⅳ級 13例,Ⅴ級 22 例,Ⅵ級 11 例。對照組 30 例,男 17 例,女 13 例;年齡 2 ~69 歲,平均 33. 9 歲; 病程 1 ~6 d,平均 3. 4 d; 左側面癱 19 例,右側面癱 11 例; 面神經功能分級Ⅱ級 2 例,Ⅲ級 5例,Ⅳ級7 例,Ⅴ級10 例,Ⅵ級6 例。2 組性別、年齡、病程、病情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 P 均 >0. 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抗炎、控制水腫、減少神經受壓、營養神經及抗病毒等常規治療。①抗炎: 地塞米松 10 mg 靜脈滴注,1 次/d,連用 5 d 后改為地塞米松 5 mg 靜脈滴注,1次/d,連用 5 d,之后改用潑尼松口服,2 周后逐漸減量至停用。②營養神經: 維生素 B120 mg、甲鈷胺片 0. 5 mg 均 3 次 / d口服,連服 8 周; 神經節苷脂 40 mg 加入 5% 葡萄糖液 250 mL中靜脈滴注,1 次/d,連續治療 10 d.③抗病毒: 阿昔洛韋片0. 2 g 5 次 / d 口服,連服 10 d.以上藥物治療兒童酌減。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物理治療: ①低功率氦 - 氖激光治療。采用上海產 LJL40 - HA 氦氖激光治療機,波長 632.8 nm的單色紅光,輸出功率 26 W,垂直照射患側乳突區、面頰區,照射距離 1 m,光斑直徑約8 cm,每區照射20 min,1 次/d,15 d為 1 個療程,療程間隔3 d.②超短波治療。采用汕頭產 DL -CⅡ五官超短波治療儀,頻率 40. 68 MHz,圓形電極片 2 個,直徑 8 cm,斜對置法,一極置于患側乳突區,一極置于患側面頰區,間隙 1 ~2 cm,無熱量 ~ 微熱量,1 次/d,15 d 為 1 個療程,療程間隔 3 d.③病程超過 2 周加用調制中頻電治療。采用北京產 K8832 - G 電腦中頻治療系統,使用內存治療周圍神經損傷處方,輸出中頻頻率 2 ~8 kHz,低頻調制頻率 10 ~100Hz,調制波為方波、指數波、三角波,調制方式為交調、斷調,硅橡膠圓形電極 2 個,直徑約 3 cm,襯濕絨布,一組一電極置于太陽穴,一電極置于陽白穴; 同時另一組一電極置于地倉穴,一電極置于頰車穴。電量為運動閾,每次 20 min,1 次/d ,15 次為 1 個療程。伴有面肌痙攣者不用電刺激,而用重慶醫療設備廠生產的 TDP - L - I -5 型 TDP 治療儀局部照射患側面頰區及乳突區,燈距 25 ~ 30 cm.以患者有舒適溫熱感為宜,每次 30 min,1 次/d ,15 次為 1 個療程。
1. 3 觀察指標 觀察 2 組療效,并于治療前及治療后 4 周、8周采用改良 Portmann 簡易評分法[4]進行面肌運動情況評定。改良 Portmann 簡易評分法: 在蹙額、皺眉、閉眼、動鼻翼、示齒、鼓腮、努嘴、吹口哨 8 個項目的基礎上增加靜止時鼻唇溝深淺和口角是否對稱 2 個項目,每項 3 分。健、患側表情肌運動一致計 3 分,患側表情肌運動減弱計 2 分,患側表情肌運動時稍有運動計 1 分,患側表情肌無任何自主運動計 0 分。最高 30 分,分值越高,病情越輕,分值越低,病情越重。
1. 4 療效評定標準[5]痊愈: 面部靜止時對稱,雙側面部表情肌運動一致,H - B 分級Ⅰ級; 顯效: 靜止時面部對稱,眼睛可完全閉合但欠實,示齒微笑時口角輕度不對稱,H - B 分級Ⅱ級; 好轉: 靜止時基本對稱,運動時不對稱或輕度病理性聯合運動,面部僵硬不適,H - B 分級Ⅲ級; 無效: 治療后無明顯變化,H - B 分級Ⅳ ~ Ⅵ級。顯效率 = ( 痊愈數 + 顯效數) /總數 ×100%.
1. 5 統計學方法 采用 SPSS 13. 0 軟件包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 ± 標準差( x珋 ± s) 表示,進行 t 檢驗; 率的比較采用 \ue15e2檢驗。P <0. 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 1 2 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 8 周后,治療組痊愈率及顯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P 均 <0. 05) .見表 1.
2. 2 2 組治療前后 Portmann 評分比較 治療 4 周和 8 周后 2組 Portmann 評分均明顯高于治療前( P 均 <0. 01) ; 治療 8 周后,2 組 Portmann 評分均明顯高于治療 4 周后( P 均 <0. 05) ,且治療 8 周后治療組 Portmann 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 P <0. 05) .見表 2.
2. 3 2 組痊愈病例治療時間比較 治療組痊愈 42 例,治療時間為( 26. 76 ± 11. 36) d; 對照組痊愈 14 例,治療時間為( 39. 95 ± 12. 87) d,治療組治療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 P <0. 05) .
3 討 論
面神經炎是以面部表情肌群運動功能障礙為主要特征的一種常見病、多發病。面神經炎病因尚不十分明確,一般認為可能是營養面神經的血管受風寒而發生痙攣,導致面神經組織缺血、水腫、受壓而致??; 也可因病毒感染、風濕損害引起面神經管內充血水腫,面神經受壓、血液循環障礙而致面神經麻痹。其病理表現為面神經水腫,有不同程度的髓鞘脫失或軸突變性。由于面神經通過狹長的面神經管出顱,其解剖位置特殊,面神經受壓缺血的時間越長,面神經的損傷、變性越嚴重,面癱就越難以恢復,因此早期治療是關鍵。
目前對急性面神經炎的治療原則是采取措施及早消除面神經的炎癥和水腫,減輕骨性卡壓,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進而促進面神經功能的恢復。急性期宜及早應用適量的潑尼松等腎上腺皮質激素,這對迅速解除面神經的炎癥和水腫起到積極作用[6 -7].神經節苷脂生物學功能主要集中在親神經性和神經再生兩方面。神經節苷脂富含于神經細胞上,外源性神經節苷脂能被神經細胞攝取,對維持神經細胞膜正常功能及其穩定性起重要作用,它能激活酪氨酸激酶受體、Na+,K+-ATP 酶受體,參與突觸的發生過程,調節細胞內 Ca2 +平衡,減少活性物質的產生,使神經細胞在缺氧的條件下存活率提高,并能使神經細胞突觸、樹突發芽和再生[8].但面神經炎急性期即使給予充分的藥物治療,仍阻止不了部分患者癥狀的進一步加重,因此,目前臨床迫切需要尋求一種安全有效治療面神經炎的方法,以便于提高面神經炎的治愈率,減少后遺癥的發生,幫助患者早日康復。
物理治療的目的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消除水腫,促進神經功能的恢復[9].低功率氦 - 氖激光直接照射莖突區、面頰區,可使該部位血流加速,血管壁細胞膜的通透性得到改善,能盡快消除面神經管內炎癥滲出,緩解因水腫張力對面神經的壓迫,且氦 - 氖激光照射對周圍神經損傷的再生修復有刺激作用[10].Rochkind 等[11]采用低能量氦 - 氖激光直接照射神經吻合處,發現有促進軸突生長的功能。徐新智等[12]采用低能量氦 - 氖激光照射損傷神經的相應脊髓節段,發現低能量氦 - 氖激光能提早使脊髓運動神經細胞興奮,加快再生軸突的生長速度。唐夢雨等[13]報道應用小功率氦 - 氖激光穴位照射結合五官超短波治療面神經炎 50 例,痊愈率 62%,總有效率 96%.超短波能改善血管通透性,有利于炎癥產物、細菌毒素和代謝廢物的清除排泄及水腫的消散,亦可減輕由于水腫所引起的張力性疼痛; 增高網狀內皮系統活性,增加吞噬細胞的數量和吞噬能力,提高機體免疫力,有利于急性炎癥的控制和消散。同時超短波作用于受損的周圍神經,可加速神經的再生,提高神經傳導速度[9].恢復期配合調制中頻電治療,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興奮神經肌肉組織,刺激面部肌肉發生節律性收縮,使失神經肌肉被動運動,減少肌肉萎縮的發生,促使神經傳導功能恢復。對伴有面肌痙攣的患者,采用TDP 照射治療,可使患側局部的血管擴張,血流加速,改善面神經及面肌營養供給,促進慢性炎癥的消散及面神經的功能恢復。
本研究結果表明,2 組經 8 周治療后,治療組的痊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P < 0. 05) ,治療組痊愈病例治療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 P < 0. 05) .提示在常規藥物基礎上輔以物理治療,能盡早消除神經水腫及炎癥,減輕神經受壓,增加神經營養供應,能進一步改善面神經炎患者癥狀,提高臨床療效,縮短治療時間。且治療8 周后,2 組 Portmann 評分均優于治療4周后( P <0. 05) ,提示急性面神經炎患者治療時間超過 4 周療效更好。
綜上所述,物理療法聯合神經節苷脂治療急性面神經炎能提高痊愈率,縮短治療時間,且物理治療操作簡單,設備價廉,患者治療時無痛苦易接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 參 考 文 獻 ]
[1] 賈建平。 神經病學[M]. 6 版。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335 - 337
[2] 王子臣,王聲強?!胺制卺槾谭ā敝委熤車悦姘c31例療效觀察[J]. 中國針灸,2002,22( 7) : 453
[3] House JW. Facial never grading system[J]. Laryngoscope,1983,93( 8) : 1056
[4] 田有糧,李月,李茜,等。 綜合康復治療面神經炎療效觀察[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0,16( 2) : 187 -188
[5] 鮑曼,李偉偉。 特發性面神經麻痹的綜合康復療效探討[J]. 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1,10( 6) : 445 -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