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高血壓病是以體循環動脈壓增高(>18.7/12kPa)[1]為主要臨床表現的臨床綜合征,是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屬于一種心身疾病,發病率高,老年人是主要的患病人群。在我國,患有高血壓的人數也在逐年增加。有效控制高血壓已經成為我國亟待解決的重要公共衛生問題之一。要想有效控制高血壓,降低高血壓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提高高血壓患者的生存質量,除了要對高血壓患者進行必要的治療之外,還需要針對高血壓患者的特點,借助社區衛生院的力量對高血壓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增強高血壓患者對高血壓的正確認識,提高高血壓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識和能力。下面結合實際情況,總結社區高血壓病健康教育的體會。
1 高血壓病教育的目的
1.1 加強社區高血壓病的健康教育
促使高血壓病患者、社區居民掌握防治高血壓病的基本常識,促進社區高血壓病健康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
1.2 加強對社區高血壓病患者進行健康教育
增強患者自我保健意識和能力,促使患者可以積極配合治療,積極按照醫囑合理服用藥物,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運動習慣,促使患者得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1.3 幫助患者學會自我保健
通過對高血壓患者進行健康教育,使患者學會自我保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運動習慣等,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1.4 幫助患者家屬掌握護理高血壓患者的方法
通過加強社區高血壓病健康教育,促使高血壓患者家屬掌握一些護理高血壓患者的方法,學會在特殊情況下對發病的高血壓患者進行急救,學會在急救人員到達現場之前擺放患者的體位等,以為患者的后續搶救和治療提供有利條件。
2 高血壓病人教育的對象
2.1 一般人群
對于社區一般人群進行高血壓病健康教育,是為了向他們宣傳一些防治高血壓病的一般知識,讓他們了解到誘發高血壓病的因素,促使他們及時對誘發高血壓病的因素加以管理。
2.2 高危人群是重點
對有高血壓家族史的人群,要加大高血壓病健康教育的力度,讓他們充分掌握一些防治高血壓病的常識,教會他們測量血壓的方法。
2.3 高血壓患者
對高血壓患者進行高血壓病健康教育,使其保持良好心情,心胸開朗,情緒穩定,戒煙戒酒,定期測血壓,按時服藥,適量運動。
2.4 高血壓腦出血后遺癥患者
通過健康教育,增強此類患者治療和康復的信心,促使他們嚴格按照鍛煉原則進行康復鍛煉,使其后遺癥癥狀得以有效改善,提高他們的生存質量。
3 健康教育的內容
3.1 介紹高血壓病的主要危險因素
(1)體重超重或肥胖:隨體重指數的增加,高血壓患病率呈上升趨勢;(2)飲酒:如果經常飲酒,且飲酒量比較大,則會增加高血壓的發病風險。(3)膳食不合理:如果長時間攝入鹽含量豐富、鉀含量少、鈣含量少、動物蛋白含量少的食物,也會增加患上高血壓的風險。(4)抽煙:如果具有抽煙史,則患上高血壓的風險會大大加大。以上這些都是高血壓病的主要危險因素,都會增加高血壓的患病率。應當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這些危險因素對高血壓病的影響程度向社區居民、高血壓患者介紹清楚,增加他們對此的認識,轉變他們不良的生活習慣,以降低高血壓發病率。
3.2 高血壓病的治療原則
(1)終身性:即應當對患者進行終身治療,并隨病程進展不斷調整治療方案[2].(2)個體化:即治療方案的制訂應根據患者的臨床情況、危險程度、日常工作和生活條件,制訂個體化治療方案。(3)綜合性:綜合治療措施包括飲食控制、運動、控制體重等非藥物治療和藥物治療。
3.3 合理搭配飲食
要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合理飲食的重要性告知大家,提醒高血壓患者飲食要清淡,要注意粗細搭配、葷素相宜、品種多樣,確保膳食可以保持平衡。要對鹽的攝入量加以控制,要少食用或者不食用動物性脂肪,適當增加蛋白質的攝入量,少食用油炸食品。
3.4 保持大便通暢
告知高血壓患者保持大便通暢,可以對血壓進行有效的控制。提醒高血壓患者要多吃一些粗糧和含粗纖維多的食物,要適量喝水,以預防便秘,保持大便通暢。
3.5 保持良好的情緒
將情緒對高血壓病的影響告知社區居民和高血壓患者,促使高血壓病患者可以認識到不良情緒對血壓的影響,促使高血壓患者穩定情緒、形成良好的心理狀態,以積極面對疾病,積極配合治療,以有效控制血壓,提高高血壓患者的生存質量。
3.6 適當參加體育鍛煉
提醒高血壓患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宜的運動方式,如步行、太極拳等。同時,提醒他們不要過度追求活動量,要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適當運動,以達到控制血壓的目的。
3.7 戒煙限酒
將抽煙、飲酒的危害告知大家,以降低抽煙、飲酒對高血壓病的影響,促使大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4 小結
要借助社區衛生院的力量,加大高血壓病健康教育,采用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方式對不同教育人群進行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使不同教育人群都掌握相應的防治高血壓病的知識,提高高血壓病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識和自我保健能力,提高社區居民高血壓健康知識知曉率,提高社區高血壓患者的治療依從性,以降低高血壓病的發生率、并發癥發生率,提高高血壓病患者的生存質量,達到社區高血壓病健康教育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潘光兵,鄭祺,鄭世玉,等 . 社區高血壓的健康教育形式與內容的探索 [J]. 醫學信息(中旬刊),2010(10)。
[2] 楊紅英 . 高血壓的健康教育 [J]. 醫學信息(中旬刊),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