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帶息肉是耳鼻喉科常見病、多發病,臨床表現多以聲音嘶啞為主,并伴有講話費力,發高音不能等表現,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對聲帶息肉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手術切除,但是術后很多患者聲音嘶啞仍然改善不理想,筆者采用補中益氣湯為基礎方加減治療聲帶息肉術后聲音嘶啞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
病案 1 患者,張某,男,45 歲,教師,就診前 1 月因“聲帶息肉”在我院行“支撐喉鏡下左側聲帶息肉切除術”,術后予以抗炎、聲休等處理,但患者聲音嘶啞仍未能明顯改善,發音無力,檢查見:雙側聲帶色白,邊緣整齊,閉合欠佳。脈象細弱,舌淡紅,舌苔薄白。遂予以黃芪 15g,白術 12g,黨參 10g,炙甘草 6g,升麻10g,當歸 10g,陳皮 10g,木蝴蝶 9g,桔梗 10g。6 劑后患者聲音嘶啞明顯改善,復診上方續服 6 劑患者發音正常。
病案 2 患者,楊某,男,50 歲,經商,就診前 2 月前在外院行雙側聲帶息肉切除術,術后患者聲音嘶啞改善不理想,加之患者平素講話較多,近 2 周聲音嘶啞明顯加重,發高音不能,電子喉鏡檢查:雙側聲帶色白,水腫,左側聲帶稍突起,閉合欠佳,脈象細澀,舌暗紅,苔薄白。予以黃芪 15g,白術 12g,黨參 10g,炙甘草6g,升麻 10g,當歸 10g,陳皮 10g,生地 10g,紅花 10g,枳殼 10g,木蝴蝶 9g,桔梗 10g 組方,7 劑口服后聲音嘶啞改善,復診后予以上方稍加減 10 劑配合聲休后,發音正常。
病案 3 患者,李某,女,56 歲,農民,因“聲音嘶啞 2 年余”2 月前在我院行右側聲帶息肉切除術,術后患者聲音嘶啞改善不理想,就診前 1 月患者喝酒聲音嘶啞明顯加重,并伴有黏白痰,電子喉鏡檢查:鹽步慢性充血,咽后壁見黏白痰,雙側聲帶色白,水腫,閉合欠佳,脈象細弱,舌暗紅,苔白膩。予以黃芪 15g,白術 12g,黨參 10g,炙甘草 6g,升麻 10g,當歸 10g,陳皮 10g,法半夏 10g,僵蠶10g,茯苓 10g,石菖蒲 10g,木蝴蝶 9g,桔梗 10g 為方口服 7 劑后聲音嘶啞明顯改善,復診后予以上方稍加減 15 劑后,發音正常。
上述 3 病案,均為聲帶息肉手術后,聲音嘶啞改善不理想,通過對患者行以補中益氣湯為基礎方進行加減中藥進行口服,患者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聲帶息肉是耳鼻喉科常見病,對于聲帶息肉現代醫學推薦手術治療,通過手術治療能夠直接改善患者的聲帶狀況,但是部分患者術后聲音改善仍不理想。聲帶息肉屬于中醫學慢喉瘖的范疇,多以肺脾氣虛,臟腑失養,加之多講話,大聲講話,久之邪毒留至咽喉形成息肉,可伴有血瘀、痰凝等癥候。通過手術患者聲帶狀況雖改善,但患者機體的體質未能改善,加之患者術前因聲帶息肉造成聲門閉合不全,患者為能發出聲音需要用力講話,久之加重身體的肺脾氣虛,因此術后患者聲帶仍為“失養”,遂仍啞。正如著名醫家李杲《脾胃論》曰:“清氣不升,九竅為之不利?!?br>
補中益氣湯為《脾胃論》中的代表方,其方由黃芪、升麻、炙甘草、當歸、黨參、陳皮、柴胡、白術藥物組成,具有益氣升陽、調補脾胃之功效。上述 3 病案,在補中益氣湯為基礎方進行加減,進行全身調理,對聲帶息肉術后聲音嘶啞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值得今后進一步觀察研究。
參考文獻
[1]孔維佳.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M].第二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5.
[2]孟動玲,等.補中益氣湯在耳鼻喉科疾病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13,20(3):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