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某,男,48歲,素有腰痛伴左下肢放射痛病史2a。2a前因勞累出現腰痛及左下肢放射痛,疼痛明顯,行走約100m后疼痛明顯加重不能行走原地休息后方能減輕,臥床休息時稍有體位不注意就出現左下肢放射痛,疼痛難忍,疼痛每晚難以入睡,當時行腰椎CT提示:L5-S1椎間盤突出并椎管狹窄。在外院建議手術治療,患者不愿意手術,進行牽引,按摩,口服藥物治療后稍有緩解,但仍有疼痛,每次因勞累后加重,影響正常生活。2周前因勞累上述癥狀加重,腰痛如針刺,疼痛有定處,夜間明顯重于白天,腰部板硬,旋轉活動受限。舌苔白,舌質暗紫,舌下脈絡曲張,脈澀。體征:走路姿勢拘謹,一手扶腰身體前傾,患者腰部側彎旋轉受限,L5-S1左右椎旁壓痛明顯,棘間壓痛陽性,左下肢肌肉無明顯萎縮,屈頸實驗陽性,直腿抬高實驗右側70°左側50°,直腿抬高加強實驗左側陽性,右側陰性,股神經牽拉實驗陰性,下肢肌力無明顯下降,左下肢麻木,外踝痛覺減退。行腰椎CT提示:
L5-S1椎間盤突出并椎管狹窄,韌帶鈣化。腰椎X線提示:椎體邊緣增生,退行性改變。診斷: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管狹窄癥。骨科仍建議手術治療,患者不接受手術治療,住進我科進行中醫藥綜合治療。治療方案如下:
骨盆牽引法在普通牽引床上患者仰臥位,使牽引床抬高約30°,腰大肌放松,牽引帶固定胸部和骨盆進行牽引,牽引質量30kg。每次牽引過程中以患者感到有舒適感為度,每天牽引1次,連續牽引6d,然后休息1d再繼續牽引,每次約30min。
患者每次牽引治療完成后臥床休息20min,醫者開始循患者脊柱兩側足少陽經與足太陽經進行腰背部及下肢肌肉放松約3min。然后進行推擠治療,讓患者選擇俯臥位,醫者選擇患者影像學上表現出的椎間盤突出部位和疼痛體征明顯的部位,然后用手掌反復推按后再用雙手拇指進行循環擠壓,力量要以患者自感覺舒適或能夠忍受為宜。每次推按時間約8min。接著對患者的環跳穴、承山穴、腎俞穴、委中穴及椎旁夾脊穴進行分別按壓,每個穴位按壓約1min。
斜扳法:讓患者取左側臥位,左下肢伸直,右下肢屈曲。醫者用一手置于患者右側肩前,另一手置于患者臀后,讓患者全身放松后醫者兩手相對用力并逐漸加大患者腰部旋轉角度,旋轉至最大限度時,瞬間用力,加大旋轉的角度,聽到聲響表明復位。接著相反方向重復一次。推拿及斜板后循足太陽膀胱經和足少陽膽經方向放松6min。最后要求患者平躺休息4min。
中草藥口服法根據臨床表現及舌脈。辨證為腎虛血瘀,經脈不通。治則:補腎活血,通絡止痛。自擬方如下:制附子8g,生白芍15g,全蝎10g,地龍10g,雞血藤12g,紅花12g,桃仁10g,牛膝15g,杜仲12g,茯苓12g,熟地黃10g,當歸12g,甘草6g。18劑,每日1劑,每劑煎藥汁500mL,早晚兩次分服。
針灸治療必須取腰部十穴既能補虛也能瀉實,腎俞、氣海俞、大腸俞、關元俞、秩邊穴,再加上環跳、承山、陽陵泉、委中。腰部十穴加環跳、委中進行電針刺激,每日針刺1次,每次20min,每周連續針刺6d休息1d,連續治療3周。
中藥膏劑外用自制膏藥\\(功效:活血化瘀止痛通絡\\)貼敷在背部痛點,2d換1貼。以上方法綜合治療3周,患者腰痛癥狀基本消失,左下肢放射痛基本消失,可以適應基本的生活和工作。3個月后隨訪沒有再復發。
按:目前大部分醫家認為腰椎間盤突出癥是一個屬于中醫的虛實夾雜性疾病,與足少陰腎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厥陰肝經有關。中醫藥綜合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研究認為與風、寒、濕、熱、瘀、虛有關。大多患者是以寒濕或風濕熱夾雜而成病,當人體正氣不足或受外傷時,外邪趁虛侵入機體,相互影響,合而為病。從整個發病的病因來看人體正氣不足是腰椎間盤突出癥發病的關鍵所在?!端貑栠z篇·刺法論》曰:“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北静≈饕灾欣夏昊颊叨嘁?,而中老年人正是正氣漸漸虛衰之時。因此可以綜合分析出正氣不足是腰椎間盤突出癥發病的一個重要的因素。所以在補虛的同時兼以祛邪。根據每位患者感受風、寒、濕、熱、瘀的不同,采用針對性的治療方法,這樣有助于患者臨床癥狀的及早消除。所以在治療上應采取“扶正祛邪,內外同治”的治療原則。
中醫及現代醫學綜合治療本病,骨盆牽引是一個重要方法。陳裕光等對在牽引狀態下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椎間距及椎間盤內壓進行了測量研究,結果得出牽引可以使腰椎間隙增寬,在牽引下突出的椎間盤內壓大多數都下降,而且比不牽引下降了2倍多,在內壓下降時可產生負壓吸引髓核回納,因此能達到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目的。劉邦云運用傳統醫學的推拿按摩復位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在臨床研究中發現推拿按摩復位法可以調整腰椎各關節紊亂及放松腰背部肌肉,通過斜扳法和旋轉法可以調整或擴大神經根管和椎間孔的間隙,因此改變突出的椎間盤與神經根的位置,使突出的髓核回納或移位,從而解除突出椎間盤對神經根的壓迫,達到減輕或消除腰痛或放射痛癥狀的目的。
目前認為推拿法能夠促進腰部組織的血液循環和淋巴循環,促進炎性物質的吸收,通過推拿按摩及對相關穴位按壓能夠降低椎間盤內的壓力,另外還能起到鎮痛作用,提高痛閾達到減輕疼痛的治療目的。另外從中醫病機的分析可以發現腰椎間盤突出癥與足少陰腎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厥陰肝經關系密切。因此在牽引推拿法之后循這三條經脈方向進行腰背部肌肉放松及相關穴位按壓也能起到改善癥狀的目的。
中藥治療本病得到大多數學者公認,在辨證論治的指導下進行治療效果顯著?;颊唣鲅黠@者,用當歸、桃仁、紅花、雞血藤;陽氣不足,用附子、杜仲等;滋陰補腎用牛膝、枸杞子等;同時在基礎方藥上再加土元、全蝎、地龍等,起到搜風通絡、活血止痛的功效,這樣配伍可以明顯減輕患者的癥狀從而提高臨床療效。目前臨床運用中藥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機理,大部分學者認為主要是通過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改善微循環,消除神經根水腫及腰背部肌肉痙攣,同時增強人體抵抗力,緩解椎間盤對神經根的化學及自體免疫刺激等作用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有學者通過臨床研究認為針灸與推拿在臨床中同時應用比較多見,治療機理主要取針刺的鎮痛、活血、消腫、提高痛閾、降低神經興奮性等作用,同時取推拿法的舒筋解痙、擠壓復位、松解神經根粘連等作用,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中醫藥治療手術適應癥的腰椎間盤突出癥具有痛苦小,并發癥少,且療效較好,易被患者接受,費用低廉的優點。在臨床中需從適應癥,治療方法等方面進一步研究與探索。
參考文獻:
[1]陳裕光,李佛保,黃承達,等.牽引下腰椎間盤突出的椎間距及間盤內壓測量研究[J].中華理療雜志,1994,17\\(2\\):86-88,125.
[2]劉邦云.按摩復位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J].湖北中醫雜志,2000,22\\(6\\):47.
[3]張文忠.針刺配合手法復位治療腰椎間盤花出癥32例臨床觀察[J].針灸臨床雜志,2003,19\\(3\\):15.
[4]李同軍.推拿結合電針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療效觀察[J].上海針灸雜志,2002,2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