髕骨軟化癥是一種髕骨軟骨面及其相對的股骨髕面的關節軟骨退行性病變。多始發于青年,病情隨年齡增長而緩慢進展,至中年以后出現癥狀。本研究通過推拿療法對不同年齡組髕骨軟化癥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進一步研究推拿療法治療髕骨軟化癥的機理。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 2011-09-2012-06 期間就診于滄州醫專附屬醫院和滄州中西醫結合醫院骨七科的典型髕骨軟化癥患者100 例,男 31 例,女 69 例;年齡 22~68歲;病程 1 個月~13 年。
1.2 診斷標準及排除標準
根據其年齡分為三組:第一組為 30 歲以下患者,共 18 例,18 膝;第二組為 30~40 歲患者,共 44 例,47 膝;第三組為 40 歲以上患者,共 38 例,44 膝。參照《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1994 年版) 中關于髕骨軟化癥的診斷依據。符合上述髕骨軟化癥診斷標準,近一周內未使用藥物及其它療法治療者,并排除其它膝關節疾患,嚴重心、肝腎、造血系統等嚴重原發性疾病者,嚴重感染性疾病者。
1.3 治療方法
操作要點:(1)以揉法、滾法、一指禪推法、拿法等施術于股四頭肌下緣與髕周軟組織,操作數分鐘,以局部肌肉組織放松,膝關節發熱為度;(2)點按梁丘、血海、鶴頂、內外膝眼等穴位各 30min;(3)點揉髕上前中 1/3 處(此處為穿行于骨和軟骨間的血管入口處)和髕骨下極(此處為穿行于骨和軟骨間的血管另一入口處亦是靜脈出口);(4) 點按委中和膝關節內側縫匠肌和股薄肌處(兩處為構成髕神經叢的主要通路處);(5)研磨、拿按髕骨,以滾法放松肌肉;(6)整理手法。以上手法每天治療一次,每次 30 min,治療兩周后評定治療效果。
1.4 統計學方法
用 SPSS 15.0 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對每組數據進行正態性檢驗。采用秩和檢驗,P<0.05,差異是否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3 討 論
髕骨軟化癥是膝關節髕骨軟骨因勞損、創傷發生局限性軟化、纖維化、碎裂和脫落、變性甚至軟骨床骨質外露而引起的膝關節慢性疼痛的一種退行性疾病。該病不僅在中老年中多見,在中小學生甚至幼兒中已有發病,以往被認為是“生長痛”及原因不明的關節積液等兒童常見膝痛癥,往往就是早期髕骨軟化癥的表現,但常被家長或醫生所忽視。但不同年齡階段患者其髕骨軟化癥的發病、誘因、癥狀、轉歸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區別。我們采用推拿療法這一安全有效的綠色療法,對不同年齡組患者進行推拿治療,以分析推拿對不同年齡組髕骨軟化癥患者的臨床療效,同時探討不同年齡組髕骨軟化癥患者間的差異。
研究結果顯示,3 個年齡組病例經改良推拿手法治療后,臨床均有良好療效。組間兩兩比較后,發現 3 組病例中第①組療效明顯優于第②、③組;第②、③組比較,第②組優于第③組??梢?,推拿療法治療髕骨軟化癥的臨床療效隨患者年齡的增長而療效遞減。我們分析,由于髕骨軟化癥患者隨年齡增長其髕骨面的軟骨及股骨髁關節面的軟骨已產生嚴重的、難以修復的破壞,甚則已演化成膝關節骨膝關節炎,故臨床療效不佳;而第①組年齡偏小,一方面,因機體修復能力較強,經適當休息后再加手法治療一般療效很好;第②組年齡在30~40 間,雖機體修復能力較強,但這一年齡階段的病人多為單位骨干勞動強度較大,故療效不如第①組。由此可見,推拿治療髕骨軟化癥介入時間越早越好,隨發病年齡的增長其臨床療效會有所下降。
參考文獻:
[1] 翟羽東,吳家輔,實用骨傷科學[M]. 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07.368.
[2] 姜貴云,姚立新,楊曉蓮,等. 髕骨軟化癥的康復治療進展[J]. 河北醫學,2011,17(12):1689-1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