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厭食是常見的脾胃病,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以較長期的食欲減退或消失、食量減少為主要癥狀。各年齡兒童均可發生,以2~6歲者多見。厭食情況若長期得不到改善,嚴重者可導致小兒營養不良、生長發育遲緩、免疫力低下,易患各種感染性疾病。益黃散又名補脾散,治脾胃虛弱及脾疳、腹大、身瘦。筆者采用此方加減而成新方,對治療小兒厭食癥進行了臨床觀察?,F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 資料
66例均為 2011 年 9 月 ~2012 年11 月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門診患兒,年齡2~10 歲,病程 2 周以上。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 40例中男23 例,女 17 例;對照組 26 例中男 12 例,女14例。兩組患兒年齡、性別、病程經統計學處理,差異無統計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1.2.1 西醫診斷標準 參考《實用兒科學》,小兒厭食癥診斷依據:為消化功能紊亂引起的食欲降低,食量減少大于或等于正常的1/2,持續 2 周以上,伴有腹脹或腹痛,惡心,嘔吐,口臭,大便稀或秘結,味酸臭(應排除器質性疾病、精神因素及藥物性因素的影響)。
1.2.2 中醫辨證診斷標準 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政司確定的厭食癥診斷標準。主癥:食欲減退或食量減少2 個月以上;次癥:便不調,面色不華,形體消瘦,發枯不澤,多汗。主癥加 1~2 個次癥,并排除肺結核、傳染性肝炎、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及器質性疾病可確診。
1.3 治療方法
治療組予益黃散化裁加減(由陳皮、木香、青皮、炙甘草、焦三仙組成)。上藥為末,每一小包裝 6 g。2~3 歲每次 3 g,4~6 歲每次 6 g,7 歲以上每次 12~15 g,2 次 /d,空腹服用,1 個月為 1 個療程,一般用藥 2~3 個療程。若兼夾熱邪,便下溏臭,苔膩者加藿香、金銀花;若汗多者加糯稻根、麻黃根;舌淡陽虛者加淡附片;舌苔花剝者加川石斛、天花粉、生谷芽;口渴微干,舌苔花剝者加用沙參養胃湯。對照組予葡萄糖酸鈣鋅口服溶液(國藥準字H20065022),5~10 mL/d,每日分2次服用。療程同治療組。
2、 療效觀察
2.1 療效標準 根據 《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擬定。顯效:食欲顯著增強,食量增加;有效:食欲好轉,食量略有增加;無效:食欲未見改善。
2.2 治療結果 治療組總有效率 90.0%,對照組總有效率57.7%,兩組比較,經 χ2分析,治療組優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意義(P<0.01)。見表 1。
3、 討論
小兒厭食癥古人又稱“不思食、惡食”,是小兒時期的常見病證。對病機進行歸納主要有 3 種,脾失健運占60.3%,脾胃氣虛占 34.7%,胃陰不足占5%,小兒厭食癥的病因主要責之于脾胃虛弱、飲食不節、受納運化失常。因此在治療小兒厭食癥時強調以運脾為第一要務。方用陳皮功善理氣健脾,木香可健脾消食導滯,《綱目》云:“木香,乃三焦氣分之藥,能升降諸氣中氣不運,皆屬于脾,故中焦氣滯宜之者,脾胃喜芳香也”,青皮主消積化滯,青皮注射液能降低離體豚鼠胃、腸、膽囊及小鼠子宮的緊張性收縮,并使膀胱平滑肌興奮,對乙酰膽堿引起的豚鼠離體胃、腸及家兔在體胃平滑肌以及氨甲酰膽堿引起的膽囊收縮有顯著的解痙作用。焦三仙即焦麥芽、焦山楂、焦神曲三藥的合稱,三味合用有良好的消積化滯作用,焦麥芽有很好的消化淀粉類食物的作用;焦山楂善于治療肉類或油膩過多所致的食滯;焦神曲則利于消化米面食物。三藥合用,能明顯地增強消化功能?,F代研究認為,神曲含有酵母菌、酶類、維生素 B 族復合體、麥角固醇、揮發油和苷類,具有消食和胃、和中止瀉的功效,具有改善腸道菌群失調的能力及減少自由基對機體損害的能力。而麥芽之所以有消食化積的作用,是因為它含有 α- 及 β- 淀粉酶、轉化糖酶等,麥芽所含淀粉酶能將淀粉分解成麥芽糖和糊精,轉化糖酶將低聚糖進一步轉化為單糖。
研究證明,山楂服后能增加胃內消化酶,以助消化。其所含脂肪酶亦能促進脂肪分解。另含多種有機酸,可提高蛋白分解酶的活性,促進肉食的消化,治療消化不良。并且,山楂水提物能促進胃腸平滑肌收縮,山楂醇提物對胃腸功能紊亂具有雙向調節作用。由此看來,無論從中醫的辨證方藥,還是西醫現代藥理研究都說明此方可奏健脾、運脾之效。
同時,在小兒厭食中精神因素不可忽視,如吃飯時父母的責罵、批評會造成兒童的焦慮、緊張等情緒,導致食欲下降、進食減少出現厭食。因此,心理療法也至關重要,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指導家長及患兒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規律進食,不挑食,少吃零食。不片面追求高營養食品,不過食肥甘厚味。以正常饑餓感引起食欲,新鮮食物誘導食欲。鼓勵孩子樹立多吃飯、長身體的欲望,主動進食。西醫治療本病以消化酶類、維生素、微量元素的補充來滿足機體對缺乏物質的需要,也是一個重要的治療方向。因此在臨床診療當中,要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綜合考慮,應用益黃散加減治療小兒厭食癥經驗證已達到滿意的臨床效果。
參考文獻:
[1] 胡 亞美 ,江載芳 .實用兒科學 [M].北京 :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2.1 275-1 277.
[2]萬力生.中醫藥治療小兒厭食癥的現狀與展望[J].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16\\(1\\):63-64.
[3]郭麗雙,楊旭東,胡靜,等.中藥 " 神曲 " 對腸道菌群失調小鼠調整和保護作用的觀察[J].中國微生態學雜志,2005,17\\(3\\):174-177.
[4]葉建華.麥芽炮制前后對胃液分泌的影響[J].湖北中醫雜志,2011,33\\(7\\):78.
[5]高紅旗,劉香蕊,劉貴京.山楂的臨床研究與應用概況[J].中國基層醫藥,2003,10\\(5\\):474-475.
[6]崔亮,華二偉,薛潔.山楂對消化系統影響的研究進展[J].新疆中醫藥,2012,30\\(1\\):78-79.
[7]張昌華.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厭食癥85例的療效觀察[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1,33\\(2\\):112-113.
[8]王紅兵.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厭食癥44例[J].河南中醫學院學報,2006,21\\(1\\):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