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肺炎喘嗽是常見病,多見于3歲以下的兒童,常出現咳嗽、喘氣、發熱等癥狀,對兒童群體身體健康影響較大,受到廣大家長高度重視。我們使用養陰清肺方治療小兒肺炎喘嗽,取得滿意療效,與西藥治療對照,現報告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研究設計 采用隨機平行對照方法,在河南省信陽市中心醫院中醫內科選擇門診患者115例;方案獲得河南省信陽市中心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并全過程跟蹤。
1.2 隨機分組 納入病例按拋硬幣方法隨機分為兩組。
1.3 納入標準 ①年齡5個月~ 9歲。②知情同意,簽署知情同意書。
1.4 排除標準 ①其他疾病、證候或合并癥。②已接受相關治療并可能影響效應觀測指標。③伴有可能影響效應指標觀測、判斷的其他生理或病理狀況。④嚴重心、肝、腎損害影響藥物代謝。
1.5 退出標準 ①未按規定實施干預措施,無法判定療效。②資料不全無法判定療效、安全性。③嚴重不良反應、并發癥,特殊生理變化等,難以繼續治療。(不良反應者納入不良反映統計)。④使用影響療效藥物。
1.6 診斷標準。
1.6.1 西醫診斷 參照《諸福棠實用兒科學》。
1.6.2 中醫診斷 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
1.7 治療方法 均連續治療5d為1療程
1.7.1 對 照組氨溴索注射液(BoehringerIngelheim Espana,S.A,國 藥 準 字H20031314,2mL:15mg)15mg+250mL生理鹽水,2次/d,靜滴;支原體肺炎,阿奇霉素(浙江亞太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80289,5mL:0.5g)10mg/(kg·d)+250mL生理鹽水,1次/d,靜滴;非支原體肺炎,頭孢哌酮鈉(上海新先鋒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0575,4.0g/支)100mg+250mL生理鹽水,1次/d,靜滴。
1.7.2 治療組 養陰清肺方,麥芽20g,瓜蔞10g,白 扁 豆9g,黃 柏5g,車 前 仁8g,沙 參11g,紫 菀14g,姜半夏10g,山楂8g,桑葉10g,陳皮15g,旋覆花13g,藿 香9g,麥 冬10g,甘 草5g;1劑/d,水 煎600mL,3次/d。
1.8 觀測指標 臨床癥狀、不良反應。
1.9 療效判定 連續治療2療程(10d),判定療效。
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痊愈:經X線檢查,所有病灶均已完好吸收,無發熱現象,肺部啰音及臨床癥狀完全消失。顯效:經X線檢查,大部分病灶完好吸收,無發熱現象,肺部啰音消失,臨床癥狀改善明顯。有效:經X線檢查,部分病灶已吸收,偶有發熱現象,肺部啰音與臨床癥狀有所改善。無效:經X線檢查,病灶未有吸收,存在發熱現象,肺部啰音明顯,臨床癥狀無變化。
1.10 統計分析 采用SPSS12.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采用均值±標準差(x ± s)表示,組間比較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2、 結 果
2.1 基線資料 納入樣本115例均為河南省信陽市中心醫院中醫內科2011年5月至2012年8月門診患者,兩組人口學資料及臨床特征具有均衡性(P>0.05),見表1。
2.2 退出病例 觀察期間無退出病例。
2.3 脫落病例 觀察期間無脫落病例。
2.4 臨床療效 連續治療2療程(10d),臨床療效治療組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5 癥狀、體征 連續治療2療程(10d),癥狀、體征治療組改善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3。
2.6 不良反應 觀察過程中兩組均無嚴重不良事件。
3、 討 論
小兒肺炎喘嗽是臨床醫學中常見兒科疾病,3歲以下兒童為主發群體,發病原因包括兩個方面,外因為風邪入侵,內因為機體免疫力低下、臟腑嬌嫩等。小兒肺炎喘嗽通常選擇西藥治療,如氨溴索注射液等,但西藥治療難以取得理想效果,且易出現不良反應,不利于機體康復,對此予中醫養陰清肺法治療。
養陰清肺方中麥芽健脾開胃、滋陰生津;瓜蔞潤肺化痰;白扁豆養胃生津;黃柏退熱除蒸、滋陰瀉火;車前仁清熱燥濕、祛痰;沙參清熱涼血、潤肺;紫菀止咳祛寒;姜半夏降逆止嘔;山楂消食化積;桑葉清肺止咳;陳皮燥濕化痰;旋覆花消痰止咳;藿香和中止嘔、健胃祛濕、解表散邪;麥冬潤肺清心、滋陰瀉火;甘草祛痰止咳,同時又可調節諸藥。
綜上所述,小兒肺炎喘嗽予中醫養陰清肺法治療,可取得較佳療效,縮短咳嗽、發熱、肺部啰音消失時間,加快康復,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胡亞美,江載芳.諸福棠實用兒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 :847.
[2]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
[3]馮云波.養陰清肺法治療小兒肺炎喘嗽的運用體會[J].求醫問藥,2013,11(2):114-115.
[4]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藥典委員會.中國藥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 :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