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炒得沸沸揚揚的熱點話題之一就數廣州政府的治水大行動了,“廣州將在2010年6月底前投資486.15億元整治珠江,確保2010年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85%……”,這顯示了廣州政府對治水行動決心堅定且信心十足。
大家都知道,廣州是一個因水而成、因水而興、因水而盛、以水為榮的城市,境內水系密布,河道縱橫,僅中心城區就有河涌321條,共長913公里?!俺墒略谔?,謀事在人”. 一直以來,廣州市委、市政府對環境建設高度重視,不斷加大治水工作力度?;厥讖V州治水歷程與成效廣大市民是有目共睹的,這充分說明了廣州政府一直認真貫徹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的宗旨,履行管理和服務的職能,足見政府“公仆”本色。
首先,治水行動反映了廣州政府履行組織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職能。污水處理廠的建設是廣州治水行動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因此政府將會在從化市城區修建4個污水處理廠,中心城區6個區將會負責轄區的污染摸查,雨污分流改造,轄區內污水治理工程所涉及到的征地拆遷工作、水浸街治理工程。這些工程的實施將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政府必須進行強有力的宏觀調控,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同時也為社會提供了就業崗位,這在當今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給予廣州經濟發展以很大的幫助。這些舉措反映了廣州政府履行經濟調節,增加就業,以促進廣州經濟發展,提高生產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職能。
其次,治水行動反映了廣州政府履行組織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職能。在廣州政府開始治水大行動以來,廣州政府對這個治水行動做了大量的宣傳,并得到了社會各界和市民的理解和支持,讓市民群眾知曉治水工程的內容,了解水污染減排的要求及相關規定,現在走在一些大街上,都可以從公告欄上看到有關節約用水,保護環境的一些宣傳標語,以加強市民的環保意識,提高市民的素質。
第三,治水行動反映了廣州政府履行提供社會公共服務的職能。治水行動是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環境保護工程。為了這個工程的成功,政府不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為的就是還廣州市民一江碧水。據報道,在召開污水治理和河涌整治會議后,荔灣區率先響應市里要求,投資47.5億元全面啟動該區治水工程。荔灣區的項目整治和投資只是廣州治水行動的冰山一角,到2010年6月份前,治水行動將會在各區完成,到時候廣州的水環境將會根本好轉。這個治水行動反映了政府認真履行保護公共環境,防治污染,提供社會公共服務的職能。
廣州政府在治水行動中履行管理和服務職能,足見 “公仆”本色,說明了廣州政府是個負責任的、干好事的、辦實事的政府。但對“486億的治水錢怎么監管?一天一個億怎么花?花了能不能達到效果?……”等問題,也引起了廣大市民的質疑與關注。為了不讓廣州市民的“碧水藍天夢”破滅和廣州政府一直以來的努力付諸東流,也更彰顯政府“公仆”本色,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政府要強化責任制,實行行政問責制。有關部門要建立責任考核監督體系,應明確并公布治水工程中的責任主體及各項目責任人名單,擬定工作目標,定期公布工程進展,自覺接受人民監督。對完成任務好的,要大力表彰;對完不成任務的,輕者要通報批評,情節嚴重的,要嚴肅處理,追究責任。
2、要建立健全制約和監督機制,堅持依法行政。政府接受監督是堅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證。首先應加強行政系統內部的監督,發揮監察、審計、司法等職能部門的監督作用,引導治水有關部門正確運用權力,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確保治水工作的規范化、程序化,把貪污腐化等不法思想和行為消滅在萌芽狀態,以防止權力的濫用。其次要充分發揮人民代表大會、人民政協、司法機關、社會與公民等行政系統外部的監督作用。讓廣大市民對治水工程有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等,能及時了解“一天投資一個億的去向及績效”,將耗資486個億的治水工程打造成為一個“陽光工程”,做到公開透明。這樣既有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減少和防止工作失誤;又能防止濫用權力,防止以權謀私、權錢交易等腐敗行為,保證清正廉潔;并且有利于政府作出正確的決策,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從而建立起一個對人民負責、為人民服務的高效政府;同時也有助于激發廣大市民關心國家大事、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出謀劃策的主人翁精神。
3、政府要加強對市民提高環境保護意識的教育。治水行動要成功,最重要的在于保護,所以市民的環保意識急需加強。雖然現在的珠江水質改善了,但向江面望去,隨處可見江面漂浮著一些瓶瓶罐罐、塑料袋等廢物;來到城中村,往河涌亂扔亂倒垃圾的現象就更普遍了??梢娛忻竦沫h境保護意識不提高,水環境再怎么治理也是功虧一簣,所以政府要加強對市民環保意識的教育。政府要負責任地監督市民有沒有破壞治水行動的成果,以勸導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方法來維護治水行動的成果。
4、市民要勇敢、負責、依法行使監督權。對在“治水”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我們可以通過合法渠道,如寫信、打電話、信訪、舉報、向人民代表反映、新聞媒體、網上評議等,充分行使自己的監督權,促進治水工程的有序進行,齊心協力“陽光治水工程”.同時,我們也應有主人翁精神和態度,為治水工程獻計獻策。
5、市民要自覺履行保護環境的義務。根據公民權利與義務相統一的原則,市民有享受優美的生態環境,安定祥和的生活的權利,同時也有自覺履行保護環境的義務,保護環境就是保護治水行動的成果,就是保護自己生存的地方,這是每一個市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總之,治水行動是廣州市政府醞釀已久的一項計劃,作為2010年亞運會的主辦方,這一計劃的推行更是刻不容緩。這既是一個嚴峻考驗,又是一次發展機遇,筆者像其他廣州市民一樣堅信廣州政府會更好地履行管理和服務職能,彰顯政府“公仆”本色,有能力、有信心在2010年6月底前完成這項任務,讓“一灣春水綠,兩岸荔枝紅”的南國景色重現在我們眼前,我們期盼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