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我國酒后危險駕駛的現狀及法律完善
目錄
摘要(詳見正文)
一、我國酒后危險駕駛的現狀
二、與國外法律規定之比較
三、完善對酒后駕駛的對策
參考文獻
注釋
以下是論文正文
摘 要:隨著機動車的高速增長,由此引發的交通肇事案件也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其中酒后危險駕駛是最大的元兇,但法律制度卻存在著一些缺陷。我國各項政府針對這種情況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雖然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從根本上卻未徹底的解決這一問題。通過與國外的一些做法,我發現中國采取的措施存在著一些問題,也就是法律規定存在著一些缺陷,如果對這些問題能加以借鑒和整改,我想目前存在的問題會迅速的得到解決的。由酒后駕駛引發的一系列交通肇事案件也會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對此,本人也提出了一些法律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酒后駕駛引發的嚴重后果 與國外的法律之比較 對法律存在缺陷的建議
中國機動車的快速增長,也帶來了交通案件的快速增長,其中酒后駕駛的交通肇事案件的絕大部分,針對此種狀況,中國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可收效卻甚微,究其原因我認為現行的法律規定存在著嚴重的缺陷。
一、我國酒后危險駕駛的現狀
近幾年隨著中國機動車的增長,駕駛員酒后危險駕駛所造成的人員、財產傷亡和損失觸目驚心,車賀猛于虎矣。據統計,我國擁有世界1.9%的汽車量,車引發的交通事故死亡率卻占全球的15%,死亡率“排名”世界之首① 。這一數字的背后,酒后駕車為其中一大元兇。酒后駕駛機動車輛發生交通事故給我國造成的損失是巨大的,2008年我國因酒后駕駛機動車輛發生交通事故導致18371人死亡,76230人受傷,直接財產損失25億元。
針對目前這種嚴峻的形勢,中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來防范和杜絕此類案件的高增長態勢。公安部于2009年5月1日做出酒后駕駛專項整治延長至年底的部署后,各地按照“逐步推動酒駕整治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的要求,將酒駕整治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和城鄉接合部延伸② 。截止到10月底,全國共查處酒后違法駕駛行為14.8萬起,其申醉酒駕駛2.3萬起,占查處總數的15.5%,最新統計數字顯示,8月15日至10月31日,全國共查處酒后違法駕駛行為14.8萬起,其中醉酒駕駛2.3萬起, 占查處總數的15.5%;共計罰款處罰14.8萬人次,暫扣駕駛證13.1萬本,行政拘留2萬人次。 全國還有些部分省市采取了媒體暴光的辦法來懲治酒駕者,江蘇省南京市就暴光了醉駕者,從2009年11月6日開始,南京市正式通過媒體暴光醉酒駕車者,首批公布的名單共有106人,都是在7月份被警方查獲并實施拘留的。交管部門介紹,暴光還將不定期發布。
最近河南省鄭州市也公開拘留了一批酒駕違法人員,并采取了游街的方式,此外還有廣州、山東、福建、安徽等省市也分別采取了類似的手法懲治這些酒駕違法人員,以此希望引起大多數人的重視。針對這一舉措,全國大多數市民都對交管部門的行為持有肯定態度,但也有相當一些市民和法學工作者對此持謹慎和反對態度。持謹慎態度的市民認為此法雖好,但不值得推廣。法學界的人士則一針見血的指出這是一種嚴重侵權行為,是一種比酒駕更惡劣的違法行為,屬于侵權;針對這部分人士提出的侵權一說,交管部門表示,暴光的都是違法行為的相關內容,符合相關法律規定。 為什么采取了一系列的打擊手段,可該類案件不但末滅絕,反而呈上升趨勢呢?我認為最根本的深層次的原因在于我國對酒后危險駕駛的法律規定存在著一定的缺陷。
二、與國外法律規定之比較
最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對酒后駕駛機動車輛的處罰是這樣規定的:飲酒后駕駛機動的處暫扣一個月以上三個月以下機動車駕駛證,并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醉酒后駕駛機動車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約束至酒醒,處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暫扣六個月機動車駕駛證,并處二千元罰款。一年內有前兩款規定醉酒后駕駛機動車的行為,被處罰兩次以上的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五年內不得駕駛營運機動車。
我們再看看《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對構成酒后駕駛犯罪又是如何定罪量刑的,具體規定如下: 該刑法只在刑法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里用很小的一個篇幅對此做出了規定;第一百三十三條,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的致人死亡的判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犯下如此嚴重的罪行,得到的懲罰卻是如此輕,違法成本之低,真是讓人匪夷所思。 與許多汽車業發達的國家相比;不是等到醉酒者開車造成他人死亡才處以重刑,而是平時就嚴格管理,將事故隱患降到最低,我們來看看國外是如何從嚴治理酒后駕駛的。 美國:醉駕或以“蓄意謀殺”定罪③ 。
美國是世界上擁有汽車最多的國家,共1.7輛,如此高的汽車密度,也造成了高車禍發生率。 在美國,酒后駕車一經查實,隨即逮捕,并列入個人檔案記錄。司機血液中的酒精濃度超過0.06%時,無條件吊銷其駕照,并將其送到醫療部門,專門看護住院的交通事故受害者,當司機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超過0.1%時,則以酒醉駕車論處。如屬首次,醉酒駕車,除了罰款250~400美元之外,還可判處坐牢6個月,倘若酒后駕車被吊銷執照后,仍繼續駕車,則將罰款500美元或坐牢一年。
美國有些還將酒醉駕車視為“蓄意謀殺”定罪,對交通肇事致人死亡者,最高刑罰可判處死刑。在洛衫磯,酒后駕車若被發現,除受處罰外,還要花300美元在車內安裝一種電子裝置,這種裝置對酒味非常敏感,只要車內有酒味,車就發動不起來。在哥倫比亞,交通部門會強迫違章駕駛員看一套慘不忍睹的交通事故影片;在加利福尼亞,對酒后開車的普通處罰是罰款,罰掃大街等,若罰后照喝不誤,便會去參觀城內停尸房,讓他們看車禍中死亡者的解剖過程。
日本是一個對酒后駕車,醉酒駕車的處罰在法律上趨嚴規定的國家,縱使無傷亡事故發生,最高亦處拘役3年④ 。當駕駛員血液中酒精濃度超過0.05%時,要判兩年以下勞役,罰款5萬日元,吊銷駕駛執照,同時追究向駕駛員供酒者的責任。醉酒開車兩次以上要處六個月的徒刑,違章者被關在特殊的監獄里,令其盤腿靜坐反思,檢討自己的錯誤。 在2001年,把違法駕駛導致死亡者的最高刑期提高到15年,到了2005年,日本又將酒后駕駛導致死亡者的最高刑期提高到20年。 2001年以前,日本關于交通肇事的法律規定與我國現行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比較接近,最高只能判處5年有期徒刑。而2000 年,發生了“小池大橋案件”,無照酒后駕駛者在人行橫道軋死兩名大學生,日本法學界和民間人士由此發起了對法律進行修訂的運動,3.7萬人聯暑簽名要求修改法律,懲治惡性交通肇事行為。
2001年12月,關于“危險駕駛致死傷害罪”的新法通過施行,在2007年還增加了對摩托車肇事同樣嚴厲懲治條文,嚴刑的威懾力是顯見的,近年來在日本已極少發生酒后開車傷人的惡性事件。 對于超速的處罰,日本2008年實施的新《道路安全法》非常嚴厲⑤ 。一般的超速會根據超速的多少增加罰金。如果超速不多,需繳納800美元罰款。如果超速行駛危害公共安全,有可能面臨服苫役半年的命運。
通過上述對比,我們應該可以看出差距在哪里吧!我國的法律對酒后駕駛的各種法律規定無論是行政上,還是刑事上都體現不了“重罪重罰”的原則,明顯落后許多發達國家的做法。首先是違法成本太低;相對于國外的相關行政法規和刑法,我國的法律明顯處罰太輕。無法體現法律的嚴肅和嚴厲。對人身的處罰無非是行政拘留,最多15日,對財產的處罰也不過二千元的處罰。就算撞死人也不過判七年有期徒刑,再加賠錢就了事。行政法規和刑事法律規定的太過于簡單,讓執法者難以操作,針對性不強,處罰手法單一,也體現不了震懾的作用。更起不到殺一儆百的作用。刑事處罰的力度太輕,換句話說是不夠狠,沒有把法律的威嚴顯現出來。體現不了嚴刑峻罰的效果。反觀國外動輒就逮捕,判刑入獄,我國的刑罰規定的確過于簡單和籠統了。罪名太少,判刑太低,起點太高,非要事后才處罰,相對國外事前就防范的做法,我國的法律規定實在是小兒科了,有些無奈了。
三、完善對酒后駕駛的對策
第一、建議盡快修訂有關的行政法規、交通法規、刑法。將行政拘留直接改為飲酒后駕駛機動車處勞動教養的行政處罰罰款也可改為1萬元。醉酒后駕駛機動車的,將行政處罰改為刑事處罰,提高處罰力度,降低門檻,加大違法的成本,使醉駕者只要喝酒想開車的想法徹底膽寒,就好似頭頂上懸了一把利刃一樣,時刻敦促他警醒。改批評教育為行政處罰, 可以讓當事人去掃大街一個月,去當交通警察管交通一年,其間不能有任何差錯,除非有病或家中有婚喪嫁娶才能請假一天。對屢教不改的酒后駕車人永遠吊銷其駕駛執照,永遠不能駕駛機動車上路。也不能再考取駕駛證,交管部門不予核發駕駛證。并且記入個人信用檔案,如果一經發現駕駛機動車,就以故意殺人罪判處刑罰??斩吹慕逃呀泴@些屢教不改的人起不到任何作用了,只有通過一些非常的手段才能制止他們的違法行為,酒駕就是一種違法行為,必須讓這種觀念深入到每個駕駛員的腦海中才行。否則,對他們的放縱只會帶來更大一次的危害。
第二、在財產處罰方面,盡量做到只要酒后駕駛就重罰,罰得酒駕的人只要一握方向盤就害怕,酗酒的人是酒醉心明,并非是真的什么都不知道了,要不然刑法有明規定,醉酒的人酒后犯罪要負完全刑事責任。有些交管部門的民警介紹,雖然駕駛員知道目前全國范圍內都在開展整治酒后駕駛專項行動,但仍有一小部分駕駛員抱有僥幸心理,對自己的駕駛技術過于自信,從而鋌 而走險酒后駕車。我認為這種說法有些不負責任。對此,我也不敢茍同。法律規定的軟弱和漏洞,以及不完善才是真證的原因,試問如果你一飲酒駕車,我就罰你個五萬、十萬,甚至傾家蕩產,請問還有誰再敢觸這個高壓線呢?所說罰款太低了,二、三千對大多數人來說就跟沒罰一樣,罰這些錢對很多人來說就跟什么處罰也沒有一樣,并沒有動到他們的痛處,如果最低的罰款就是三萬、五萬、十萬、二十萬,我想面對如此高昂的罰款,對中國還處在一個發展中國家的國情來看,應該是可以見效了,所以說一千道一萬,我以為提高罰款額度是第二良策。
第三,刑罰的規定太簡單,判處的刑罰太輕。針對這一情況,我們需從幾個方面改正。首先由原來的事后處罰改為事前處罰,也就是趁他還沒造成后果時就處罰,而且處罰的要狠,對初次酒駕有記錄的一經查實,直接逮捕法辦,最少是二年有期徒刑,屢教不改酒后傷人的,以故意傷害論罪,判處故意傷害罪的刑罰,酒后撞死人的,直接判處無期徒刑,甚至死刑。酒后傷人、死人逃逸的,直接判處死刑。從法律上就明確。只有這樣,操作起來才有法可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法網恢恢,疏而不漏。 我相信通過采取以上種種措施,酒后駕車的行為會慢慢被扼制住,并且會有一天消滅,因為只要有嚴刑律法,就會有法制的社會和守法的公民。我們充滿信心,期待著這一天的到來。
參考文獻:
[1]《中國交通》.李平.北京:中國交通出版社.2009年出版
[2]《人民警察周刊》.譚兵.北京:金盾出版社.2009年出版
[3]《人民司法》.劉志平.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
[4]《特別關注》.晉豐.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出版
[5]《法制周刊》.蔣子涵.北京:法制出版社.2008年出版
注釋:
①《中國交通》.李平.北京:中國交通出版社. 2009年出版 第5頁
②《人民警察周刊》.譚兵.北京:金盾出版社.2009年出版 第20頁
③《人民司法》.劉志平.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 第32頁
④《人民司法》.劉志平.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 第40頁
⑤《法制周刊》 蔣子涵.北京:法制出版社.2008年出版 第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