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決策公眾參與是指政府在作出決策過程中聽取公眾的意見和建議,考慮并合理采納其有益部分,使決策最大限度地符合公共利益,促進行政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公眾參與行政決策的意識不斷增強,參與的方式多樣化,涉及的領域廣泛化,參與的程度深入化。本文正是著眼于此,試圖探析其背后興起的現實條件,以期對行政決策公眾參與獲得更加深刻的理解。
一、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發展為行政決策公眾參與創造了政治條件
民主的含義就是“統治歸于人民”或“人民主權”,亦即由全體人民平等地,無差別地參與國家決策和進行國家管理,這是民主最原始,最簡單的含義。
①古雅典的城邦民主制度就是這種直接民主形式,隨著民族國家興起后,由于時空限制,直接民主難以實現。因此,只能通過代議制方式\\( 推選代表的形式來委托代表\\) 實行國家的管理。我國 1982年《憲法》第 2 條規定“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同時規定“人民依照法律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務,管理社會事務”。從憲法層面確定了實現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的形式包含了代議制形式與人民直接參與的形式。王錫鋅教授對民主的理解分為兩個層次: 第一是從宏觀政治層面,認為其是一種國家的政治制度安排,代議制民主是其主要形式;第二是微觀的生活層面,體現在行政決策過程,社區的治理等,公眾的參與是可行也是必要的。這些年來,黨和政府特別重視政治民主的發展: 減弱對信息的控制,賦予公眾廣泛的知情權; 重視公眾的利益表達和訴求,尊重公眾表達的自由; 促進非政府組織的發展,以增強公眾參與的能力; 促進多元利益主體的溝通,以解決沖突和矛盾等等。政治民主的發展促進了微觀民主的迅速發展,行政決策作為微觀民主的一個重要方面,也獲得了巨大發展。這意味著公眾參與所形成的科學論證應貫穿到行政決策整個過程中,表達和平衡不同利益需求,促進決策科學民主化。因此,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發展促進了行政決策公眾參與,為其創造了政治條件。
二、市場經濟的發展提升了行政決策公眾參與的主體性地位
行政決策公眾參與越發尊重公眾的意思表達,凸顯公眾參與的價值,顧及公眾利益需求,發揮公眾在決策中的創造性,公眾參與在行政決策中的作用和地位越來越突出。從改革這幾十年來看,在由計劃經濟轉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大背景下,公眾與行政機關的關系也發生了改變。在計劃經濟時代,行政決策機關與公眾是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在這種模式下,治理被簡化為決策者對人和事的單向管理,決策者對公眾的政策偏好甚至需求進行塑造,公眾獨立的需求和政策偏好則缺乏有效的政策輸入途徑?!?/p>
②公眾基本上無法參與到行政決策的過程中,只是被動地接受和實行。市場經濟是一種以市場為導向,以主體的獨立、自由、平等、競爭為特征的經濟形態。經濟的發展帶來了公眾人格權利上的解放,個體經濟的獨立使得人們可以自由地參與市場的競爭,可以通過公平的市場競爭獲得個人財富以及為社會創造財富。他們有權決定自己的行為,而不為其他主體所強迫,只存在主體間的自由與合意。這種自主性地位的提升,使得公眾在行政決策的過程中對行政機關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要求自己的利益訴求得到回應,他們希望更加深入地參與到行政決策中來,要求決策更多地體現自己的偏好。
三、法治的發展為行政決策公眾參與提供了平等、公開的法治理念平等、公開和正當程序是法治的基本要素,也是行政決策公眾參與的基本要求
\\( 一\\) 、我國憲法明確規定任何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捌降葘τ诠妳⑴c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是整個公眾參與制度的基石”。
③行政決策的科學制定和有效運行有賴相關公民的積極參與,而參與到行政決策中的公民只有處于與行政機關平等的法律地位,才能構建起雙方的信任,這也是雙方能夠溝通的前提?!皽贤ㄊ乾F代社會消除沖突的一種平衡和補救機制”,④行政機關在決策過程中與公眾對于矛盾進行意見的交換、商洽和協調,能夠有效化解沖突,雙方能夠獲得滿意的結果。在此情形下,行政機關既能夠保存其社會治理的權威性又能獲得決策的正當性。而公眾也能夠在不破壞社會秩序和非和平的手段來表達自身的利益要求。這種平等溝通的結果將會帶來行政決策機關和公眾的進一步協商和合作,來最大限度地滿足公共利益和個人利益的統一。
\\( 二\\) 、政府信息公開一方面意味著行政機關將相關的行政信息公之于眾,另一方面也意味著它們需要公眾對行政行為\\( 決策\\) 作出恰當的反應———我們不能認為政府公開信息僅僅是一種單向的告知。更何況,“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行政機關應把自己“暴露”于公眾的目光下,讓公眾了解其決策的過程,接受公眾的監督和質疑,2007 年國務院專門制定了《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來規范政府信息公開和保障公眾的知情權,讓公眾有機會參與政府活動中來,以更好的保障公眾的參與權。
行政決策領域是公眾參與行政實踐十分廣泛的領域,公眾參與滲透于城市規劃、政府財政預算、公共產品和服務定價等行政決策過程,為決策的民主科學化起了巨大作用。當然,有果必有因,公眾參與行政決策的興起有其現實條件,這些現實因素的相互作用使得公眾參與在決策中更加廣泛深入也就順理成章了。
注 釋:
①王紹光. 民主四講[M]. 上海: 三聯書店,2008. 2.
②王錫鋅,章永樂. 我國行政決策模式之轉型———從管理主義模式到參與式治理模式[J]. 法商研究,2010\\( 5\\) .
③溫恒國. 平等: 公眾參與的制度基石[N]. 光明日報,2010 -4 -14.
④葉必豐. 行政法的人文精神[M].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