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是一個多要素的綜合系統,是人們在一定的思想的指導下,在品德行為中表現出來的較為穩定的心理特點、思想傾向和行為習慣的總和。本文提供幾篇2000字左右關于思想品德論文范文供大家參考。
第一篇思想品德論文范文:
《淺析小學思想品德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
摘要: 小學思想品德課程是培養學生良好習慣, 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和人生觀的重要課程。 但是在當前 “唯分數論” 的觀念影響之下, 小學思想品德教學發生了 “質變”, 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成為當前教育工作者研究的熱點。
關鍵詞: 小學思想品德; 教學現狀; 分數; 策略
小學思想品德課程是培養學生良好習慣,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的重要課程。但是在應試教育“唯分數論”的觀念影響之下,小學思想品德教學發生了“質變”,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成為當前教育工作者研究的熱點。
1、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忽視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隨著新課程理念的不斷深入,學生在課堂上占據主導地位已然成為當前毋庸置疑的事實,但是受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很多教師課堂上仍然奉行教師為主體的教學理念。
在課堂的授課過程中,學生扮演聆聽者的角色,只需要被動的接受教師所講解的思想品德知識,并將這些知識記憶即可。小學生雖然年紀小,但是也有自己的思維和情感需求,教師這樣的教學方式只能讓學生機械地記憶知識,而無法引起他們情感上的認可。
1.2、不重視引發學生情感的共鳴。小學階段,開設思想品德課程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引發學生情感的共鳴,這是小學思想品德課程的教學核心。
但是在某些小學思品課上,教師都依據自己的教學經驗進行授課,對于容易在考試中考察的重點知識,只進行多次的強調,而對于如何引發他們的情感共鳴則不予考慮。
1.3、教學方式單一。隨著多媒體技術走入校園,利用多媒體技術開展課堂教學已然成為大勢所趨。
在之前的思想品德課程授課過程中,教師會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創設多種學習活動,例如開展課堂競賽、分組討論等。自多媒體技術應用之后,教師認為在課上放一段視頻、放幾張圖片就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教學方式則不再進行研究,從而造成課堂教學方式的單一性。
2、有效解決小學思品教學問題的策略
2.1、重視小學思想品德課程。小學思想品德課程是小學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應當加大對這一課程的宣傳,幫助教師跳出“唯分數論”的圈子,讓教師正確認識小學思想品德課程在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方面的作用。
2.2、重視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學生理論知識的掌握與否最終要靠實踐來檢驗,思想品德知識來源于生活,同時也會在生活中反映出來。因此,教師要將思想品德課程的理論教學和實踐結合起來,共同服務于思想品德課程教學。要在生活的點滴小事中,彰顯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
2.3、選擇適當的教學方式。雖然使用多媒體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內容都適合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教師要注意區分課程內容,選擇適合該內容的授課方式,不能圖省事,湊合應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