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游說集團在美國外交中的作用探究
【引言】親以、親阿游說集團對美國外交的影響比較引言
【第一章】美國的游說集團與外交決策
【第二章】親以色列游說集團
【第三章】親阿拉伯游說集團
【第四章】親以與親阿集團對美國外交決策游說比較
【結論/參考文獻】美國外交決策中的游說集團研究結論與參考文獻
引言
一、選題目的與意義
游說的本質其實是一種政治行為,是利益相關方參與政治影響決策的一種渠道。由于美國的政治制度,政治游說活動不僅受到憲法和法律的保護,而且還日益興盛,圍繞各自的利益關切形成了不同的游說集團。游說集團在美國的活動頻繁、種類多樣,在美國的外交決策中地位越發重要。由于美國外交決策機制特點,以及冷戰后外交決策涉及的領域越來越廣,外交決策因素的多元化程度加深,總統、國會、政府各部門甚至媒體智庫等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對外交決策產生影響。
這種體制賦予了游說集團充分的活動空間,使游說集團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中東問題一直以來是美國外交決策的焦點,更易受游說集團關注,尤其成為親以色列游說集團和親阿拉伯游說集團開展活動的中心。兩個游說集團甚至在許多問題上針鋒相對,試圖把美國外交決策引向對自己有利的方向。
本文通過對親以色列和親阿拉伯游說集團對美國外交決策的影響,以及其對總統、國會、行政部門、媒體輿論和智庫等各個決策參與因素的不同游說活動與效果進行對比研究,進而分析兩個游說集團對美國外交產生不同影響的原因。借此深化我們對游說集團在美國外交決策影響的認識,有利于我們正確理解、評價美國的外交政策,對我國制定正確的外交方略和采取恰當的外交應對措施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二、文獻綜述
(一)國外研究現狀
國外對于政治游說活動的研究開展較早,至今已有非常豐富的成果。早在美國建國之初麥迪遜在《聯邦黨人文集》中就已有游說相關論述。法國著名政治學者托克維爾(Tocqueville)在其代表作《論美國的民主》中,對美國社會的結社現象和社團對政府開展游說活動的情況進行了分析。美國學者邁克·羅素(Michael Blaine Russell)在其著作《院外集團與美國東亞政策》對美國游說集團在美國國內外政策的制定過程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及原因作了深入分析。美國奧恩斯坦和埃德爾合著的《利益集團、院外活動和政策制定》研究了游說集團在美國政治進程中的活動,尤其是在該書第二部分列舉了大量案例進行了分析。韓國漢陽大學李翠亭的《解讀利益集團在美國政治博弈中的作用》分析了政治游說的方式和影響,以及有關利益集團進行游說的兩面性。
國外對于親以色列游說集團也已有較多的研究。美國芬德利的《美國親以色列勢力內幕》一書以大量的調查材料,披露了親以色列勢力在美國從白宮、議會到國防部和國務院等要害部門,從學術、新聞界到宗教界等進行的各種游說活動。美國學者金伯格(David Goldberg)在他的著作《外交政策與種族利益集團:
美國和加拿大的猶太人親以游說集團》對美國和加拿大的親以游說集團作了深入的分析。美國著名國際政治學者米爾斯海默和沃爾特 2006 年在《倫敦書評》上發表了論文《以色列游說集團》(The Israel Lobby),并于次年在此文基礎上出版了著作《以色列游說集團與美國對外政策》(The Israel Lobby and U.S.Foreign Policy),書中列舉了大量親以游說集團對美外交決策影響事實,并進行了分析研究。本文就是受該書啟發,想探究親以與親阿集團對美國外交決策的不同影響。
國外對于美國的親阿游說集團相關的研究目前相對較少。庫瑞爾(JonathanCuriel)在其著作《探尋阿裔美國人和穆斯林足跡》(Al'American: Travels throughAmerican' Arab and Islamic Root)中研究了阿裔美國人及阿裔穆斯林對美國社會的影響。美國中東問題專家庫利(Nabeel A. Khoury)的《阿拉伯游說的問題與前景》一文對親阿游說團體所面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對未來前景進行了展望。
芝加哥洛約拉大學馬約爾(Khalil M. Marrar)的博士論文《阿拉伯游說和美國外交政策》是近期對親阿拉伯游說集團研究的較為全面的成果,它分析了在親阿拉伯游說集團的影響下,美國政府如何在巴勒斯坦問題上改變了以前向以色列"一邊倒"的外交政策,轉而支持巴以對話的和平進程。
(二)國內研究現狀
國內方面對美國外交決策與游說集團的影響已經有了比較豐富的研究,但是主要散見于一些研究美國政治的著作的有關章節中。1988 年出版的李壽祺所著《美國的利益集團與政治》是國內早期的涉及游說集團與美國外交決策的研究成果,在第三章中涉及到了游說集團對政府部門的相關活動。中國社科院李道揆研究員的《美國政府和美國政治》一書也是國內較早的系統研究美國政策決策體制的著作,書中第六章對游說活動的歷史、發展、種類及其影響進行了介紹與分析,頗具學術參考價值。外交學院熊志勇教授等人的著作《美國政治與外交決策》中就外交決策各個因素受游說活動的影響做了分析。云南大學楊明光教授的著作《利益集團與美國中東政策》分析了游說活動對美國中東政策的影響,并對親以色列和親阿拉伯集團作了介紹。武漢大學谷誠的論文《美國外交決策中的利益集團因素》主要分析了游說的原因、方式,并進行了個案研究。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張曄的論文《外國政府對美國會游說比較研究》主要從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政府對美國進行游說的角度,進行了相關案例分析。
國內對于美國親以色列游說集團已有一定的研究,主要存在于一些著作的有關章節或學術論文中。復旦大學孫曉玲博士的論文《猶太利益集團與美國中東外交政策(1967-1984)》對美國猶太集團的產生、發展以及在冷戰中后期對美國外交決策的影響活動做了非常系統全面的分析。外交學院夏莉萍教授的論文《試析美國猶太人影響美國中東政策的途徑》主要分析了美國猶太人對美外交影響的手段和途徑及相關效果。上海社科院金彩紅的《美國猶太人對美外交政策的影響》一文主要分析了猶太人對美國政策進行影響的原因和方式,并介紹了在外交問題上的主要觀點。
國內對美國阿裔群體的研究主要側重在歷史文化方面,對美國的阿拉伯團體尤其是親阿游說團體的研究很少。何風的論文《美國的阿拉伯人和阿拉伯組織》是國內較早涉及美國阿拉伯團體及游說活動的研究成果。復旦大學潘亞玲的論文《美國的族裔游說與移民愛國主義-以阿裔美國人的游說為例》從美國阿裔群體的游說環境以及消極游說和積極游說兩個方面對阿裔游說的方式和效果進行了分析。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彭韜的論文《美國阿拉伯移民歷史及現狀分析》對美國阿拉伯移民的發展歷程作了較為詳盡的的研究,并在第二章之中對阿裔美國人的政治參與問題進行了分析。國內其他一些文獻主要都是以對美國阿拉伯族群的介紹和歷史及社會描述為主,對其游說活動鮮有涉及。
三、研究方案
本文以親以色列游說集團和親阿拉伯游說集團在美國外交決策中的影響為主要研究對象,采用要素分析與對比研究相結合的方法,通過研究不同案例,分析親以與親阿游說集團在美國外交各個決策因素中所擁有的資源、所使用的方法、所產生的效果的異同點,并探尋其各自背后的原因。第一章"美國游說集團與外交政策"旨在說明游說集團與外交政策的內在聯系。第二章"親以色列游說集團"旨在探討美國親以以色列團體的起源與發展以及組織特點。第三章"親阿拉伯游說集團"對美國阿拉伯人的歷史與現狀,親阿游說集團的構成與特點做較為系統的研究。第四章"親以與親阿集團對美國外交決策游說比較"從兩個游說集團各自在影響美國外交決策不同參與因素中的游說資源、策略和效果作了對比分析。結論部分通過對美國外交決策體制、親以游說集團和親阿游說集團的全面研究,發現由于親以色列游說集團能夠根據美國的國家利益,憑借在美國的優勢政治經濟地位,運用靈活的游說策略,總體上達到了比親阿拉伯國家更為理想的游說效果,并將在此后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占有優勢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