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少數民族農民工文化適應下幸福觀變化探究
【第一章】文化適應對農民工幸福觀的影響探析導論
【第二章】少數民族農民工幸福觀研究設計
【3.1 - 3.3】少數民族農民工幸福觀的內容結構
【3.4 3.5】少數民族農民工幸福觀的價值次序
【第四章】文化適應對少數民族農民工幸福觀的影響研究
【第五章 第六章】農民工幸福觀及其引導結論與對策
【參考文獻】少數民族農民工文化適應與幸福觀研究參考文獻
摘 要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隨著工業化、城鎮化以及現代化的不斷推進,引發了億萬農民進城務工,少數民族農民工作為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其生存與發展也關系到社會穩定和經濟繁榮。然而,少數民族農民工進城務工,不僅要面臨著城鄉文化的差異,還要面臨本族文化與其他民族文化之間的差異,這種差異會直接影響到他們價值觀念的變遷,作為價值觀重要內容之一的幸福觀很可能因此而發生重要的變化。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分析少數民族農民工文化適應背景下幸福觀變化情況。
本研究主要運用社會表征的研究范式,采用詞匯聯想方法,借助社會網絡分析技術,研究少數民族農民工在面臨城鄉文化、本族文化與其他民族文化雙重文化適應下幸福觀的狀況。具體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其一,是通過與未外出務工的少數民族農民進行比較,得出外出務工的少數民族農民工幸福觀的整體現狀。其二,是分析不同文化適應類型的少數民族農民工幸福觀的差異,以探討文化適應對幸福觀的影響作用。
研究的主要結果及結論,本研究有以下發現:(1)無論是否外出務工,"健康"、"開心"都是少數民族農民幸福生活追求的重要方面。(2)與未外出務工的少數民族農民相比,少數民族農民工的幸福觀的多元化特點更加明顯,傳統的追求兒孫滿堂的觀念趨于淡化,對金錢和個體自身價值更加看重。(3)不同文化適應類型的少數民族農民工幸福觀核心詞匯差異明顯,文化適應中處于融合類型狀態的少數民族農民工對幸福表征的詞匯最為集中。本研究有以下基本結論:
(1)"福壽安康"的傳統幸福觀在少數民族農民中依然普遍存在。(2)外出務工的城市生活體驗改變了少數民族農民的幸福觀,反映傳統社會生活方式的價值觀念淡化,反映現代城市生活需求的價值追求明顯。(3)文化適應狀況良好的少數民族農民工幸福觀更加穩定、一致,而文化適應狀況不好的少數民族農民工幸福觀更加分散和不穩定。
研究的對策以及建議。第一, 少數民族農民工的社會管理及服務的對策。
首先,尊重少數民族的文化,提高其文化適應水平。其次,加強少數民族農民工合法權益保障,提高其生活適應水平。最后,強化用人單位人性化管理,提高少數民族農民工的社會支持水平。第二,少數民族農民工幸福觀的社會管理及服務對策。首先,將優秀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合,引導少數民族農民工的幸福觀培育。其次,強化技術培訓與現代公民意識,培育更具現實適應性的科學的幸福觀。
關鍵詞:文化適應;少數民族農民工;幸福觀
目錄
摘 要
1.導論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與意義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義
1.3 國內外研究現狀
1.3.1 幸福觀的理論探討
1.3.2 幸福觀的實證研究
1.3.3 少數民族農民工相關研究
1.3.4 研究述評
2.研究設計
2.1 研究的理論基礎
2.1.1 社會表征理論
2.1.2 文化適應理論
2.2 核心概念界定
2.2.1 幸福觀
2.2.2 少數民族農民工
2.2.3 文化適應
2.3 研究內容及研究思路
2.3.1 研究內容
2.3.2 研究思路
2.4 研究方法
2.4.1 資料收集方法
2.4.2 資料分析方法
2.5 研究的創新之處
2.5.1 研究方法創新
2.5.2 研究視角創新
3.少數民族農民工幸福觀的整體狀況
3.1 研究方法
3.1.1 研究工具
3.1.2 樣本選擇
3.1.3 調查實施
3.1.4 資料分析方法
3.2 樣本基本情況
3.3 少數民族農民工幸福觀的內容結構
3.3.1 少數民族農民工幸福觀的結構特點
3.3.2 少數民族農民工幸福觀的核心詞匯
3.4 少數民族農民工幸福觀的價值次序
3.5 小結
4.文化適應對少數民族農民工幸福觀的影響研究
4.1 研究方法
4.1.1 研究工具
4.1.2 樣本選擇
4.1.3 調查實施(同第三章)
4.1.4 資料分析
4.2 樣本基本情況
4.3 不同文化適應類型的少數民族農民工幸福觀的內容結構
4.3.1 文化適應類型的整體狀況
4.3.2 不同文化適應類型少數民族農民工幸福觀的結構特點
4.3.3 不同文化適應類型的少數民族農民工幸福觀的核心詞匯
4.4 不同文化適應類型的少數民族農民工幸福觀的價值次序
4.5 小結
5.結論與討論
5.1 "福壽安康"的傳統幸福觀依然影響少數民族農民工
5.2 少數民族農民工的幸福觀反映了對現代城市生活需求的價值追求
5.3 文化適應狀況良好的少數民族農民工幸福觀更加穩定
6.對策與展望
6.1 少數民族農民工的社會管理及服務的對策
6.1.1 尊重少數民族的文化,提高其文化適應水平
6.1.2 加強少數民族農民工合法權益保障,提高其生活適應水平
6.1.3 強化用人單位人性化管理,提高少數民族農民工的社會支持水平
6.2 少數民族農民工幸福觀引導及教育的對策
6.2.1 將優秀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合,引導少數民族農民工的幸福觀培育
6.2.2 強化技術培訓與現代公民意識,培育更具現實適應性的科學的幸福觀
6.3 研究不足和未來展望
6.3.1 少數民族農民工幸福觀研究的不足之處
6.3.2 少數民族農民工幸福觀研究的未來展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