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1.2】變動中的亞太地區權力結構
【1.3 1.4】當今亞太地區秩序的調整與重組
【2.1】再平衡戰略提出的背景與愿景
【2.2】亞太“再平衡”戰略的主要內容
【2.3】亞太“再平衡”戰略的思想起源
【第三章】中國周邊外交新政
【4.1】中美關系的歷史經緯與特點
【4.2】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與亞太地區現實
【4.3】從亞太地區做起構建良性互動的新型大國關系
【結論/參考文獻】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建設分析結論與參考文獻
結 論
在長期的歷史交往中,中美兩國嘗試了許多不同的交往模式,在這一曲折反復過程中,兩國關系日漸成熟。首先,發展方向越來越清晰,基本確立了立足長遠、互不敵對的大方向。美國意識到應對中國這種復興式的新興國家是一個復雜長期的歷程,雖然結局難以預料,但不會是一方慘敗而另一方完勝的結局。操之過急可能導致美國失去在亞太的領導地位。因此美國對華政策提升理性面,抑制焦慮面,適度給予中國平等待遇,總體上維持同中國在亞太地區的局面。其次,兩國關系的發展動力來源從外部轉換到內部。兩國合作發端于上世紀兩次世界大戰中聯手對抗日本軍國主義,隨后在冷戰后期策應對方遏制蘇聯的擴張勢頭。冷戰后,國在與美國做生意的同時有選擇地支持美國在亞太發揮領導作用和提供公共產品,中美關系的互利性、互補性增強,內生性動力有利于提供長久的支撐。第三,以盡量合作、管控矛盾模式取代表面合作、勾心斗角的模式。這個取代的過程處在進行時而非完成時,但兩國合作的深度和廣度增加,從經貿和外交領域延伸到人文領域,雙方不再排斥競爭,而是注重管控矛盾,從每一次具體互動過程中各取其利。
綜合以上可得出,中美關系總體處在歷史上最好的時期之一,同時也有望第一次成為最具穩定性的時期。中美兩國應抓住雙邊關系發展的歷史機遇,共同致力于推進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建設。雙方應以亞太地區為起點,在理性、開放的心態和克制、包容的舞步,探索形成一套新的交往模式,共同將亞太合作做成雙方的共同戰略資產。
參 考 文 獻
[1]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世界大變局》,北京·時事出版社,2010 年 8月版;
[2] [美] 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美國的全球戰略》(全譯版)(胡利平、凌建平等譯),??冢汉D铣霭嫔?,2009 年 10 月版;
[3] 王文奇、趙靜華:《區域化的世界:地區分據還是全球同歸》,吉林省長春市:長春出版社,2011 年 1 月版;
[4] [英] S.A.M. 艾茲赫德(Adshead,S.A.M.):《世界歷史中的中國》(姜智芹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
[5] [美] 理查德·N·哈斯:《“規制主義”:冷戰后的美國全球新戰略》,陳瑤瑤、榮凌譯,北京:新華出版社 ,1999 年版;
[6] 諶取榮、顧關福、亓成章、王在邦主編:《國際關系史·第十一卷》(1980-1989),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4 年 5 月版;
[7] 方連慶、劉金質主編:《國際關系史·第十二卷》(1990-1999),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6 年 12 月版;
[8] 肖月,朱立群主編,《簡明國際關系史(1945-2002)》,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2 年 12 月版;
[9] 熊志勇,蘇浩:《中國近現代外交史》,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5 年11 月版;
[10] 秦天、霍小勇編著:《悠悠深藍·中華海權史》,北京:新華出版社,2012年 12 月版;
[11] 張忠紱編著:《中華民國外交史\\(1911-1921\\)》,北京:華文出版社,2011年 9 月版;
[12] 謝益顯主編:《中國當代外交史(1949-2009)》(第三版),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9 年 8 月版;
[13] 牛軍:《后冷戰時代的中國外交》,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年 3 月版;
[14] 黃平、倪峰:《美國問題研究報告: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2013 版),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 年 6 月版;
[15] 楊婉蓉:《費正清對中美關系史研究的特點及其思想變化探因》,載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學術論壇》2009 年卷;
[16] 高祖貴:《清醒認識美國的地位與對外政策——〈美國實力的悖論〉介評》,載《現代國際關系》2002 年第 11 期;
[17] 陶文釗:《如何看待美國實力地位》,載《當代世界》2012 年第 1 期專家論壇;
[18] 孫茹:《亞太多邊安全合作與中美關系:制度的視角》,載《美國研究 2005 年第 4 期;
[1] Henry Kissinger, ON CHINA ( SECOND EDITION ) \\(USA: Penguin Group·Penguin Group\\(USA\\)Inc.,2011\\);
[2] Richard Haass, FOREIGN POLICY BEGINS AT HOME: THE CASE FOR PUTTING AMERICA'S HOUSE IN ORDER \\(New York: Basic Books , 2013\\)
[3] John J. Mearsheimer, 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 \\(New York : W.W.Norton & Company, 2001.\\)
[4] Kenneth Lieberthal and Wang Jisi, ADDRESSING U.S.-CHINA STRATIGIC DISTRUST,
John L. Thornton China Center Monograph Series ? Number 4 ? March 2012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1775 Massachusetts Ave., NW, Washington, D.C. 20036\\)
[5] Beijing's Brand Ambassador: A Conversation With Cui Tiankai,on Foreign Affairs,July/August 2013, Volume 92, Number 4, Page 10-17.
[6] The Unruled World: The Case for Enough Global Governance, by Stewart Patrick,on on Foreign Affairs, January/February 2014, Volume 93, Number 1, Page 58-73.
致謝
衷心感謝導師曲博副教授在本人論文寫作過程中所給予的寶貴幫助和耐心指導。外交學院圖書館、國家圖書館以及外交部圖書資料室全面充分的資料為本文提供了研究基礎。國際關系所和研究生部的各位老師和同學們給予我很大幫助,在此對他們表示衷心感謝!
特此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