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以下簡稱為“三型”)黨組織這一重大命題,充分表明我們黨對時代發展脈搏和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規律的認識和把握更加自覺、更加全面、更加深刻,為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指明了前進方向。高校黨組織建設必須以抓學習為基礎、服務為目的、創新為動力,打造“基礎工程”、“保障工程”和“特色工程”,并將三者有機統一于黨建工作的全過程,才能促進高校的改革與發展,實現培養目標。
一、高校建設“三型”黨組織中存在的問題
高校建設“三型”黨組織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不能把“學習服務創新”三者有機融合起來,進行全盤整合、整體思考,“就學習抓學習、就服務抓服務、就創新抓創新”,從而陷入形而上學的思維怪圈。
1.沒有認識到學習的基礎作用,只有和服務、創新結合起來,才能事半功倍。目前高校黨組織在組織學習中存在著學習內容憑借一張報紙,幾份文件,依葫蘆畫瓢,出現“一刀切、一鍋煮”的現象,不能滿足廣大黨員和師生不同層次的需求;存在著學習時間分散,沒時間學習,把工作和學習對立起來或難以集中時間、集中地點、集中精力地學習;存在著對學習思想上重視不夠,沒有把學習作為一種能力提高的過程,沒有認識到“獲取知識靠能力,運用知識靠能力,創新知識更要靠能力?!保郏保菰S多黨員教師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動力不足;存在著學習方式被動,側重灌輸式的學習方法,忽視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存在著學習中沒有自覺做到服務意識和創新意識的提升,重管理、輕服務,強調責任和義務,忽視服務和關懷,習慣舊的思維方式,滿足現狀,思想僵化,缺少創新意識,在“創新”上做表面文章,把創新當做動聽的口號,而沒有將學習、服務、創新工作真正落到實處。
2.沒有認識到服務的目的作用,只有和學習、創新結合起來,找準學習服務創新的重要結合點,才能更好地為師生提供優質服務;只有服務主體“具備了現代人意識才可能適應創業文化建設的創新精神和創新目標?!保郏玻輳亩粩喔纳茙熒鷮W習、工作和生活條件。目前高校黨組織在建設服務中,存在著缺乏學習的計劃性、系統性和連貫性,泛泛討論多、深入研討少,空談認識多、聯系實際談落實服務措施的少,根據本部門的特點和實際,有目的地安排學習內容少,造成服務質量不高。相比較而言,對學校內部師生員工開展服務工作相對好一些,而利用學校綜合優勢為社會經濟發展服務工作則相對較少;服務教職員工做得相對好一些,服務學生的內容則差一些。為學生服務的基層黨組織普遍存在著人員不足的問題,以輔導員為主體的服務人員大多數是由剛畢業的年輕教師擔任或兼任,他們沒有經過系統的黨務工作培訓,服務意識淡薄,工作中抓不住服務重點,直接影響了服務能力的提高。服務中的創新性不強,憑借別人經驗辦事,照抄照搬,不能有效結合本部門的實際貫徹學校政策,習慣于在“是”與“非”、“行”與“否”之間進行簡單的抉擇,思維不開拓,視野不開闊,心有余而力不足。
3.沒有認識到創新的動力作用,只有和學習、服務結合起來,才能摒棄束縛手腳的條條框框,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才能探索出“三型”黨組織建設的新思路、新舉措。馬克思說:“任何事情的產生都不是沒有自己的意圖、沒有預期的目的的?!保郏常菽壳案咝T诮ㄔO創新型黨組織中,存在著談理論創新多、談實踐創新少,點上創新多、面上創新少,分散創新多、集中創新少,不能對創新經驗進行系統分析總結;存在著創新中深入加強學習能力不足,不能通過學習不斷地創新,發現新的創新點;存在著不能采取走出去、引進來的辦法,借鑒外地先進的經驗和做法,創造性在結合本學校的實際加以運用;存在著不能深刻認識和理解解放思想是一個立體的全方位思考的過程,實質上也是認識不斷提高的過程,沒有把這個過程看做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從而不能更好地掌握工作的發展趨勢和必然方向,實現創新的目的。
二、高校建設“三型”黨組織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
1.高校的合并合作辦學改革,形成的負面影響,是“三型”黨組織建設問題產生的客觀因素。20世紀90年代末,我國高等教育界掀起了大規模的高校合并及合作辦學改革的浪潮,它使教育資源得以重新整合與共享,學校黨組織隨之得到擴充,黨員人數得到增加,但是因為校區分散,新老校區距離遙遠,首先造成黨員之間交流和見面的機會愈加減少,限制了黨務工作者之間的正常交流和交往,基層黨組織開展日常的黨務活動愈加困難,制約了黨建工作專業性和制度性功能的發揮;其次是學校合并導致短期內難以做到人員的合理分工與調配,不利于學校黨委對基層黨組織活動的直接管理和指導,對于基層黨組織建設中存在的問題也不能及時發現和處理。
2.高校復合型應用型技能型、產學研相結合的培養方向,使學校把提高教育質量和科研水平作為第一追求,忽視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對建設“三型”黨組織工作認識不足、重視不夠、研究不多、熱情不高、責任不清、工作不實,甚至對創建工作忽略或淡忘,是“三型”黨組織建設問題產生的主觀因素。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日益完善,高校都強化了內部體制改革,將教師的教學和科研工作進行數字量化或項目指標化,直接與個人的發展掛鉤,這個機制在發揮激勵作用的同時,也使教師產生了功利化的傾向,認為抓業務工作是正業,抓黨建工作是副業,有些高校黨組織建設甚至形同虛設。
3.高校學生自主擇業與雙向選擇的市場化改革,形成了學生就業擇業的多樣化、多元化,不能很好地實現個人意愿和社會意愿的統一,是“三型”黨組織建設問題產生的社會因素。當代大學生多由獨生子女構成,由于家長的過度溺愛和成長過程中缺少同齡之間的正常交往,使他們產生孤獨、任性、依賴、意志薄弱、情緒不穩等缺陷,造成部分學生思想困惑、心理失衡、理想信念淡漠,表現在就業、擇業時挑三揀四、好逸惡勞、好高騖遠、避重就輕,給“三型”黨組織建設也帶來了極大的沖擊。
4.高校在面臨信息技術開放性和交互性高速發展,全新的網絡文化與我國的主流文化和傳統文化相碰撞,西方敵對政治勢力充分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對我國進行文化滲透的情況,是“三型”黨組織建設問題產生的外部因素。近些年來,西方敵對政治勢力一直利用網絡載體干涉我國內政,他們首先利用網絡攻擊黨和政府形象,挑動分裂,散布謠言,制造混亂;其次利用網絡對我國進行思想文化滲透,宣傳他們的“普世”價值觀念和政治理念,傳播暴力、色情等極為不健康內容。高校是信息高速公路的重要結點,它所涵蓋的內容即具有積極向上的正能量,也存在消極低下的負影響,這會給高校 “三型”黨組織建設工作帶來更為復雜的情況和新的難題。
三、高校推進“三型”黨組織建設的新思路
1.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確保高?!叭汀秉h組織建設的正確方向。高校作為社會主義大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堅持社會主義辦學的方向,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導學校的思想意識形態,使其成為發展校園文化和弘揚民族精神的主要載體。因此,高?!叭汀秉h組織建設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為契機,深刻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十八大以來提出的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深刻理解“中國夢”戰略思想的內涵,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智慧和才能。
2.高?!叭汀秉h組織建設要突出自身黨建工作的特色。首先是要始終牢固樹立“圍繞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中心”的理念,堅持機制創新,加強頂層設計,健全和完善黨組織的領導機制、工作機制、保障機制、服務機制和考評機制,加快推進學校創新型黨組織建設的體系結構建設,形成建設創新型黨組織的長效機制;其次是在實現學校中心工作和科學發展的過程中,要發揮好黨委的領導核心作用、黨總支的政治核心作用、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提高辦學水平;再次是找到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的結合點,做到黨建工作融入教學科研等中心工作中去,實現“兩不誤、兩促進”、共同發展。
3.創新學習和服務的形式、載體和方法
第一,創新網絡載體。高校黨組織要借助于當今最先進的網絡技術手段,創建立體、開放、互動集思想政治教育、黨務辦公于一體的基層黨建工作綜合平臺,“以現代人的精神培養現代人,以全面發展的視野培養全面發展的人?!保郏矗菀Y合青年學生的特點,設計新穎獨特的界面風格,在內容安排上既突出黨建主題,又反映本校教學經驗、科研成果特色,讓黨的思想政治工作踏上網絡快車,達到吸引人、打動人、說服人的目的。同時,從基層黨建工作實際出發,通過網絡媒體的文字、圖片、動畫、聲音和視頻等功能,積極開發富有特色的網上欄目,圖文并茂地讓廣大黨員和學生熟悉和了解黨組織的工作情況,引導青年學生樹立主流意識形態,自覺地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合格接班人。
第二,創新傳統載體。高校的學生來自祖國的四面八方和不同民族,因為各地風俗習慣和民族特點不同,使同學之間性格、學習習慣、生活習慣都不盡相同,增加了同學之間交往的難度,加上學習任務重,各班級中的黨員和積極分子交流與合作的時間較少。高校在建設“三型”黨組織中,就是要組織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深入基層,走出校門、走進革命根據地、走入紅色基地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拓寬他們的視野,使他們了解和感受地域文化、革命歷史,推進對他們的思想教育,形成不畏艱難,互助互愛,共同進步的優良作風。設置適合學生特點、健康個性、閱讀性強的欄目,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黨建主題實踐活動。
第三,發展新載體。校園文化是校園意識形態的反映,它對高校師生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精神狀態、心理素質、行為方式、價值取向等,都具有重大的影響力,搞好“三型”黨組織建設就必須抓好校園文化建設。要把校園文化建設作為“三型”黨組織建設的新載體,用師生易于接受的生動活潑的形式、豐富多彩的內容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灌輸到他們頭腦中去,強化師生的政治信仰,糾正廣大師生觀念上的偏差,提高思想政治素質,提高廣大師生向黨組織積極靠攏的熱情。
4.增強黨員 “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全面提高高校黨組織建設的科學化水平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全面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制度建設,增強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5]。高校廣大黨員干部只有在從嚴要求中實現自我凈化、在善于學習中實現自我完善、在深化改革中實現自我革新、在勇于實踐中實現自我提高,時刻檢查自己的思想、道德、作風是否純潔,切實查找自身存在的“四風”問題,自覺清除思想上的灰塵和心靈上的污垢,才能確保理想信念不動搖、政治立場不動搖、大是大非不糊涂。
[參 考 文 獻]
[1]王小平.本領恐慌[J].??冢汉D辖逃霭嫔?,2000:19.
[2]趙志軍,等.創業教育通論[J].北京:現代教育出版社,2011:295.
[3]馬克思恩 格斯選集: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43.
[4]康 寧,等.教 育 理 念 的 反 思 與 建 設 [J].教 育 研 究,2003:6.